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13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师门•第十六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艺无止境,致于此道者,学愈深邃,心愈加敬畏,心怀敬畏之心,笔下方无虚妄之笔,心永怀“诚敬”,诚者天之道,成之者人之道也,故艺海泛舟,当知茫茫无尽,己如沧海之一粟。  吾少时家境贫寒,多蒙先师蔓锄、菊荪、无垢诸老教诲,放不至于...
师门•第十五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性情尚真,古今犹同。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人王次山“风骨严峭”,曾夜宿相国蒋文肃家中,晚上因酒醉失态,破口大骂蒋公家人,时蒋公家人欲群殴之,被相国呵止。待到第二天酒醒之后,王次山心里不安便匆忙离去。后来,即便是王次山居...
师门•第十四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关中人物吕泾野先生,有明一季醇儒也。泾野先生有言曰:“耕田不深无高稼,治学不深无端行。”道出古今治学之堂奥,农夫耕田须深耕细锄,学者治学亦不可浅尝辄止,治学须深,便能迈入学问之门庭,尚不知此者,又岂能知学而变化气质?  戒予...
师门•第十三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吾少时尤爱太白诗,放达雄旷,古今未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二句最得人生大境界,人生而非苦即难,何时欢乐又何时忧愁,无非苦尽甘来而已,故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且不如散发弄扁舟,活得一...
师门•第十二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菊荪蓝先生有一方印章,刻有“白屋门人”,白屋者,白屋诗人吴芳吉先生也。白屋诗人芳吉吴先生,重庆江津人,乃民国一季诗坛巨匠,其作《婉容词》可与《孔雀东南飞》相媲美。蓝先生曾师事吴白屋,曾与同门师兄周光午诗跋中曰:“先师《吴白屋...
师门•第十一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整理  何谓“知识分子”?昔日,胡适之弟子唐德刚先生略作总结,大致有二,其一泛指从事脑力劳动者,其二则指有独立之人格,绝不做媚时之语,有自由之思想而不迷信于传统与权威,心存社稷,有家国情怀。吾以为第二种则是中国古代之“士”,延续“士人...
师门•第十
相关描述: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义宁陈先生寅恪曾“悯其年之衰暮,悼其学之无传。”感慨赋诗:“纵有名山藏史稿,传人难遇又如何。”此古今师者传道之悲哀也。然,陈氏暮年幸有蒋炳南,托付一生之学,蒋氏整理先师遗著,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义宁陈氏之学方成为显学。义宁陈氏之学,博大而精深,非广博精...
师门•第九
相关描述: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吾常读先师菊荪蓝先生著述,多有受益,一则治学之方法,二则待人以善和。蓝先生毕生学行,诚如梁漱溟先生在一九八三年勉励蓝先生所言:“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先生好学如痴,其学发自于幼时,尝言:“余自襁褓之中,先慈哼以俚曲作催眠术,为余接受歌谣...
师门•第八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为文人者,不可不讲风骨,古今文人时虽迥异,然气节尤同。风骨一失,文如鸿毛,不可一提。故,为文者,比如义宁陈氏所言恪守“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代书者吴丈蜀先生客居蓉城,与吾交友甚笃,堪为忘年之交。先...
师门•第七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吾师菊荪蓝先生一生交游甚广,多与文坛诸老有交集,如冯乃超、吴宓、郑振铎、臧克家等。先生在老一辈文人那里,闻道问道,毕生坚守严谨务实之治学方法,其功底在《诗经》《楚辞》之研究可窥一斑。吾天资不敏,先生学问之博大,吾所不及也。吾...
师门•第六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蔓锄郭先生与国学大家谢无量先生亦师亦友。吾自青年时,师从蔓锄先生,多蒙教诲,传吾之道,授吾之业,终生不敢忘也。蔓锄先生,重庆岳池人,少年求学之际,多得吾家祖上资助,方完成学业,后游于艺,师事大千张先生,得其正脉。先生于艺,承...
师门•第五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凡阅古典著述,不可不知其学术背景、不可不学诠释词义,进而能校正文字,此谓之学术之素养。先师菊荪蓝先生曾评价闻一多之于中国古典文学之贡献时,尝曰:“他(闻一多)为整理祖国文学遗产的‘楚辞’立了三项课题,说明背景、诠释词义、校正...
师门•第三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研习书画者,不得不注重文学修养,艺术成其大者,乃学养也。古人研习书画实为养心之所好也,故书画乃是读心之物。吾昔日师事菊荪蓝先生时,得先生之教尤深,以先生之才学,堪为巴蜀大家,以先生之风范,堪为一代人师。先生自创耕石书屋,自幼...
师门•第二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吾自知事以来,遍遭甘苦,幸有诸师抬爱,多难之秋授以课业,遂不至于碌碌无为。耳顺之年,每念及昔日师恩,夙夜不能寐。昔日,吾师戒予陈先生、蔓锄郭先生、菊荪蓝先生以技相授,朝夕相随,心有神会,方知先生之道,尤在立心立人之处,绝非以...
师门•第一
相关描述:  《云谷谈艺录》系列文章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昔日,吾师事戒予陈先生时,先生喜平淡自然,故接人待物常以平和为立身之要,先生云:“立身之道,贵在立人,然欲立人则须平和,万勿以贫贱论高低,平和之心一立,艺术自然去除燥热之气,功利之心。”先生一语,开悟吾平生,诚敬为事,温润致...
家宽文化·《师道》系列文章 | 诚明心境 法随自然
相关描述:【导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生最不得相忘的人除了双亲之外,大概就是影响自己毕生志业的先生。旧时代里,侍师如父,《孝经》开篇中孔子和曾子二人的对话中,曾子回答孔子问话时要“避席”,即离席起立,以示敬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师道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方不至于断绝,一代又一代的师徒延续着...
家宽文化·《师道》系列文章 | 意由心生·境由情动
相关描述:【导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生最不得相忘的人除了双亲之外,大概就是影响自己毕生志业的先生。旧时代里,侍师如父,《孝经》开篇中孔子和曾子二人的对话中,曾子回答孔子问话时要“避席”,即离席起立,以示敬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师道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方不至于断绝,一代又一代的师徒延续着...
家宽文化·《师道》系列文章 | 尊师重道·回归初心
相关描述:【导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生最不得相忘的人除了双亲之外,大概就是影响自己毕生志业的先生。旧时代里,侍师如父,《孝经》开篇中孔子和曾子二人的对话中,曾子回答孔子问话时要“避席”,即离席起立,以示敬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师道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方不至于断绝,一代又一代的师徒延续着...
家宽文化·读画(第五期)
相关描述:导 语  《易》云:“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此谓天地孕万物,万物受领天地蓄养成形,万物出自然,故感阴阳之合而赋之于灵性。依此而论,古之擅于绘事者,秉天地之德,方寄之于尺幅之间,尽显天地造化之美。既有擅绘者,则必有擅述者,二者相得益彰,尽美物及善言,以致教化人伦。故自魏晋中国画蒙始以降,名画...
家宽文化·读画(第四期)
相关描述:导 语  《易》云:“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此谓天地孕万物,万物受领天地蓄养成形,万物出自然,故感阴阳之合而赋之于灵性。依此而论,古之擅于绘事者,秉天地之德,方寄之于尺幅之间,尽显天地造化之美。既有擅绘者,则必有擅述者,二者相得益彰,尽美物及善言,以致教化人伦。故自魏晋中国画蒙始以降,名画...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