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303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六法破解新瓷做旧
相关描述:  新瓷做旧一般可分为6种方法,藏友只要掌握这6处的仿制原理和甄别方法就可基本判断器物是否属做旧。   磨损:用细砂轮磨平瓷器表面特别是胎底毛糙处,后用硬器轻轻敲打出崩口,还可用玻璃裁刀根据需要在瓶内外划出鸡爪纹混充“自然磨损效果”。   剥釉:造假者在瓷器沿口上用什锦锉刀撬出釉层缺口...
钧窑瓷器的生产制作与钧窑瓷的真伪鉴定
相关描述:  钧窑瓷器的生产制作自元末以后渐次衰败。明代万历年间,钧瓷的“钧”字因犯了神宗朱先生的名讳,窑场被官府封闭,此后钧瓷生产一蹶不振,陷于濒临绝境的地步,尤其是钧瓷烧制过程中自然窑变的奥秘更是技艺失传,无人知晓。   直到清光绪五年(1880年),禹州神垕镇钧瓷世家中的芦天恩、芦天福、芦天...
【雅昌讲堂3731期】吕成龙:后仿明代嘉靖御窑五彩瓷器鉴定要点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吕成龙: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文化部青年委员。 吕成龙   导语:   明嘉靖、万历五彩是明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其色调纯正、绚彩斑斓,可以与著名的永乐、宣德青花瓷相媲美。另外,人们往往将“嘉靖、万历五彩”与“成化...
五彩镂雕《西厢记》故事瓶赏析
相关描述:     江西省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中有一件十分珍贵的棒槌瓶(图1),器高49.6厘米,口径13.4厘米,底径11厘米。   瓷瓶形制较为高大奇特,整体上(口、颈、肩)圆下方,撇口,长束颈,形似喇叭。丰厚的圆肩只有狭窄的弧面延展,便硬折演变为长方腹。腹壁四面形如丰满的美人肩截面一般。...
民国粉彩博古纹冬瓜罐
相关描述:     前些年,笔者收藏了一对粉彩博古纹冬瓜罐。此罐高32厘米,口径8.3厘米,罐的腹部周长72厘米、底径15厘米。   这对粉彩冬瓜罐,胎质比较坚硬、细腻,釉色白亮,画工流畅。红、黄、绿等颜色艳丽,给人的感觉美观、清秀,古朴大方。罐盖上有尖圆钮。罐的肩部绘有黄绿两色几何纹,间饰...
康熙祭红七寸盘
相关描述:     江苏太仓博物馆有一对清康熙年间的祭红七寸盘,口径17.5厘米,底径10.6厘米。整器品相完好,精美绝伦。该盘薄胎,胎质细腻,素面,内外壁施祭红釉,器底部施透明釉,器底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祭红是继钧红后起的又一种高温铜红釉。它的别名很多,有霁红、醉红...
唐代的山西浑源窑瓷
相关描述:     唐初,唐高祖李渊对占领大同的军阀刘武周“北面称臣”,至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李勣率10万大军击败20万突厥军队,贞观元年设云州(今大同)。永淳元年(682年),薛仁贵再攻云州。开元18年(730年)仍置云州,后又建“国寺”开元寺。根据这一史实推断,山西大同市的浑源窑应在这一...
贴金彩绘陶文官俑
相关描述:     该文官俑头戴深蓝色三梁冠,上身穿朱色阔袖齐膝长衫,披饰花裲裆,下身着乳白色裳,脚蹬黑色如意云头履。衫缘、袖口、襟边饰有纹饰图案。衣、冠边缘均贴金。   贴金工艺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已有近1700年历史。传统贴金工艺是将黄金事先锤打成极薄的金箔片,贴在涂刷过鱼鳔胶水的器物...
北朝白瓷:一个承前启后的陶瓷时代
相关描述:     近来出差路经重庆,在重庆觅得几件北朝时代的白瓷标本,甚为珍贵。通过研究实物标本,有缘与北朝时期的白瓷和白釉绿彩陶瓷对话,收获颇丰。加深了不少关于中国白瓷的历史渊源的一些概念性常识,并纠正了一些以往的错误概念。   中国历史上的白瓷是指施白釉的陶瓷。它是指在含铁量较低的瓷土...
明代蓝地白菊缠枝纹瓷罐
相关描述:     此罐造型端庄圆满、品相完美。其口略侈,唇圆润,颈高适中,肩略耸,胸较宽,往下收腹明显,底足略外撇。除口沿内壁一圈及底足圈二处露胎,其余都满施青白釉,有缩釉和窑粘现象,罐内中部有一圈明显的接胎痕迹,整器瓷化程度高。罐外表面描绘具满画感,呈色主要分蓝多白少两种,蓝彩色为淡灰蓝及...
绞胎及绞釉瓷片析
相关描述:     绞胎又称搅胎。绞胎瓷器起源于唐代,器型多为枕、瓶、香盒,现存世完整器物较少。绞胎的发现几乎与三彩同步,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考古发现,绞胎与三彩的窑口相同。绞胎瓷器因胎色白中带粉红,既有称陶者,又有谓瓷者,各执一词,不一而足。   恰巧手边有近几年收集到若干片绞胎和绞釉瓷...
吉鸿昌将军收藏过的笋形水盂
相关描述:     这件水盂高5.5厘米,宽18厘米,胎质细腻,呈土黄色。形若一横卧的竹笋,形态丰满。六片笋壳紧紧相叠,细密的筋脉根根清晰自如,根部笋痣刻面得惟妙惟肖,虫蛀痕迹表露自然,口注功能也合理,真可谓巧夺天工的紫砂珍品。根部钤阳文篆书“陈鸣远”小方印。   据南京博物院曹者祉先生查证...
宋代越窑青瓷粮仓
相关描述:     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长期的分裂割据和藩镇军阀混战,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据《通典》记载,宋初太宗时,全国户数仅为686万户,比唐中期少了200多万户。由于战乱,大量农民逃至山林,农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北宋初期,统治阶级稳定政治以后,采取了一些恢复农业和粮食生产的...
明代屋沿式粮仓
相关描述:     明王朝是在农民战争中建立并在农民战争中灭亡的,其政治上的兴衰始终同粮食生产的恢复、发展和衰落紧密相联、互为因果。朱元璋即位后,就面临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的荒凉景象,农业经济以至于整个社会经济都陷入了破产的境地,因此,“田野辟、户口增”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粮食生产,便成了朱...
邢窑白瓷的鉴别六法
相关描述: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   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由于烧造年代距今较远,其工艺特点并不像明清瓷器那样为人们所熟悉。因此,有邢窑爱好者总结了邢窑的部分鉴...
“金玉不如瓦缶”铭曼生壶
相关描述: 图1 图2   紫砂是我国陶瓷器艺术中的重要门类,以江苏宜兴窑为代表,器型主要以茶具的紫砂壶为主。据明末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阳羡即宜兴古称,《阳羡茗壶系》是明代一本专论宜兴紫砂壶...
砂壶刻铭 独生曼妙
相关描述:  紫砂是我国陶瓷器艺术中的重要门类,以江苏宜兴窑为代表,器型主要以茶具的紫砂壶为主。据明末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阳羡即宜兴古称,《阳羡茗壶系》是明代一本专论宜兴紫砂壶的著述,上述引文说明宜兴...
为什么宋代童子最爱玩傀儡戏
相关描述: 三彩童子傀儡戏枕 宋代 高9.8~11、面长48.5~48.8、面宽17~18、底长47.6、底宽13.9厘米   1976年小学师生在济源县勋掌村镇安寺前翻土时被发现的,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藏有一件三彩童子傀儡戏枕,此枕胎质呈浅红色,坚硬细密。体呈长方形,前低后高,...
纹饰精美的清代青花瓷器
相关描述:在日前安康举行的一场藏品展览中,有一组三件纹饰精美的清代青花瓷器,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今将其分别介绍如下,以飨同好。 图1为清代青花菊花纹掸瓶。瓶高33.5、口径10.5、腹径15.5、底径8厘米。撇口,长颈,鼓腹细长,上腹微鼓,下腹急收,假圈足,足沿露胎,胎质细腻,凹底;口沿施酱...
唐代长沙窑青花蓝点碗
相关描述:     此碗高5.1厘米、口径15.4厘米、底径6.6厘米。   此碗为典型而开门的唐代长沙窑产品(图1),釉色大部青黄,有部分不规则黑褐色釉斑。釉表密布细密开片,并有少量自然脱釉。胎质青灰色,底足为饼足,微内凹(图2)。内底和外底各有5个用熟泥块垫烧的支钉痕。碗为折腰碗,大方而...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