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454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中山大学施工现场发掘13座古墓
相关描述:1月6日下午,考古人员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中山大学东区食堂施工现场发掘出13座古墓、37件(套)文物。此次发掘出的古墓包括东汉墓1座、明墓2座、清墓10座,另有清代水井一口。发掘出的文物包括东汉墓出土文物35件(套),清墓出土釉陶罐1个、墓志1块。在汉代墓穴中,陶器随葬品包括壶、釜、罐、器...
稳稳的幸福——2019良豕迎春作品推介展正式开幕
相关描述:展览海报展览主题:“稳稳的幸福”——2019良豕迎春作品推介展主办单位:国大城市广场、杭州恒庐美术馆承办单位:国大•恒庐美术馆展览时间:2019年1月15日—2019年3月6日总策划:席挺军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胡晋、杨馨、郑成航、刘洋、高森、陈惊雷、陈莎莎、李辛渊展览地点:国大城市广场...
新朝王莽的“造币公司”啥样子?
相关描述:一场大雨浇出一处古代遗迹2017年末,一场大雨降临在南阳市区。南阳府衙博物馆馆长刘绍明在雨中开始了又一天的巡查工作。走到院内东南角的时候,细心的刘绍明发现这里的地面因为雨水的冲刷塌陷了一个大洞,露出了一处上世纪60年代防空洞的红色砖墙。因为担心对员工及来往的游客造成危险,同时也为了杜绝塌陷...
博物馆地面塌陷 大量汉代铜钱现身
相关描述:一场大雨浇出一处古代遗迹2017年末,一场大雨降临在南阳市区。南阳府衙博物馆馆长刘绍明在雨中开始了又一天的巡查工作。走到院内东南角的时候,细心的刘绍明发现这里的地面因为雨水的冲刷塌陷了一个大洞,露出了一处上世纪60年代防空洞的红色砖墙。因为担心对员工及来往的游客造成危险,同时也为了杜绝塌陷...
萧山一片菜地里找到的碎片竟是中国瓷器的鼻祖
相关描述:编码一年多,四步复原《国家宝藏》里的“五星锦”这么精美的图案是如何织出来的?一万多根经线中要是断了一根怎么办?前晚,《国家宝藏第二季》第六期中的最后一件重量级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以下简称五星锦)一亮相,就刷爆了朋友圈。而这件大受欢迎的“五星锦”,正是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汉机织汉锦...
梁园留不住——关于楼森华作品《寄语梁园》的一点事后看法
相关描述:  浙江三尚当代艺术馆里,楼森华用一天时间完成的《新甡·一季》杭州首届新紫砂跨媒介展览现场作品,关系和关系阐释的空间很多。表面上,他用紫砂研磨成粉,混合国画颜料在墙上呼风落雨,将来自明朝的木凳糊上三十斤紫砂泥料,几乎“改变”了它的物理属性。这些都是很表面的东西。作为艺术家,他将这个最新作品...
【雅昌专稿】帝国卫士 天马来兮从西极
相关描述:陕历博国宝厅新展出的西汉鎏金铜马  导语:“它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鉴别良马的标准模型。”近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茂陵博物馆承办的“天马西来——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西汉‘鎏金铜马’”2019年元月1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厅开展,展期三个月。“天马”与天子天马是良马的指代。汉武帝...
广西贵港城区发现西汉至明清时期古墓葬百余座
相关描述:记者9日从广西贵港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考古勘探近日有新发现,在中心城区中山路铁路桥旁占地40多亩的地块中,发现了从西汉至明清时期的古墓葬100余座,在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古墓中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等30多件文物。自2018年10月起,为配合相关项目工程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在前述地块...
陕西历史博物馆 “鎏金铜马”展开启2019
相关描述:1月1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茂陵博物馆承办的“天马西来——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西汉‘鎏金铜马’”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厅向公众开放,开启了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23个展览的序幕。西汉“鎏金铜马”通体铜铸鎏金,高62厘米,长76厘米,重26千克。马呈站立姿态,昂首挺立,...
汉世雄风 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
相关描述:镂雕龙凤纹银铺首 河北博物院藏​金缕玉衣、错金铜博山炉、铜朱雀衔环杯……12月2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文物规格之高,在满城汉墓文物国内外交流展中史无前例,其中一级品达41%。本次展览以中...
陕西历史博物馆 “鎏金铜马”展开启2019
相关描述:1月1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茂陵博物馆承办的“天马西来——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西汉‘鎏金铜马’”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厅向公众开放,开启了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23个展览的序幕。西汉“鎏金铜马”通体铜铸鎏金,高62厘米,长76厘米,重26千克。马呈站立姿态,昂首挺立,...
汉世雄风 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
相关描述:金缕玉衣、错金铜博山炉、铜朱雀衔环杯……12月2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文物规格之高,在满城汉墓文物国内外交流展中史无前例,其中一级品达41%。本次展览以中山靖王刘胜的人生轨迹为叙事线索,...
北魏琅邪王司马金龙文物南博展出——“琅邪王”是些什么人
相关描述:​北魏琅琊康王(司马金龙)墓表1500年后,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终于“回”南京。近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幕的《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展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该展览将持续到今年4月。作为东晋皇室后代的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终身却没有来过东晋故都建康(南京)。他一直生活在北方,位居公卿,为帝师,娶公主...
《艺术100》走进京城荣华陨石俱乐部
相关描述:2019年1月2日,《艺术100》栏目制片人兼导演卞珊珊走进京城荣华陨石俱乐部,和李荣华会长进行深入交流。李荣华会长说,在中国,石头崇拜应该起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人类一直依靠着石来作为生产生活工具。以石穴作为住处避风避雨,用石犁、石刀来进行农业耕作。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各方面也...
河南洛阳2000年前西汉大墓“打包”搬离闹市
相关描述:​    2018年12月30日消息,一座2000年前的洛阳西汉大墓,实行了整体“打包”搬迁。从闹市区的工地,经过一个小时“龟速”行驶,到达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关林仓库,以待后续考古研究。此次大墓搬迁准备历时近2个月,耗资达百万元。据悉,进行完考古研究后,这处墓葬有望进行复原,面向公众展示。...
国宝“鎏金铜马”展开启陕西历史博物馆2019年展览序幕
相关描述:蔡馨逸/文1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茂陵博物馆承办的“天马西来——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西汉‘鎏金铜马’”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厅向公众开放,开启了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23个展览的序幕。西汉“鎏金铜马”通体铜铸鎏金,高62厘米,长76厘米,重26千克。马呈站立姿态,昂首...
四川博物院:亲子手绘灯笼庆元旦 迎红火一年
相关描述:肖雨杨 摄1月1日,四川博物院开展“手绘喜庆灯笼,迎红火一年”亲子特色活动。孩子们和家长一起,以元旦为主题在灯笼上写诗、画画,营造喜庆、团圆、和谐的节日气氛,为新的一年迎个好兆头。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人们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
【雅昌快讯】西安博物院“博物馆之夜”  “数字丝路”展现陕西文化新形象
相关描述:合影留念签约仪式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12月29日,由西安博物院主办的博物馆之夜——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新丝路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博物馆”合作签约暨“新丝路·半生缘”长安华服•丝巾2019春夏发布会在西安博物院举行。强强联合,共谱数字丝路新篇章嘉宾讲...
金缕玉衣的故事:揭秘“汉世雄风”特展
相关描述: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满城汉墓的发掘创造了数项考古学之最,包括首次发现了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等,令世人瞩目。  28日,中新网记者实地探访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看到了满城汉墓的部分珍贵文物。它们以其特殊的语言,勾勒出刘胜大致人生...
黄铜仙鹤老剪刀收藏
相关描述:​朱卫东“铁嘴小娃娃,功夫顶呱呱。张嘴要吃布,吃完就合住。”这是我小时候听到的一个谜语,谜底是剪刀。剪刀,是我国古代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古史考》说:“剪,铁器也。用以裁布帛,始于黄帝时。”目前发现最早的剪刀实物是西汉时期的,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剪刀,又称“铰刀”,材质多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