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30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北京古吴轩2015首拍 馆藏巨献精品荟萃
相关描述:  北京古吴轩国际拍卖公司2015年8月29日夜场即将举搥。古吴轩与近现代诸多书法大家和国画大家有很深的渊源合作关系,本次上拍作品是古吴轩经几十年沉淀下来的经典名作:有陆俨少、刘海粟、齐白石、赵少昂、钱松喦、范曾、石鲁、何海霞、谢稚柳、陈佩秋、王雪涛、启功、赵朴初等馆藏佳作,价格适度。本次...
鉴藏大家梁清标与历代名迹
相关描述:  明清易代之际,北方京畿一带出过两位在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影响垂今不衰。一位是迄今谈旧京史者犹艳称不已的孙承泽孙退谷,另一位即是河北正定人梁清标梁蕉林。何道州曾有诗说:“近畿文藻数谁家,梁氏雕桥孙退谷。”   梁清标(1620—1691)于明万历四十八年生于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
西泠印社2015秋拍广州征集:黄士陵的粤中交游
相关描述:   黄士陵   (1849~1908),字牧甫、穆父,安徽黟县人。通六书,工篆刻,兼精绘事。所画工笔花卉力追徐崇嗣没骨法,精摩绘鼎器,为艺林所重。篆刻成就尤为突出,于浙皖两派外另辟蹊径,其书法得六朝遗韵,素有“徽派盟主”之称,艺术成就与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辈抗衡,为晚清艺坛一大家。...
致力于民众艺术普及的《美术生活》
相关描述: 《美术生活》   20世纪30年代,是美术期刊蓬勃兴起的繁荣时期,期刊种类繁多,出版形态丰富。1934年4月在上海创办的《美术生活》杂志,因其出版的形态独具一格,印制精良,内容丰富,一度被誉为“中国最精美的杂志”,开启了中国近代美术传播的别样样式,具有专业 期刊与大众画报之双重特性,...
东京中央拍卖五周年古籍善本专场推“十钟山房”精品
相关描述:   2015-07-20 东京中央拍卖   《十钟山房印举》为清末金石大家陈介祺古玺印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陈氏所有的古玺印及其金石好友所藏的古玺印。成书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收印万余方。版本有壬申本与癸未本之别,均为陈介祺生前所钤印写定。   清陈介祺辑『十钟山房印举...
篆刻印章收藏的新一轮热潮掀起
相关描述: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也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元代是文人篆刻艺术觉醒的时代。自明末文三桥、何雪渔起风气渐开,文人学士研朱弄石成为一时风雅。至有清一代,金石学大盛,篆刻艺术宗派递兴,作家云起,遂与诗、书、画鼎足而立,成为近五...
嘉德春拍掀印章收藏热潮 西泠六家闹印坛
相关描述:     印石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也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元代是文人篆刻艺术觉醒的时代。自明末文三桥、何雪渔起风气渐开,文人学士研朱弄石成为一时风雅。至有清一代,金石学大盛,篆刻艺术宗派递兴,作家云起,遂与诗、书...
西泠六家闹印坛
相关描述: 印石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也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元代是文人篆刻艺术觉醒的时代。自明末文三桥、何雪渔起风气渐开,文人学士研朱弄石成为一时风雅。至有清一代,金石学大盛,篆刻艺术宗派递兴,作家云起,遂与诗、书、画鼎足而...
西泠六家“闹”印坛(图)
相关描述:   印石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也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元代是文人篆刻艺术觉醒的时代。自明末文三桥、何雪渔起风气渐开,文人学士研朱弄石成为一时风雅。至有清一代,金石学大盛,篆刻艺术宗派递兴,作家云起,遂与诗、书、画鼎...
陶瓷器上的纹饰:可分成胎装饰与釉装饰两类
相关描述:  众所周知,陶器的产生,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意义。   随着制陶工艺水平的提高,为了美化陶器和表达人们的愿望、信仰及情趣,人们开始试着在器物上施加一些简单纹饰,用硬器刻等方法。早期的纹饰是由简至繁,最初有简单的弦纹、水波纹、网状纹等,逐渐增加了复杂的几何纹、动物纹、...
黄宾虹:孤独是他的能量
相关描述:   他是有着儒雅风度的谦谦君子,他是满腹经纶的授业解惑者,他是神情专注的师法自然者,他留给后世的,是别具一格的山水画作,他便是近现代中国画巨匠黄宾虹。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   傅雷说:“黄宾虹是集大...
清末民初的将门之子吴涵与黄石
相关描述:  《礼记》曾言:“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克绍家学,子承父业似乎入情入理。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也不乏与父辈并称的名门之后。如王羲之与王献之、欧阳询与欧阳通、米芾与米友仁、赵孟頫与赵雍等,以致人们对这些长期亲侍笔砚、血脉相通的子孙产生错觉,认为有得天独厚的艺术基因遗传,也...
北京故宫武英殿将举办2015春季书画特展
相关描述:  来源:中国艺术史与考古官方微信   (2015年04月30日-06月29日)   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它们同起源于原始符号,同在华夏文明的土壤中滋长。在发展中使用相同的笔墨纸砚,均以线条为基础造型手段,追求共同的笔墨技巧和抒情写意的审美意趣。虽然它们尔后成为两个独立的艺术门...
读懂黄宾虹,先读懂“金文”
相关描述: 黄宾虹 金文篆书七言联 浙江博物馆藏   在近现代绘画史上,黄宾虹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画家。他在世时难觅知音,被讥为“乱涂乱画”,1936年,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认为:黄宾虹是个“落魄画家”。他的画作不为时人所喜,更是难以得到“专业画坛”的认可,以致于在生命弥留之际,黄宾虹抒发了...
清代篆刻高人赵穆
相关描述:  字号类同的古人不乏其人,在清代篆刻史上称为“牧父”者也起码有三位,而时人一般只知篆刻大家黄士陵,素不知还有萧山的任晋谦和本文要介绍的生于“中吴要辅”常州的赵穆。   赵穆(1845—1894),字仲穆、牧父,号印侯、老铁、琴鹤生。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年少时适逢太平天国在江南一带连年...
大理石屏鉴赏:诗情画意破石出 惊天逗雨吟点苍
相关描述:   图注:苏州“留园三宝”之一的云南大理石屏   屏风之制,由来已久。按其功能又有砚屏、插屏、挂屏、座屏等之别。至少在宋代,文人把玩一类如砚屏、插屏、挂屏等便已开始流行以(磨砻的)画面石镶嵌之风,到了元明以后,其镶嵌画面石的对象集中到了大理石,甚至可以说,大理石成为了“石屏”、“石画...
诗情画意破石出,惊天逗雨吟点苍
相关描述:   苏州“留园三宝”之一的云南大理石屏   清代阮元无疑是历史上对于大理石的诗情画意发掘最深、题识最多、藏品最富、名气最大的一位。这也是大理石收藏鉴赏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阮元认为,大理石画并不是简单重现历代画家的笔墨或者唐宋诗句的意境,而且还有其独特的画意,有的是画家很少表现的,...
【雅昌快讯】吴冠中“生命的风景”专题拍卖 引绘画、音乐、设计齐跨界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 香港蘇富比2015年春季拍卖会将于4月4日至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现代亚洲艺术”将秉持艺术史的学术脉络探寻,推出华人现代艺术大师的精选作品。   本季拍卖特别规划吴冠中“生命的风景”专题,呈献六张大师杰作,重点回顾其七零至九零年代间之创作生涯。值得一提的是,此次...
香港蘇富比2015春拍现代亚洲艺术特别规划吴冠中“生命的风景”专题
相关描述:  香港蘇富比2015年春季拍卖会将于4月4日至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现代亚洲艺术将秉持艺术史的学术脉络探寻,推出华人现代艺术大师的精选作品。本季拍卖特别规划吴冠中「生命的风景」专题,呈献六张大师杰作,重点回顾其七○至九○年代间之创作生涯,更邀得中国著名笙演奏家、格林美奖(Gramm...
民国涵芬楼印本《十钟山房印举》
相关描述: 图片资料   《十钟山房印举》系清代陈介祺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陈介祺将自藏玺印并汇辑吴云、吴式芬、吴大澂、李佐贤、鲍康等诸家的藏印钤拓而成。初稿共十部,每部五十册。每页钤一至四印。因举类分列各种印式,故名“印举”。至光绪九年(1883年)重编,每部增至一百九十四册。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