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224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当代国画》杂志社画家齐海东访谈
相关描述:  记者:齐老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做您的专访!   齐海东:您好!   记者:齐老师,这次采访前,我专门做了一些功课,也向艺术圈的一些朋友问起您,他们说您是中国传统艺术守望者?   齐海东:我没这个能力,这杆大旗我扛不动,我只不过一直在钻研和传承齐白石先生的艺术,只有齐白石大师才配得上...
9月15日至16日 西泠拍卖济南、无锡同步公开征集藏品
相关描述:   据悉,9月15日至9月16日(周六、周日),西泠拍卖将在济南、无锡同步公开征集藏品。   济南站征集地点在山东政协大厦维景大酒店三楼报告厅(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县西巷10号)。   无锡站征集地点在无锡日航饭店5楼跨塘桥会议室(梁溪区永乐东路9号,向阳路与永乐东路交叉口)。  ...
专题:大写意水彩之孙志纯
相关描述:   大写意水彩之孙志纯   志纯的画用笔豪放,简捷明快,在语言上是做减法的高手,对物象具有准确把握和高度概括的能力。看似随心所欲、一挥而就,却是笔笔见功夫,呈现出丰富的内涵。他的作品整体感强,大胆地省略了无关紧要的细部,着眼于画面大结构、大色调和大色块的整体把握,又有精到的细部刻画,...
16年打造品牌临沂书圣文化节拉开帷幕
相关描述:  为纪念书圣王羲之诞辰1715周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十六届临沂书圣文化节于9月3日至10月7日在临沂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自2003年9月,临沂市举办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暨首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开始,书法成为临沂的文化载体,书圣文化节的铭牌越擦越亮。   文化节以“羲...
孔见:写意不出理法,酣墨凭借诗书
相关描述: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孔见 第65篇   编者按:成熟的书法个性会在人格精神力量、文化学养与书法视觉美感形式方面凸显书家的性情魅力。它是娴熟技艺和思想内涵的完美结合,是内在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书法家为了独创自己的艺术个性,保持自己的风格特征,他们在书法艺术的创作当中始终都有...
山西博物院拿出了压箱底的书画精品
相关描述:  序言  中国的书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韵味。“书画同源”——挥洒笔墨于尺幅,抒发人生感悟,展现心中至善至美的世界。  中国绘画,崇尚“师法自然”,追求“气韵生动”,讲究“画中有诗”。人间物象,跃然绢素;山川自然,尽收咫尺;笔墨出神,画中有情。  中国书法,法起于点划用笔,...
“扬州八怪”之一 笔锋流露个性
相关描述:  金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出生于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居处候潮门外,布衣终身。据其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金农年少时,天资聪慧,曾跟随何焯读书习字,恰与同乡邻里、后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的丁敬比邻,二人交谊深厚...
陈振濂:“胸有成竹”话文仝(上)
相关描述: 文仝 墨竹图   宋代文仝(与可)擅画竹,为苏轼表兄。苏东坡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中最著名的一句“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耳熟能详的成语“胸有成竹”,即从苏轼此文中得来。又在苏门四学士中,亦见晁补之也有类似的句子,“与可画竹,胸...
【雅昌专稿】从《四季赏玩图》中窥见“奇葩皇帝”朱见深
相关描述:  早在收藏家周海圣得到这幅《四季赏玩图》之前,就曾经见过另外一件极有可能出自于同一组画家之手的《明宪宗元宵喜乐图》,看惯了清代宫廷画的人物形象及服饰,周海圣一下子就被画面中鲜艳明亮的颜色和服饰所吸引。    台湾收藏家周海圣先生   正是得益于这次短暂但深刻的“一面之缘”,在两年之...
金农书法艺术 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相关描述:   金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出生于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居处候潮门外,布衣终身。据其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金农年少时,天资聪慧,曾跟随何焯读书习字,恰与同乡邻里、后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的丁敬比邻,二人交谊...
刘铭的艺术追求
相关描述:   美学讲“风格即是人”。反过来解释这句名言:艺术家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陆恪、不同的追求和秉赋与文化素养,必然会影响甚至决定着艺术家对艺术道路的选择。   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有一句座佑铭:“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刘铭正是这样一位在艺术上年复一年,孜孜以求的默默耕耘者。他...
游观意识下的起承转合—略论《千里江山图》的立意与构图
相关描述:  在《<千里江山图>的作者与名称》一文中,我们已经对《<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名称与作品名称》作了简要论述,这篇论述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价值,只是对一些原始文献资料进行了简单梳理,其实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至少我们对这幅画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也了解到了《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的语境,...
圣佳讲堂@郑板桥 | 蹊径一新,卓然名家
相关描述:   金农说:“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   杨守敬说:“板桥行楷,冬心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为后学师范,或堕魔道。”   郑板桥自己说:“蹊径一新,卓然名家。”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相关描述: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如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水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如一枝低. 画工空向闲时看,诗客休征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前溪. 林...
不知明暗对比为何物?西方画家对中国画的误读
相关描述:  中国的瓷器于17世纪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的茶叶也在此时输入到英国。由此,英国人对我们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古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秘。然而,当19世纪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看到中国画时,他却嘲笑说:“画了两千年但不知明暗对比为何物。”对中国画家来说,与这位大名鼎鼎的西方画家对话真很费劲。 ...
风格陈列的尝试 ——首都博物馆“翰墨载情·丹青传心”展览记略
相关描述:  由首都博物馆策划并主办的“翰墨载情·丹青传心—首都博物馆典藏精品书画”展览,于2017年5月11日在首都博物馆固定陈列展厅三层正式开展。展览共展出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精品64件,以明清时期作品为主,全部为首都博物馆藏品。   展厅原有的展柜摆放为固定和不可更改的三个区域。据此,展览的整体...
书法家宋伯军的诗墨情怀
相关描述:  宋伯军丨艺术简历  宋伯军,字林翰,宽博斋主。一九六〇年六月出生于书香门第。毕业于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后入中国政法大学深造,研究生学历。在火箭军部队一直从事政治文化工作。现任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兼丝绸之路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主席。宋先生幼承家训,习字绘画弹琴。书法以父亲及外祖父...
张孝宅:潜心修复古书画达56年
相关描述:    图片为网络配图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工匠们,与文物相遇相知,在千年的传统技法和陈旧的工具中,“择一事,终一生”,让我们看到了文物修复者的执着、专注,匠心和技艺的传承。而在杭州同样有一位文物修复大师,他就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高级文物修复师(外聘)张孝宅。   75岁...
中贸圣佳讲堂@黄慎 | 怪而不怪,艺传百代
相关描述:   黄慎,1687生,卒年不详,原名盛,字公懋、恭寿,号瘿瓢山人,福建宁化人。黄慎是清朝以来福建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曾先后三次到扬州,长期居留,与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鳝、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怪而不怪,艺传百代。” ——刘海粟   扬州八怪   黄慎...
董平:“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
相关描述:  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自魏晋以来,这里成为中原民众躲避战乱,前往南方迁徙的必经之地,是客家的第二摇篮,经济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闽西地区涌现出三位杰出的画家——上官周、黄慎、华岔,由于上官周是长汀人,黄慎是宁化人,华嵒是上杭人,而长汀、宁化、上杭均隶属于闽西首府...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