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30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刚柔相济“铁钩锁”—邓石如篆刻方法论探析(上)
相关描述:    邓石如像   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初名琰,字石如。《云南丛书》中的《师荔扉先生诗集》说他为表明自己“不低头、不阿谀逢迎,人如顽石,一尘不染”的品格,遂取字石如,自号顽伯。清嘉庆元年(1796)后因避仁宗颙琰名讳,遂以字行,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
博物馆开启数字化潮流
相关描述:  据悉,上海中国画院数字博物馆经过3年多的筹备于近日正式上线。近年来,不少博物馆、美术馆都开启了虚拟数字化之路,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欢迎。在许多艺术爱好者对数字化博物馆叫好的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感到疑惑,数字博物馆的受众群体究竟有多大?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是否会导致实体博物馆被取代?   博...
《金文名品》 学习书法的好范本
相关描述:  学习书法,好的范本极其重要。彩色放大本《金文名品》堪称碑帖的上乘之作。   书法讲究韵味,与晋韵、书卷气鼎足而三的金石气,源自商周的彝器钟鼎、前代的摩崖碑版。   青铜器之钟鼎文字,或谓金文,上承初民之甲骨文字,下接秦小篆,后渐变为汉隶,实乃中华文字变迁的重要环节。这套西周金文名品...
《金文名品》:学习书法的好范本
相关描述:   《金文名品》 孙宝文 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学习书法,好的范本极其重要。彩色放大本《金文名品》堪称碑帖的上乘之作。   书法讲究韵味,与晋韵、书卷气鼎足而三的金石气,源自商周的彝器钟鼎、前代的摩崖碑版。   青铜器之钟鼎文字,或谓金文,上承初民之甲骨文字,下接秦小篆,后渐变...
吴昌硕绘画的“筋”与“骨”
相关描述: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一位传奇式人物。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艺术造诣可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纵观吴昌硕的艺术,确有非凡的个性面貌。尤其在他的无数幅“墨梅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其绘画的特质。这个特质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筋”与“骨”的和谐统一。   我们在此欣赏的吴昌硕《墨梅图》纵...
古陶文:笔道遒简一任自然
相关描述:  古陶文是指魏晋之前镌刻、打印或书写于陶器、砖瓦质材上的文字,它在书写载体和书写内容方面均有别于甲骨文、金文、碑石文、简书、帛书和玺印文字,不仅是研究中国古文字学和史学、考古学的重要资料,现在把它纳入当代书法创作,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参照。需要说明的是,我在框定其历史时限时,下限划分到魏晋...
清代篆刻用刀高人赵穆
相关描述:  赵穆篆刻“可久长室” 赵穆篆刻“印侯临古”   字号类同的古人不乏其人,在清代篆刻史上称为“牧父”者也起码有三位,而时人一般只知篆刻大家黄士陵,素不知还有萧山的任晋谦和本文要介绍的生于“中吴要辅”常州的赵穆。   赵穆(1845—1894),字仲穆、牧父,号印侯、老铁、琴鹤...
浙江美术传媒2014秋拍呈现赵之谦隶书八言联
相关描述: 赵之谦 书法对联 镜片1865年作 130×28.5cm×2 约3.4 平尺( 每幅)   著录:1、《赵之谦年谱》P141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出版。   2、《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彩图版(上)》P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3、《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上)》P59上...
《考古图》及其类似古器物图谱与陈洪绶的绘画造型
相关描述:  内容提要   学术界近几十年对于陈洪绶的个案研究成果中,关于绘画造型渊源的研究似乎是一个较为“陈旧”的话题。所谓的“陈旧”一方面是说这种研究几十年前就已开始而到目前仍然有人在探讨。而另一方面是说这些研究大多因袭旧说,鲜有突破。陈洪绶的绘画造型明取于李公麟,周眆,贯休等前辈艺术大师,同...
寻找坐标
相关描述:  朱桥是河南书法的老作者,九十年代曾题过诸多匾额,如“河南饭店、河南影院、郑州八中”等,在他30年的书龄中,前20年是功力积累,近10年才是作品的突破。   他书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河南这块土壤,他书法的存在离不开中原书风环境。河南书家在行书上受明末清初书家影响较大,朱桥也自觉不自觉的...
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谈吴昌硕金石篆刻及影响
相关描述:   童衍方收藏的吴昌硕印章   吴昌硕篆刻《西泠印中人》   吴昌硕篆刻《仓翁》   吴昌硕篆刻《山阴吴氏竹松堂审定金石文字》印(上)与石章(下)   吴昌硕《吴氏雍穆堂印》(篆而未刻)   百余年前,吴昌硕曾被推举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在其170周年诞...
寻找坐标——朱桥书法
相关描述:   寻找坐标——朱桥书法         文 / 李刚田   朱桥是河南书法的老作者,九十年代曾题过诸多匾额,如“河南饭店、河南影院、郑州八中”等,在他30年的书龄中,前20年是功力积累,近10年才是作品的突破。   他书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河南这块土壤,他书法的存在离不开中原书...
谈黄惇先生的书法创作
相关描述:  黄惇先生是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书家,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与研究活力,他的书法、篆刻创作与艺术史研究都赢得了当代书坛的尊重。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全国展、中青展上,黄惇的行草手札作品行笔轻松,篇章漫落,十分引人注目。这种手札书风不仅体现了帖学的用笔和取法特征,还将帖学形式美的探...
玩收藏:痛并快乐着
相关描述:  收藏家为收藏呕心沥血,有的四处寻觅,百计求索;有的神魂颠倒,自拔不能;也有的耗费巨资,甚至倾家荡产用于收藏。如明代藏书家胡应鳞,嗜书成癖,所得月俸全部用于买书,不够时,把妻子的发簪耳环抵充,再不够,当场把穿的衣服脱下来换钱。   王世贞说其爱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尽毁其家以为书...
“清理”方能“超越”
相关描述:   黄惇先生是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书家,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与研究活力,他的书法、篆刻创作与艺术史研究都赢得了当代书坛的尊重。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全国展、中青展上,黄惇的行草手札作品行笔轻松,篇章漫落,十分引人注目。这种手札书风不仅体现了帖学的用笔和取法特征,还...
施蛰存先生的“发现之乐”
相关描述: 《施蛰存北窗碑帖选萃》所收碑帖之一 施蛰存藏《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拓片   或许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某种共识,去年,施蛰存先生“北山四窗”学问中金石碑版之学的多种相关著述,接连刊行:先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潘思源先生所编《施蛰存北窗碑帖选萃》,从施先生生前多年搜求并珍藏的几千件历...
书法专业人士如何“装”才够范儿
相关描述:  看展览时,第一眼站位很重要,看正书(分不清楷魏篆隶,就找不连笔的)要保持2米距离,看行草(就是连笔字)则要距离3米之外。站定后,伸右手食指在左手掌点画做临摹状。如有人在侧,就说:此作深悟“中和”之美,如能背诵《书谱》中句“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就更妙了。   看展忌说“好看...
甲骨文的发现与学者之功
相关描述: 商王武丁时期牛胛骨刻文   一个多世纪前,甲骨文的发现石破天惊,改写了中国历史,革新了现代学术,也为汉字书法艺术开辟了新的路径。   中国是一个崇拜文字的国度。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在神话谱系中常与女娲炼石补天、盘古开天辟地比肩并论。相对于远古传说而言,甲骨文的发现就像是一...
吴昌硕世俗之气未尽消除
相关描述:  画风虽雄厚浑朴但不够清雅,陈传席点评:   吴昌硕是集诗、书、画、印“四全”于一身的大家。受任伯年点化,自言“五十岁始学画”,以其非凡的金石与书法功力相融,涉足于画坛。陈传席认为,其画风雄厚浑朴,一扫当时正统派萎靡,改变了一代画史。他还认为,吴昌硕是里程碑式的画家,有开启之功。然傅雷...
陈传席:吴昌硕世俗之气未尽消除
相关描述:  画风虽雄厚浑朴但不够清雅,陈传席点评:   吴昌硕是集诗、书、画、印“四全”于一身的大家。受任伯年点化,自言“五十岁始学画”,以其非凡的金石与书法功力相融,涉足于画坛。陈传席认为,其画风雄厚浑朴,一扫当时正统派萎靡,改变了一代画史。他还认为,吴昌硕是里程碑式的画家,有开启之功。然傅雷...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