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221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书画同源卮言
相关描述:  明何良俊《四友斋画论》说:“夫书画本同出一源,盖画即六书之一,所谓象形者是也。”这句话应是“书画同源”四字出现在同一句中的最早记载。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在题《秀石疏林图卷》诗中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由书画的笔法相通进而看到了“...
明清文人书画为生不足奇
相关描述: 金农 人物山水图册 第七开·玉川先生煎茶图   作品是曲高和寡还是雅俗共赏,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最终,市场的认可,百姓的喜爱,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经济的发展、书画市场的日趋完善,使得“博雅”之风盛行,书画收藏已经变得非常普遍。“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早在明清时期...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线条节奏美是其绘画艺术的生命所在
相关描述:  中国的瓷器于17世纪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的茶叶也在此时输入到英国。由此,英国人对我们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古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秘。然而,当19世纪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看到中国画时,他却嘲笑说:“画了两千年但不知明暗对比为何物。”对中国画家来说,与这位大名鼎鼎的西方画家对话真很费劲。 ...
中国雕塑界的“青春旋风”
相关描述:  为补充重要主题性雕塑题材的创作,近日中国美术馆特别策划了“铸时代篇章——青年雕塑家作品展”。青年一代的雕塑家以多元的形式语言与观念创新在变换的展示空间中为雕塑本身建构多重的阐释维度,拓展雕塑艺术本体的内涵。观者或许可以从中领略到新时代主题性雕塑创作的面貌,一窥当下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新特...
吴为山:理论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相关描述: 柳青 成果——肖灿英 55×42×70cm 铸铜 2015年   艺术创作犹如一座山峰,朝向不同而风景各异,需要有人从不同方面解读它。好的艺术评论环境,能够促进创作的良性发展;反之,不好的理论环境,则会导致创作水平的下滑。理论和实践,恰似左右脚行走,一步接一步不断向前。一方面,艺术家...
最是书香能致远——著名书法家林阳的诗书情怀
相关描述:  【人物档案】  林阳,现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中国版权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编辑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版协美术出版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馆馆员。  著有《左编辑,右营销》《编辑视界》《北...
略论高其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相关描述:  【摘要】高其佩被誉为中国手指画的创始人。本文对高其佩的身世和生平做了较为深入的考证,并对其手指画艺术成就和影响做了论述,这对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国手指画艺术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其佩;生平;指头画;研究   【作者简介】杨一墨,辽宁省铁岭中国手指画研究院院长;卢骅,辽宁社会科...
关于中国手指画构图的思考
相关描述:  【摘要】构图是中国手指画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技法之一。构图的规律主要有宾主呼应、取舍剪裁、起承转合、疏密聚散、虚实轻重、计白当黑等,其基本法则是形式服从于内容、局部服从整体、多样统一与平衡。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和法则,对于手指画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
无言:拍摄时代——女性人像的兀说
相关描述: ▲无言作品MADAM No.2(夫人No.2)2003年美国国际版权局注册:©Silence Wish国际版权证书编码:VAu602-056  固然,每一个面对镜头者并不都是可以称之为模特的人。毫无疑问,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是来到“专业镜头”前寻找感觉——“自我超越”的。这既是摄影师的荣誉又...
楹联的审美趣味:内含联语之意 外彰书写之美
相关描述: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诗就记载了贴春联的民俗。相传可远溯到轩辕黄帝。   对联,又称“对子”、“楹联”、“楹帖”、或称“联语”,以上下两联相对而得名。在桃符上题写对偶联语,据宋人笔记上记载,始于五代后蜀。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
【雅昌讲堂3878期】对话:试探元朝文人画的特征(上)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徐小虎:美术史学者、书画鉴定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习艺术史,后辍学,跟随书画名家王季迁学习书画。受王启发,总结出“笔墨行为”的理论,开拓出一套综合时代风格、笔墨、补笔等的鉴定方法。《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一书对“元四家”之一的吴镇传世作品进行重鉴,认为只有三幅...
当代女画家孔淩的艺术视界
相关描述:   孔淩(Kong Ling)   孔淩,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09年师从中央美院蒋采蘋教授,就读于现代工笔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重彩画协会会员,辽宁工笔画协会理事,中国当代名家画院副院长,青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散漫入春诗》136×68...
理论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相关描述:  艺术创作犹如一座山峰,朝向不同而风景各异,需要有人从不同方面解读它。好的艺术评论环境,能够促进创作的良性发展;反之,不好的理论环境,则会导致创作水平的下滑。理论和实践,恰似左右脚行走,一步接一步不断向前。一方面,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是理论家生活的土壤,当评论对象与理论家的知识结构、审美取向...
【雅昌快讯】德基美术馆“八怪”换展 萧平老师讲述“文人画的还俗”
相关描述:  2018年4月1日,在南京德基美术馆开展近两个月的“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换展,30件(套)精品佳作新亮相,其中包括郑板桥的《牡丹兰花》、高凤翰的《殿春亭图》、金农的《番马图》等,引发了新一轮的关注。 萧平老师讲座   换展当日,德基美术馆还邀请到了我国当代...
苏博 推出“梅竹双清”展
相关描述:  自古以来,梅竹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历代文人士大夫把梅竹比作君子。常常踏雪寻梅、卧斋听竹;吟咏之间,提笔写就,敬其不畏严寒,效其正直清逸。在中国绘画史上,以梅、竹为题材而创作的绘画作品更是不胜枚举。3月17日开始,苏州博物馆推出“梅竹双清——苏州博物馆藏梅花与竹子题材画展”。   ...
40件明清梅竹画作精品亮相苏博
相关描述: 明代夏昶《墨竹图》   3月17日开始,苏州博物馆推出“梅竹双清——苏州博物馆藏梅花与竹子题材画展”。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3日。   据了解,此次展览特别遴选馆藏明清以来梅竹精品共计40余件,其中包括夏昶的《墨竹图》、陈继儒的《梅石水仙图》、项圣谟的《山水兰竹图册》、王翚、杨...
苏博推出“梅竹双清”展
相关描述: 王翚 杨晋 徐玫合作 梅竹寒禽轴   自古以来,梅竹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历代文人士大夫把梅竹比作君子。常常踏雪寻梅、卧斋听竹;吟咏之间,提笔写就,敬其不畏严寒,效其正直清逸。在中国绘画史上,以梅、竹为题材而创作的绘画作品更是不胜枚举。3月17日开始,苏州博物馆推出“梅竹双清——苏...
美术批评者须会“开药方”
相关描述:  书画艺术批评,就是把书画家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使得在今后的创作中改进。批评者得像医生一样,诊断出当今书画界的病症所在,来不得半点谎话,要说真话。   批评者也有江湖郎中,滥竽充数于书画批评队伍,美其名曰“著名文艺评论家”,能包治书画界的“疑难杂症”,根本查不出书画创作中的病因、病...
从国画题款中看画家的智慧
相关描述: 《醉僧图卷》北宋 李公麟   中国画的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跋、款识等,指中国画上的画题、诗句、跋语、署名等题字。   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款,原指古代钟鼎器上雕刻的文...
王璜生: 春天来了,赏花,更要赏画
相关描述: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不可言说。   这样的中国画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   中国画有哪些派别和代表人物?   如何品评和欣赏中国画?   ……   知名美术史论家周积寅,50年潜心研究,完成新著《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   全书分中国画论析要、...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