雅昌首页
退出
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雅昌
求购作品
发布作品
我的关注
我的收藏
服务中心
求购单
(0)
消息
帮助中心
雅昌子站
华南站
华东站
福建站
图书网
英文站
客服热线:
400 601 8111
主页服务
艺术家
画廊
拍卖
特权介绍
特权介绍
特权介绍
现在开通
现在开通
综合
拍卖
艺术家
展览
资讯
百科
鉴证备案
更多
专题
机构黄页
图书
印鉴款识
书画著录
雅昌指数
机构官网
热点推荐:
齐白石
艺术
书法
画廊
搜索用时:0.002秒
所有结果
5
条信息
筛选条件
大分类:艺术文献
小分类:个案研究
清除已选条件
艺术文献
|
全部
史论研究
艺术批评
个案研究
展会综述
作品分析
艺术随笔
媒体报道
艺术访谈
其它
专业知识
|
全部
专业术语
其它
艺术流派
|
全部
中国
欧美
日本
亚洲
拉丁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其它
艺 术 品
|
全部
当代艺术
国画
油画
版画
雕塑
壁画
摄影
建筑
录像
动漫
书法/篆刻
民间艺术
古玩收藏
工艺/设计
其它
曹意强:周天黎的艺与境
相关描述:
周天黎的艺与境 曹意强 (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 《中央日報》p> 周天黎作品:《大地敍事》95x180cm 一、这是一个需要更宽广精神框架的时代 在当今的中国画创作中,如何处理丰厚的中国画传统似乎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欧洲传统为代表的西方绘画由于其材料的条件,更允许画家能够画其所“见”,油画颜料的可覆盖性以及其它的各种因素,都允许画家对物象的色彩、质感、光影与空间关系进行反复的描摹与修改,达到其理想中的视觉效果。传统中国画则无法如此操作,所以要求画家必须从掌握一整套笔墨“程序”开始自己的艺术之路。从18世纪开始直...
http://artso.artron.net/wiki/search_wikidetail.php?wikiId=339 2011-04-08 00:00:00
【“东方意图”:苏谢伟抽象艺术展】研讨会记录
相关描述:
【“东方意图”:苏谢伟抽象艺术展】(上海美术馆2010.9.10.) “东方意图”:苏谢伟抽象艺术展 策展人:陈默 策展助理:郑荔 特邀批评:皮道坚 贾方舟 王 林 彭 德 张晴 殷双喜 吴 鸿 杨 卫 鲁 虹 孙振华 杨小彦 高 岭 李 旭 邹跃进 卢 缓 徐可 参展人:苏谢伟 展 出:上海美术馆 时 间:2010年9月10日——9月16日 (9月10日14点开幕酒会,15:00学术研讨会)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网 中国艺术...
http://artso.artron.net/wiki/search_wikidetail.php?wikiId=345 2010-11-10 00:00:00
文化权力的无常——解读胡志颖
相关描述:
●王璜生 在我们这个社会和年代,脑袋里、眼睛里装满了种种文化的影像。公共的、私密的、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现代的……彼此交叉缠绕,构成一种独特而庞杂的文化图像,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吸摄和重组这样一些图像,并构成每个人自身的“文化概念”和“文化权力”。每个人似乎可以理直气壮的去述说作为文化的意义,但同时,每个人却又发现自己的“文化”无可依归,不知自己的“文化图像”符号落实在何处,不知何为自己的图像基础,何为外来强行进入的符号因素。多重的文化符号本身正构成一种独特的符号文化。因此,艺术家自觉而敏感地对这种符号文化以体验、感觉和表现,而同时,艺术家自身所具备的...
http://artso.artron.net/wiki/search_wikidetail.php?wikiId=353 2010-03-17 00:00:00
从心迹显现到视觉图示的转换
相关描述:
从心迹显现到视觉图示的转换 —80年代中国现代
书法
管窥 [摘要]:现代
书法
主要是指在中国各地不同于传统
书法
,利用汉字,具有变革意义的现代形式的
书法
。80年代现代
书法
主要是指1985年“中国现代
书法
首展”到1988年广西桂林“全国首届新
书法
大展”期间的现代
书法
活动。有关80年代中国现代
书法
的论述虽已不少,并且从诸多方面给予现代
书法
以关注,但很少人从视觉图式的角度对其与传统
书法
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本体论评价。本文试图在对传统
书法
的理论梳理基础上,从视觉图示的角度探讨1980年代现代
书法
的主要贡献,即从传统抒情达意的心迹显现到具有现代意识的视觉图示的转换。 ...
http://artso.artron.net/wiki/search_wikidetail.php?wikiId=376 2008-10-13 00:00:00
辣而不燥 甜而不腻——郑毓敏油画品读
相关描述:
辣而不燥甜而不腻 ——郑毓敏油画品读 文/宋永进 郑毓敏先生的油画作品总是以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以及独有的个性魅力令观众流连忘返。 油画本属西洋艺术,一些中国油画家随着对西方艺术研究的逐步深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文化的身份。郑先生却凭借真诚、执著和自信,在与西方艺术进行深度交流和激烈碰撞中依然保持着民族文化的自尊。他借鉴了西方古典写实主义和俄罗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段,又汲取了法国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的语言形式,同时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挖掘与探究,主张继承“师法古人、师法自然”的传统艺术方法论和诗性的绘画品格。当然,郑先生反对传统文人清高、孤傲和消极避世的艺术观,主张深...
http://artso.artron.net/wiki/search_wikidetail.php?wikiId=391 2008-07-12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