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222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清代收藏家梁清标藏品富可敌国 为何却三代散尽
相关描述: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   梁清标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生于河北正定一个钟鼎世家。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他“很不幸...
闲谈米芾与邱汉桥
相关描述:  最近,几位书法爱好者想在武汉市著名的长江江滩公园搞一个“米芾艺术沙龙”,动员我请国画大师邱汉桥为该沙龙题字,我将这个想法告诉了邱汉桥大师,他欣然同意,并很快将题字交给了我。看着邱先生用他那绘画四十年的毛笔所题写的“米芾艺术沙龙”,忽然想到应该为此写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个标题《闲谈米芾与...
陈传席 : 吴冠中的字不叫书法
相关描述:  文艺评论家陈传席言辞犀利。近日,他关于书法的一通旧话再度在网络上流传,依旧很有震撼力。他表示,书法就是要继承,不要动不动就创新。他还直斥吴冠中“写的字根本就不叫书法,歪门邪道,是外行胡搞”,中国书法要朝这个方向发展就完了。   ■口述/陈传席 整理/韩涧明 孔祥祥   人人都应写好...
陈传席:吴冠中的字不叫书法
相关描述: ■陈传席书法。释文:襟怀可纳沧海月,志趣能融楚江秋。 文艺评论家陈传席 ■吴冠中书写的“黄河”。   文艺评论家陈传席言辞犀利。近日,他关于书法的一通旧话再度在网络上流传,依旧很有震撼力。他表示,书法就是要继承,不要动不动就创新。他还直斥吴冠中“写的字根本就不叫书法,歪门...
梁清标藏品富可敌国 为何却三代散尽
相关描述: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苏轼《洞庭春色赋》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   梁清标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生于河北...
雅静 纯正 孕育新变 ——陈朱书法印象
相关描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有幸参加闽省文化界的一些全省性的艺术评奖、比赛活动时,常常接到以评奖组委会名义颁发的评委聘书,每次接过那些证书,我都为那上面手写部分的字体之俊秀端庄、清丽劲挺所深深吸引,端详良久,心生羡敬之意。后来我听说,这些端庄挺秀的手书字迹,就出诸陈朱先生之手。   观赏陈...
坚守与创新 ——陈朱书法艺术管窥
相关描述:  陈朱先生是我在书法界中所钦佩者之一。我觉得他那朴实、浑厚的书风在今天应该特别予以赞赏和提倡。   凡看过陈朱书法的人,都非常认同其艺术特点:一是他书法构成的线条十分坚挺;二是每个字的间架结构非常紧密;三是作品的整体布白无比均匀。这三点看似容易,要不折不扣地做到,绝非易事。我从2013...
重庆武隆区实验小学延续百年文化底蕴 打造书法艺术特色学校
相关描述:  巍巍仙女山下,悠悠乌江水旁,有一所古老又年轻的学校——区实验小学,说它古老,因为它延续了一所百年老校的历史;说它年轻,因为它在2003年易地重新组建。百年的浓郁文化底蕴和新时代教学理念的碰撞,让这所小学如一颗耀眼的明珠,迸发着别样的光彩。   近年来,学校将硬笔、毛笔等书法艺术融入教...
从先锋到经典
相关描述:  他首先是一个思想者。也许是因为70后的身份,也许因为年轻,他不断与这个世界碰撞着,在各种思潮蜂拥而来的时刻,摩擦出一片片思想的火焰。胡紫桂,在貌似平淡无奇的生活里,一步步行走在从先锋到经典的路上,触摸并学习着,困惑并思索着,探究并实践着。你每每见他,他都是淡淡笑着,不顾坎坷,不理闲语,...
武隆区实验小学延续百年文化底蕴 打造书法艺术特色学校
相关描述:  巍巍仙女山下,悠悠乌江水旁,有一所古老又年轻的学校——区实验小学,说它古老,因为它延续了一所百年老校的历史;说它年轻,因为它在2003年易地重新组建。百年的浓郁文化底蕴和新时代教学理念的碰撞,让这所小学如一颗耀眼的明珠,迸发着别样的光彩。   近年来,学校将硬笔、毛笔等书法艺术融入教...
普通人如何进入书法
相关描述:     王羲之《兰亭集序》(唐冯承素摹本)(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献之《中秋帖》(东晋)(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普通人如何进入书法的问题,说浅了是普通人如何学习书法艺术,说深了是如何把普通人变为艺术家。   书法,可以说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艺术。因为书...
沙孟海书法艺术展在桐乡市博物馆开展
相关描述:   日前,“沙孟海书法艺术展”在桐乡市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桐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桐乡市博物馆、桐乡市书法家协会承办。   沙孟海,原名文若,字孟海,1900年生于浙江鄞县,为20世纪书坛泰斗。他在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领...
以开放的姿态看待传统——写在第二届书风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之际
相关描述:   本届书风展的主题是“开放的传统”。所谓“开放的传统”,是对书法传统概念的再认识、再拓展。在以往的认识中,书法学习路径,无非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帖学,或兴盛于南北朝、重光于清代中晚期的碑学两大逻辑,这两大逻辑似乎一直被清代以来的学书者奉为圭臬。随着近些年考古资料不断出...
写在第二届书风当代中青年书家邀请展之际:以开放的姿态看待传统
相关描述: 鲁大东作品 陈忠康作品   本届书风展的主题是“开放的传统”。所谓“开放的传统”,是对书法传统概念的再认识、再拓展。在以往的认识中,书法学习路径,无非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帖学,或兴盛于南北朝、重光于清代中晚期的碑学两大逻辑,这两大逻辑似乎一直被清代以来的学书者奉...
书法家姜洪作品个展在民族文化宫举行
相关描述: 书法家姜洪   4月18日-24日,“空山新雨——姜洪书法作品展”在民族文化宫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著名学者、书法家姜洪的110件近作,尺幅从信札小品到五米长卷不等。涵盖隶、楷、行、草等各种字体,尤以其擅长的行草居多。 民族文化宫展览大厅   姜洪为人所熟知的另一重身份是经济学...
陈朱书法艺术展专访
相关描述:  记者:陈朱老师,听说您自幼研习书法,能否介绍一下,您是怎样跟书法结缘的?  陈朱:这要追溯到五十年前的1966年,那个时候因为“**”爆发,学校停了课,我的老父亲遵循着传统文人的教育方式,怕我们兄弟在外面闯祸,就让我和两位哥哥跟着福州一位老书法家黄震亚先生学写字,这便是我与书法结下不解...
书法界“去唐楷化”的倾向现象亟须关注
相关描述: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局部)   常听喜欢书法的朋友说,当下楷书最不吃香,尤其唐楷更是如此,在书法展览中最难获奖。的确,目前的楷书领域,书写者在艺术构思、章法布局,甚至在用纸格式上都经过精心设计,以期获得最佳艺术效果,但是真正能体现楷书自身风骨的却不多。雄浑圆劲的颜体,刚健精美的柳体...
林阳谈:书法审美 当随时代
相关描述:   林阳,1958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文史馆馆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北京民进书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书法界“去唐楷化”倾向亟须关注
相关描述: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局部)   常听喜欢书法的朋友说,当下楷书最不吃香,尤其唐楷更是如此,在书法展览中最难获奖。的确,目前的楷书领域,书写者在艺术构思、章法布局,甚至在用纸格式上都经过精心设计,以期获得最佳艺术效果,但是真正能体现楷书自身风骨的却不多。雄浑圆劲的颜体,刚健精美的...
嘉德2017年春拍:明朝那些重臣和他们的书法
相关描述: 李东阳   李东阳是明代中期数朝重臣,十八岁即中进士,曾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官有清名直声,反对宦官刘瑾篡权,人称贤相。他擅诗文,幼年即有神童之目,以博学多能领袖文坛数十年。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则是他的书法。他四岁就能写径尺大字,此后他对书法的爱好与研究可称与日俱增。他精篆、隶,...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