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18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专稿】“艺术头条”一周(7.11-7.17)热点新闻排行TOP10
相关描述:  【编者按】关注艺术,就上“艺术头条”APP。“艺术头条”推出一周热点新闻点击排行,对于最hot的艺术新闻,小编加以整理与归纳,定能让你大饱眼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艺术头条”本周(2016.7.11-2016.7.17)的热点新闻吧!   1、中国山水画:在林泉与都市之间寻找转型...
追逐张充和,我们追什么?
相关描述: 右调寄望江南 张充和   6月下旬,西泠春拍落下帷幕,“张充和与昆曲——暨中国首届戏曲艺术专场”总成交额为2755.3万元,成交率97.69%。预展和拍卖中,冲着“张充和”这个名字而来的文化界、戏曲界人士以及各路藏家络绎不绝。6月26日,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白谦慎在三联韬奋...
张充和纪念讲座与昆曲雅集亮相2016西泠春拍预展
相关描述:  2016年6月24日下午,2016西泠春拍预展的第二天,张充和纪念讲座与昆曲雅集活动在杭州世贸展览中心5号楼展馆举行,围绕着张充和的文化生活与艺术,艺术爱好者们齐集一堂。   资深媒体人,曲友 上官子珀主持雅集会   活动上著名艺术史学者白谦慎先生将张充和先生学书、学画的一步步成...
张充和从未公开的最后珍藏
相关描述:  张充和,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合肥张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门望族,四姊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分别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张充和70岁...
祝帅作品参加“守望与传承——2016北京大学校友书法邀请展”
相关描述:   春日的燕园,空山凝云,百花齐放。4月29日上午10:00,“守望与传承——2016北京大学校友书法邀请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引领者,北京大学在书法绘画领域拥有辉煌的历史和一脉相承的源流。老校长蔡元培早在1917年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伟大教育...
【雅昌专访】李易纹:“感知”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相关描述:  艺术家李易纹   导言:结体,亦称“结字”书法术语,主要指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点划安排、形势布置;兼指书写时的轻重缓急、墨色浓淡等变化法则。近日,艺术家李易纹在香港狮语画廊举办的个展新作展,以“结体”一词打开了他的通感与移情,让他联想到绘画的各要素:构成、空间、色彩、笔触、肌理等在...
【雅昌快讯】非审美趣味判断:剩余空间展览“难看”开幕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5月22日下午4时,展览“难看:暧昧的伦理,去阶级眼光”在403剩余空间开幕,以“难看”这个语意相对模糊的判断性词语为主题,展出白谦慎、何岸、何意达、William L. Lutgens、谭天、肖克刚、赵要等艺术家作品,既从“非审美趣味判断上”提出对艺术系统的...
群展“难看:暧昧的伦理,去阶级眼光”将在剩余空间开幕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5月22日,群展“难看:暧昧的伦理,去阶级眼光”将在剩余空间开幕,包括白谦慎、何岸、何意达、William L. Lutgens、谭天、肖克刚、赵要等6位艺术家参展。   “难看”时常挂在我们的嘴边,但我们又不是十分清楚、也懒得去想其何以“难看”。作为一个语意相对模糊...
要用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一样的信念和姿态 在小学办展览
相关描述:   4月12日,“随我抚古——鲍贤伦书法展”在杭州市萧山区新街第三小学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鲍贤伦在中国美术馆“我襟怀古”展览中挑选的50件作品,开幕式现场,他还为小学生们面对面地书写演示并作讲解导览,吸引了全校众多师生和周边群众的观摩,场面可谓人潮涌动。   一场如此高规格的专业...
国际书象学社荣耀而高端的顾问+导师团队
相关描述:   国际书象学社International Shuxiang Society作为中国古典书法及书象艺术学术交流工作室,同行之间笔会切磋,画画,弘扬中国文化精粹,实现中国梦。   导师团队:   布瑞斯·马敦(美) 世界抽象绘画大师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策展人、批评家...
西泠印社2015秋季拍卖会本周末绍兴巡展 部分精品亮相
相关描述: 西泠印社2015秋季拍卖会    西泠印社2015秋季拍卖会即将开槌,12月19日至20日(9:30-17:30),部分精品将率先亮相西泠拍卖绍兴公司(越城区蕺山街86号/原尚德当铺)巡展现场。作为本季西泠秋拍前期的重要活动,此次绍兴巡展将甄选秋拍多个门类的精品与绍兴藏家及艺术爱...
【雅昌快讯】石渠宝笈国际学术研讨会集中探讨大型书画著录《石渠宝笈》
相关描述: 研讨会现场   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宫博物院于9月8日推出“石渠宝笈特展”,分批展出近300件珍贵书画藏品与公众见面,展览分为“典藏篇”和“编纂篇”两个部分,分别在武英殿和延禧宫同时展出。   为配合展览的学术性,故宫博物院于9月17—18日举办《石渠宝笈》国际学术研讨...
“访古”安簃艺术空间开幕展:当代艺术待“古”的一种态度
相关描述: 访古:安簃艺术空间开幕展 黄剑现场导览   2015年8月29日,安簃艺术空间举行开幕展览——访古:安簃艺术空间开幕展。此次展览由艺术史论家黄剑先生策划,共展出绘画、书法、雕塑、装置艺术在内的约40余件作品,以“访古”为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借用与生发的可能。   ...
白谦慎: 市民社会需要野有遗贤
相关描述:  朝大野小,民间缺乏制衡的力量,这就需要发展有“遗贤”们积极参与的民间社团。民间社团是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有机构成。   儒家经典《尚书》中有语:“野无遗贤,万邦咸宁。”它表述了上古以来的政治理想。在唐初一次科举考试后,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
董桥写字 “像宋词,有韵致”
相关描述:  董桥曾在《白谦慎带来了〈桃花鱼〉》一文中,如此记下跟白谦慎初次见面的印象:“幸亏这位英年学者是个雅道中人……毕竟他是真行家,不是越洋留学满肚子汉堡包的时髦人。姓‘白’已然够脱俗了,名字带的又是传家的诗礼,那天众里寻他一点也不难:稍稍拉长了两分的宋体‘国’字脸,五官细致如江南老宅粉墙上的...
张充和既不卖字也不参展 书法只是自娱而已
相关描述:  “她的书法笔笔稳帖字字生姿。”业界评述“才女”艺术历程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湖南凤凰听涛山下的沈从文墓地,其背面赫然刻着这意味深长的十六个字,乃为其一生的最佳写照。而撰文及书写者,便是张充和。   书法与昆曲是张充和一生的爱好。而就书法而言,她从5岁...
匡时2015春拍 :明代的鸿雁往来
相关描述:  白谦慎教授曾在《明代名贤尺牍集序》中说“明朝人写信的频繁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明朝人有些短信,虽寥寥数语,但礼数齐全。在他们的案子上,放着信札、毛笔、砚台,随时可以拿起笔来,写上几行。同城之内,请家仆送信(送信人被称为‘使’、‘力’、或‘价’),收信人有时当即回信,托送信人带回。这样...
年轻藏家收藏当代艺术几乎已是常态
相关描述:  吴亦深看重的艺术是“洋为中用”的,内核依旧是中国的文脉。“我想,当时吴昌硕、赵之谦这样的文人如果活在当下都一定不会放弃帖学,但也绝不会拒斥中西融合。”   孙行之   年轻藏家收藏当代艺术几乎已是常态。但对照着吴亦深的家族,人们或许能从他收藏当代这件事儿上读出别的什么。他的太祖父吴...
以鲜血之名:对邱振中的一个观察
相关描述:  一   断裂的传统   中国书法的传统确实够悠久的了,它是如此悠久以至于在许多人眼中它早已散发出老气横秋暮气沉沉的“灵晕”,成为一种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东西。确实,人们很容易地就会把书法与陈列在博物馆内的藏品相联系起来,因为书法背后肩负的强大而坚固的传统所投下的背景是挥之不去的。这个...
吴亦深:太祖的收藏已不在 但文人的精神仍在
相关描述:  年轻藏家收藏当代艺术几乎已是常态。但对照着吴亦深的家族,人们或许能从他收藏当代这件事儿上读出别的什么。他的太祖父吴湖帆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画家、收藏家,海上画派的一代盟主。西风渐入之时,他坚守江南文人画,绘画从清初“四王”、董其昌入手,后期直追宋元,引领一时风气。民国画坛,曾有“北张(张...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