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13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论艺·第八十六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 孙亚军 整理  凡有心力于中国画者,无不久之思索,“茫茫宇宙,何处投人?”满眼世界,繁华无边,栖之心灵者,鲜有!真乃大孤独,我们常说为艺者,游于艺而从于心,果真是如此吗?余纵观中国艺术史,能以心关照世界,且以笔墨涵咏者,少之又少。今人,生在浮华之世,世事境迁,持心为艺...
论艺·第八十五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龚半千,清初画坛之人物也,师事董其昌,又超然与董氏。余少时多喜爱龚半千之作,尤爱其画论。以“画”与“图”之分,就别出新意,尝言:“唐宋人写山水必兼人物,不若北苑独写云山为高。故后人指兼人物者为图,写山水者为画,遂有图、画之分,董源实为山水画之鼻祖也”又言...
论艺·第八十四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常有弟子问余,画作之中如何“设色”?余以为天下之色,非黑即白,黑白而已。中国道家思想即言:“大白若黑”“知其白,守其黑”,中国画作为水墨而生,知道运用黑白的道理,便知道其中的辩证关系。  其实,设色最基本的便是会用“黑白”而演绎大千世界的万象,所谓“一阴...
论艺·第八十三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中国画最讲究“空灵”二字,何谓“空灵”?余以为“空灵”既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内心的心灵独白。“空灵”既是一种虚实的关系处理,也是一种处世哲学。画以满为忌,这是初学者所当注意之处。  余常教弟子以“无画处求画”,即是这个道理,古人言空灵:“虚实相生,无...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三十一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夫子尝言:“游于艺”,然今人实难体会夫子之言的旨趣所在。余以为,明季徐青藤最能体现夫子之意,青藤近五十岁方染弄画艺,一上手便不同凡响,气象逼人,一上手便以“墨戏”之姿态,承袭苏轼、“二米”之精神,自由洒脱,直指生命。  徐青藤曾是明代胡宗宪府中的“文胆”...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三十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余常闻某人评画曰:“此画太有气势。”然而知“气势”者少之甚少,常人所观气势,或曰尺寸大,或曰繁茂之象,实不知所谓“气势”乃“气以成势,势以御气。势可见,而气不可见,故欲得势先培养其气。”  何以培养“气”,清代方薰有《山静居画论》则言:“气格要奇,笔法须...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九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做中国画重要者惟“形神兼备”,若无此二者兼备,则须先有形似,不可脱离形似而言神韵。北宋陈师道《后山谈丛》记载:“《欧阳公像》,公家与苏眉山皆有之,而各自是也。盖苏本韵胜而失形,家本形似而失韵。失形而不韵,乃所画影耳,非传神也。”既然给欧阳公造像,最起码应...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八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今人袁武先生乃人物画大家,先生在《旨蕴文质》一书中极力强调当代画家对“形”之把握要严谨,先生以为对文人画的过分追求,以至于当代很多画家错以为不需要下功夫练技法,只要言情逸志即可,甚至错以为当代学院派重视写生速写是匠气。余深切赞同袁武先生之论,习画须有法,须...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七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向来就有人常说“书画同源”,果真如此吗?不可否认,二者有关系,比如我们常说的:“画时用书法,书时用画法”,然细细品味之下,二者又有不同之处。首先,中国书画的起源不同,中国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万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在岩壁上刻绘的各种图像,以及后来新时期时...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六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在我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的一个分水岭,由于时代的缘由,绘画连同其他艺术在那个时代承担起了救亡图存的使命。除此之外,中国的艺术工作者还在积极探索中西方绘画共性,试图寻找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话的机遇,美术革命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回望整个二...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五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作中国画一定要除去匠气,洗掉浮气,脱去俗气,去此三气者,除读书别无他法。余师蔓锄郭先生曾受教于张大千先生,以行走与读书并举,成就一生事业。故而,余自入道以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所到之处深切体悟目临心摹。又无一日不在夜深人静之时,遍阅古今典籍,涵养胸襟,此...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四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余以为研习中国画者,宋人画不可不知,而宋人之中,尤不可不知郭熙。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郭熙在宰相富弼的引荐之下进京,成为神宗御下一名宫廷画师,其创作的山水画作为北宗之典范,为历代画家所追捧临摹,传世画论《林泉高致》,更为后世习画者奉为经典。  余以...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三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作中国画必须重视景物的空间美,虽然空间美在西画中也有,但完全是两个维度的思考。中国画重在写意,西画注重写实,中国画注重情感,西画重理性,这是中西画学的基本区别。然而,对于在画作中所体现的空间美,中国人自有其哲学思考。  中国画自古便受到中国儒道文化的深远...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二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研习中国画易,做艺术家难,执笔画画易,能以意境、气韵、格趣胜人难。因而,潘天寿先生尝言:“中国画要讲诗情画意,讲境界,格调要表现高尚之情操。”因此,余以为擅工绘事者,必精于理论总结,必严于修身,倘能动于两翼之间,尤为难能可贵。  当代人作画尤以出奇而胜人...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一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画,何为大画?何为小画?尺幅之大谓之大,笔墨之多谓之大,非也!南朝宗炳《山水画序》言:“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何意?画家胸中自有大千世界,即在尺素之内,也能放眼宇宙之间,昆仑巨岗也在远映之内。故,所谓大画者,气象之大也,或以恢弘...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八大山人 作画,貌似怪诞,实则旨趣神韵,笔笔传神。先生有画作《巨石小花图》,巨石与小花,从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然而从距离上却让人感到极为舒服,毫无压迫之感,这幅作品貌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八大山人对于人生的哲学之思,人与人的交往,如巨石与山花,山石圆润...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十九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梅道人吴镇,一代大隐,先生生于元季动荡之秋,浪迹山水之间,心随一叶孤舟,乐在风波之间。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吴镇,不仅画好,诗也好,为人颇有仙气。先生之画作常有渔父与孤舟,以示渔隐,然先生之隐非逃遁之隐,非怡情之隐,乃身在山水之间的入世之隐。先生有《渔父词...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十八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余以为中国文化之伟大处,不在进而在退,不在出而在藏,不在锐而在钝,不在刚而在柔,一言以蔽之,“藏”也。易中乾坤二卦,坤卦则主导藏,乾卦则主导进。作中国画,须懂得其中之奥义,致辞奥义,方能在笔法、布局明白天人之道。  唐代四川高僧船子一生深悟“藏”之奥义。...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十七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余平生最爱东坡居士,率性真诚放达,东坡曾有一语最得人生况味:“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人生风雨无常,品的其中味,受得其中累,烟雨一程,不过如此。东坡以此心度此生,诗词文学书画艺术,皆放达。  中国书画在唐人张志和 之前,常有“高士逸隐”之情,...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十六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余常见今人山水画作中,渔舟泛于江波之上,智者隐于松月之间,山水迢迢,人与天地共生,此中国画之精神旨趣。近世学者邓以蛰先生以为:“中国画注重自然,西洋画注重人生!”余窃以为,先生此言差矣!若从表面看来,中国画所涉山水、花鸟等皆自然造化之物,西洋画多历史、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