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18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原样重现,“摸得到古人的体温和脉搏”
相关描述:  林则徐、顾炎武、钱大昕、段玉裁、洪昇、袁枚、陈洪绶、傅山……9日在上图首发的新书《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中,这些清代著名人士的手札“一网打尽”。   《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旧题《国朝名贤手札》,今藏上海图书馆,原件分初集二十册、续集十册,为民国著名收藏家、实业家庞元济故物。庞元济(...
取法与误读
相关描述:  在当代书法界有诸多引起争议的话题,在这些话题之中,要论参与的广度和学术的深度,除了《兰亭序》的作者问题,恐怕要数关于“民间书法”的争论了。在论辩的过程中,书法经典之判定、书法取法之途径、书法史写作之原则等诸多重要问题浮出水面,引人深思。本文首先回顾“民间书法”之争的缘起与过程,其次从“...
书法史研究 贵在“通”“博”
相关描述:  书法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书体演变史、书法流派史、书法教育史、书法鉴藏史、书法批评史,还包括个案研究、群体研究、家族研究、现象研究、地域研究、接受研究、材料研究、技法研究、范畴研究、美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等。实际上包含了方方面面,如白谦慎写傅山的应酬与书法的关系,柯律格写文徵明...
书法史研究需要先“博”后“专”
相关描述:  书法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书体演变史、书法流派史、书法教育史、书法鉴藏史、书法批评史,还包括个案研究、群体研究、家族研究、现象研究、地域研究、接受研究、材料研究、技法研究、范畴研究、美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等。实际上包含了方方面面,如白谦慎写傅山的应酬与书法的关系,柯律格写文徵明...
书法史研究贵在“通”“博”
相关描述:  书法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书体演变史、书法流派史、书法教育史、书法鉴藏史、书法批评史,还包括个案研究、群体研究、家族研究、现象研究、地域研究、接受研究、材料研究、技法研究、范畴研究、美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等。实际上包含了方方面面,如白谦慎写傅山的应酬与书法的关系,柯律格写文徵明...
卜云军:JPG
相关描述:  正如展览题目所提示的那样——“JPG”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图片储存格式,而卜云军以一种“工作室开放日”式的展示来完成此次个展。艺术家对数年里收集的生活中的图像进行挑选、归置和创作,为观众提供了一次重新看待这些图像的机会。   白谦慎先生在《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中探讨了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
苏博现象的背后:一个地市级博物馆的转身
相关描述:  从“吴门四家”大展,到上周开幕的“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览的首展“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苏州博物馆成为每年岁末年初艺术界关注的热点。在中国地市级博物馆中,开馆不过十年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无疑是这几年最抢眼的明星,以至有文博界人士称之为“苏博现象”。苏博是如何在短短10年时...
苏博现象背后:一个地市级博物馆的转身
相关描述:  从“吴门四家”大展,到上周开幕的“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览的首展“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苏州博物馆成为每年岁末年初艺术界关注的热点。在中国地市级博物馆中,开馆不过十年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无疑是这几年最抢眼的明星,以至有文博界人士称之为“苏博现象”。苏博是如何在短短10年时...
“苏博现象”背后:一个地市级博物馆的转身
相关描述: “烟云四合——清代顾氏收藏”展海报 苏州博物馆“吴门四家”系列展频获奖项,左为苏博馆长陈瑞近   从“吴门四家”大展,到上周开幕的“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览的首展“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苏州博物馆成为每年岁末年初艺术界关注的热点。在中国地市级博物馆中,开馆不过十年...
当代艺术史书写正遇困境
相关描述:  著名艺术史家白谦慎所著《傅山的世界》出版十多年来,在华文书法界和学术界盛名素著,通过傅山的书法实践来考察中国书法在17世纪的嬗变,白谦慎揭示了碑学崛起的嬗变及其社会机制。白谦慎认为,由于清代和20世纪的书法严重依赖出土文物,并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反映了当时的主流审美倾向,这种观念存在根本...
华天雪:留日画家与中国画改良
相关描述:  近代中国是在国门被迫打开后,仓促向近现代迈进的。就美术而言,这个“外力”便是留学。20世纪中国美术史甚至可以用留学相贯穿,它以留日为起点,以留欧、留美、留苏等相续接,由留学生们带回的从技巧、方法到观念、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新知”,逐步而彻底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美术的生态与格局。但在中国近现代...
【讲座预告】白谦慎教授谈“语言文字的视觉游戏——从傅山的 ‘奇’说起”
相关描述:  【讲座信息】   讲座主题:语言文字的视觉游戏——从傅山的“奇”说起   主讲人: 白谦慎   讲座时间:2016年12月13日(周二)上午9:30-11:30   讲座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五层报告厅   【讲座简介】   观看傅山书画展,我们被其中的“奇”所震撼。无论是绘...
当代“素人之书”为何不能进入书法史?
相关描述: 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     书法家提倡学习古代不善书者的文字遗迹,而不学“娟娟发屋”这类当代书写,是因为现实中的利益和保护这种利益的社会体制不鼓励这种学习。每个养鸽子的人都能进信鸽协会,但不是每个会写字的人都可以进入书法家协会。   一个人走在上海繁华的延安东路街头,大概只...
管丹:文化自信要接受自己并拥抱世界
相关描述:  常有读者看到五花八门的引进版图书发出感慨和忧虑,认为国内出版社自主策划选题能力越来越差,本土作者的原创能力越来越弱,中国原创作品越来越少。反过来,也有一些美院的老师和译者向出版社推荐国外的好书。这两种现象在现实中的确都占有相当比例,并且它们看似是一对矛盾。到底我们的引进版是多到泛滥,还...
陆俨少: 论画法
相关描述:  大自然中,所有的树皆四面出枝,四面生叶,从来没有平扁的。此即古代画谱所称[树有岐]是也。   枯树再好也好不过大自然中的枯树。其结构线条,疏密穿插,变化多样。画枯树不一定要到名山大川去,在自己住房的附近,或道路旁边,都能看到。到了冬天,树叶脱落,露出枝条,可以细细观察。   画树先...
白谦慎教授谈傅山:语言文字的视觉游戏——从傅山的“奇”说起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白谦慎,耶鲁大学艺术史博士、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参与办法】   1. 讲座免费参与,因座位有限请提前打电话或发邮件预约,约满为止。截止时间为12月12日17:00。   预约电话:010-65025171、010-65025236   预...
空前但不绝后:中国画家向日本画坛成规模的摹借
相关描述:  古今中外的画家均离不开对别人的学习,这种学习大致有“摹”与“借”两种方式,前者偏于亦步亦趋的临摹,易于辨认,比较“明”;后者偏于借鉴后的转化,与其“来源”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似性和变异性,更因所“借”往往并非一种,“转化”出来的结果较为复杂,而相对较“隐”。   自20世纪初开始“东奔...
中国画家向日本画坛成规模的摹借:空前但不绝后
相关描述:  古今中外的画家均离不开对别人的学习,这种学习大致有“摹”与“借”两种方式,前者偏于亦步亦趋的临摹,易于辨认,比较“明”;后者偏于借鉴后的转化,与其“来源”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似性和变异性,更因所“借”往往并非一种,“转化”出来的结果较为复杂,而相对较“隐”。   自20世纪初开始“东奔...
画家的学习之法:关于有“摹”与“借”
相关描述: 山本梅庄《骷髅》 高剑父《白骨犹深国难悲》 小林古径《鹤与火鸡》 方人定《后园》   古今中外的画家均离不开对别人的学习,这种学习大致有“摹”与“借”两种方式,前者偏于亦步亦趋的临摹,易于辨认,比较“明”;后者偏于借鉴后的转化,与其“来源”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似性和变...
方所五周年:文化是可以打败时间,传之百年的志业
相关描述:   自2016年11月24日起,当代艺术家黄永砯、书法研究大家白谦慎、服装史学者袁仄、胡月将在方所陆续开讲。这一系列重磅讲座作为方所五周年“中国的世界”的开篇活动,将以中国的文化基因为思考原点,运用时间与空间对照视角,探索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为理解中国文化艺术提供切入点。   游方...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