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454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手工造麻纸:一家五代坚守近二百年
相关描述:  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纸张应运而生,麻纸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在沁源县中峪乡渣滩村一户农家小院,一位黝黑精瘦的老人正熟练地用竹帘在浆水里来回打捞着,不一会儿,竹帘上便均匀覆满了一层麻浆,原来这是在造纸。    近日,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渣滩村独家探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
手工造麻纸:一家五代坚守近二百年
相关描述:​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纸张应运而生,麻纸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在沁源县中峪乡渣滩村一户农家小院,一位黝黑精瘦的老人正熟练地用竹帘在浆水里来回打捞着,不一会儿,竹帘上便均匀覆满了一层麻浆,原来这是在造纸。近日,山西晚报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渣滩村独家探访...
【雅昌专稿】苏轼《木石图》等三件亿元助佳士得香港秋拍获27.5亿
相关描述:4.636亿港币成交的苏轼《木石图》无疑是2018年度最值得关注的拍品之一。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现场(佳士得拍卖提供)藉由苏轼这一强大的号召力,佳士得香港也创造了亚洲区单件最高价拍品纪录,这也将成为佳士得拍卖历史中值得铭记的一次特别策划。苏轼《木石图》 4.636亿港币  佳士得亚洲区...
“越地宝鉴——古代铜镜展”在瓯海博物馆开展
相关描述:   11月27日,“越地宝鉴”——古代铜镜展在瓯海博物馆开幕,80件铜镜及22件古代女子梳妆、古建筑构件等相关器物悉数展出,西汉昭明连弧纹铜镜、三国重列式神兽纹铜镜、唐花鸟纹铜镜,精品不乏,揭示着各时期铜镜锻造的精湛工艺其反映的文化功能。  此次展览以铜为镜、越镜聚英、鉴若长河三个单元,...
“寻宝、探秘、科普、手作” ——“百万市民科普游”带你解锁武汉博物馆新玩法
相关描述:您知道过去的武汉是什么模样吗?西汉楚王墓葬又埋藏着怎样的秘密?10月27日,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百万市民科普游”走进武汉博物馆,“寻宝、探秘、科普、手作”,武博为市民解锁博物馆新玩法。活动亮点一:“徐州大汉楚墓”寻宝探秘本次展览中最珍贵的文物是什么?最玲珑精致的文物是...
古遗址上的行走之旅 收藏故事会
相关描述:图1 西汉陶马图2 心形如意纹瓦当今年暑假期间,同事约我带他的儿子去见识一下高密当地的古遗址。为合理利用时间,又能系统地感性了解古遗址的来龙去脉,我在汉代遗址较集中的区域,选取一段,制定出一个路线图。这些汉代遗址大致分布在五龙河西岸、潍河东岸。开拔前,我有意安排了一个开篇。我们来到五龙河西...
民间烙画艺人铁火绘丹青 三十余载传承中创新
相关描述:每天清晨,家住甘肃兰州的民间艺人姜中便伏在案边潜心烙画,“金陵十二钗”经过他烙笔的润色,人物变得生动形象,深浅不一的褐色中透着古朴的韵味。烙画又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图为以烙画形式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徐雪...
国宝级文物修复师: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
相关描述:专攻纺织品修复的陈绍慧以匠心对待文物“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关注文物保护与利用·修复师)湖北荆州,波光流转、杨柳依依的三国公园之内,“藏”着一座风格古朴的建筑——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虽然低调而安静,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国宝级文物都在此修复,业内颇有名气。专攻纺织品修复的陈绍慧就在中心工作...
古蜀人认字吗?这把战国铜勺告诉你真相!
相关描述:在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蜀王本纪》中,古蜀人是“不晓文字”的。然而最近几十年的考古中,在巴蜀地区出现了上千件刻着各种符号的文物。这些符号只在巴蜀地区出现过,被称为“巴蜀图语”。在成都博物馆,有一件略为残破的战国铜勺,因其清晰的巴蜀图语成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至今仍未能破译的巴蜀图语,就是古蜀人使...
艺术空间Space229开幕 举办吴冠中“人间风景”专题展
相关描述:中新社香港11月26日电 (韩星童)华艺国际(香港)综合艺术大楼暨艺术空间Space229于26日开幕,并以《吴冠中:人间风景》作为开幕专题展。9月7日,中国嘉德香港2018秋季拍卖会部分精选拍品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公开预展,北京民众在现场观看吴冠中油画作品《遗忘的雪》。全数拍品将于拍卖前在...
四川宜宾出土西汉印钞机 半两石钱范上清晰可见浇铸痕迹
相关描述:在成都博物馆的《双城记》展览上,一走进展厅,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岩石,上面整齐划一的铜钱模样的凹槽清晰可见。原来,这是西汉半两石钱范,汉代铸币的模具,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印钞机或铸币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在夜郎、滇等地设立的郡县,派遣将军常頞率军筑路,这条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尺道,是...
闹市工地里的西汉墓主墓室要整体搬走 考古专家建议对主墓室进行实验室考古
相关描述:前不久,大河报11月6日的AⅠ·09版以《工地内挖出两千年前的美酒?》为题,刊发洛阳市发现一罕见西汉墓葬的报道。“这座西汉空心砖券大墓墓主人是谁?身份如何?墓葬发掘之后要如何进行保护?”诸如此类疑问,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11月22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墓葬考古...
山西境内首次出土汉代简牍
相关描述:近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公布最新科技考古成果,在山西境内也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首次发现汉代简牍文物,同时出土的还有成套的漆奁盒与铜镜、琴瑟乐器组合、漆案、漆盘、漆耳杯、铜印、玉印、串珠等珍贵文物。据悉,2013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太原东山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群,并推测...
探访江源文明之四:这些“沉睡”了3000多年的石棺,藏着哪些神秘信息?
相关描述:川西北龙门山脉主峰九顶山之下、岷江河谷之上的二级台地,座座石棺葬掩藏在李子林深处。寻访江源文明,石棺葬文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在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的上层,竟然覆盖着数万座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石棺葬。记者看到已发掘的少量石棺葬横排或竖排都间隔较密,石棺多用六块石板相隔而成,...
案头珍玩——西汉青铜虎席镇
相关描述:席镇侧视图席镇俯视图镇,《广雅·释诂》解释为:“镇,重也。”就是用重物安定物件。而席镇则是用来压席子角的。中国古代室内家具的种类不多,比较讲究的房间里,也不过陈设矮床、几案、屏风等。在高架家具传入中国之前,人们一直习惯于席地而坐,席子也一直是古人常用的生活用具。用藤子、芦苇、蒲草或竹条编织...
沉船遗物见证中文海上丝路交往
相关描述:王晨曦、薛飞/文文莱古称“浡泥”,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中国西汉时期,两国就通过这条海上纽带互通有无。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的海事博物馆,珍藏着来自一艘古代沉船的遗物,它们正是中文两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交往的历史见证。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海事博物馆。  王申/摄馆藏资料...
两千年前,谁在大雁灯下品美酒
相关描述:​近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此前在洛阳市西工区闹市一处工地发现的西汉大墓,经过两个月的发掘,目前已清理出墓主人骨架一具,双棺内陪葬有大量玉器。主墓室内不仅发现有大雁灯、铜盘等珍贵文物,还有铜镜、耳杯等遗物,在北侧一耳室内还发现有大量彩绘陶壶、铜盘、铜壶、铜炉、铜钵、铜盆、铜臼...
明清竹刻笔筒的“君子”气质
相关描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的诗句道出了竹在古代士人心中的地位。竹虚心有节,那谦逊劲节之气、静雅萧疏之态正是文人雅士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也因此被誉为“四君子”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竹子和最善用竹的国家,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是最早的竹刻艺术品。宋代郭若虚...
陕西民间艺术一枝花——炕头石狮
相关描述:​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流传在黄河中游的雕塑艺术品和祥瑞之物陕西炕头石狮艺术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炕头石狮艺术起始年代不详,但从分布区域、造型风格及文化内涵研究可知,大约肇始于汉代,唐宋以后逐步盛行,延续至近现代。炕头石狮的产生及发展与北方民众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聚焦“狮文化珍宝展” 明清竹刻笔筒的艺术价值与市场表现 ——从北京故宫清中期竹雕留青九狮图竹节式笔筒谈起
相关描述:图1 清中期竹雕九狮图竹节式笔筒图2 明朱鹤异形高浮雕竹笔筒图3 清乾隆周芷岩制春山读书图笔筒图4 清赤壁夜游园竹笔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的诗句道出了竹在古代士人心中的地位。竹虚心有节,那谦逊劲节之气、静雅萧疏之态正是文人雅士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也因此被誉为“四君子”之一。中...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