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53条信息
- 谢赫“六法论”与书法艺术
- 相关描述: 谢赫(479—502年)是六朝时期南齐的肖像画家兼评论家,他总结了过去绘画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著作的成果,创造出一篇言简意赅、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绘画理论——《古画品录》。这篇著作的精华所在就是文章一开始所提出的“六法论”。
他说: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
-
http://news.artron.net/20141011/n663060.html
2014-10-11 09:24:20
- 李仲元书法解读
- 相关描述: 主人李仲元先生……
班固《西都赋》云:『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多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当下,由李仲元先生《缘斋存稿》自书诗书观之,其逾一甲子,为文为书之历程,秉承家训、探赜索隐、见贤思齐、转益多师之精神,确实是对『元元本本,殚见洽闻』最为优雅的阐释。
...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928/n659016.html
2014-09-28 16:47:05
- 大家气象王冷石
- 相关描述: 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是无法摆脱地域文化的影响,黄河古道的民风民俗薰淘着王冷石的成长……
著名书画家王冷石先生画画以荷嗤声画坛,在美术界颇有影响,意味十足,他的作品是一首无声的诗,外象画为心象,由于书法道性深厚,笔未醮墨气先吞纸。王冷石善于写生,痴痴傻傻,几十年不动摇,行万里路,读万卷...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903/n649935.html
2014-09-03 15:41:01
-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张良书法说郛
- 相关描述: 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张良的作品,是在一个饭店的墙上,一幅小行草,笔法娴熟,结体工巧,古雅可爱,尤其是作品有一股静气,没有唐人的拘谨,没有宋人的习气和元明人的浮华,那分明是六朝人的感觉。想不到在浮躁喧嚣、时风弥漫的氛围下,竟有如此静心写字的书家。不由得想起唐人钱仲文的两句诗:“只疑云雾窟,...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818/n642229.html
2014-08-18 09:21:40
- 张良书法点评摘录
- 相关描述: 河南青年书家张良便是这样走入我的视野,以一手以帖为主、碑帖兼容的书风彰显在世人面前。
——周俊杰(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细察张良的书法道路轨迹,不难看出,他一开始便学习二王,可谓取法高古。
张良书法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笔姿遒丽劲健。用笔尖锋入纸,方圆...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818/n642224.html
2014-08-18 09:17:04
- 令王羲之慨叹的赝品大师
- 相关描述: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璀璨焕然的时代,涌现出许多彪炳青史的书法大家,各种书体相继发展走向成熟。代表这个时代的书坛巨擘,无疑是王羲之。
王羲之兼习众法,擅长隶、楷、行、草诸书体,尤其对楷书和行书的确立作出了极大贡献,被后人尊为“书圣”。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人人景仰的一座高蜂,...
-
http://hn.artron.net/20140719/n630563.html
2014-07-19 10:58:31
- 令王羲之慨叹的赝品大师
- 相关描述: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璀璨焕然的时代,涌现出许多彪炳青史的书法大家,各种书体相继发展走向成熟。代表这个时代的书坛巨擘,无疑是王羲之。
王羲之兼习众法,擅长隶、楷、行、草诸书体,尤其对楷书和行书的确立作出了极大贡献,被后人尊为“书圣”。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人人景仰的一座高蜂,...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719/n630536.html
2014-07-19 09:46:33
- 书法学习的十大雷区
- 相关描述:
一、不临碑帖 自己乱画
1、不临帖,就不能从法帖中学到丰富的技法和审美法度,因而自己的俗气无法去掉,随手乱画,没有楷模,没有参照,即使闭门苦练终生,也与书法无缘。
2、中国书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一代代艺术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继承前人积累的经验,反复融入自己的审美...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718/n630328.html
2014-07-18 11:38:13
- 纵横多变 尊古出新
- 相关描述: “陶情寄意砚池春,无私有品自通神。华吐玉毫歌盛世,文扬正气净俗尘。”茹桂的书法以其“纵横多变,飘逸烂漫”的格调与“浓郁典雅”的书卷气享誉中国书坛。 茹桂,我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1936年生于古城西安,1953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科,1956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61...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630/n622769.html
2014-06-30 14:09:17
- 何世剑: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媚”论
- 相关描述: “媚”是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它与“势”、“韵”、“神”、“妙”、“逸”、“趣”、“自然”、“风骨”等一直是书法艺术家的美学旨趣和审美追求,诠释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书体规范转变和艺术美学思潮。“媚”不仅揭示着书法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的与“势”、“逸”、“风骨”、“自然”等相别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617/n617219.html
2014-06-17 09:52:49
- “得意忘形”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
- 相关描述: 今天,我们常常用得意忘形去讽刺一个人的肤浅虚傲,有了一点成绩就到处自吹炫耀,而不知谦虚谨慎,有失君子风范。国人几千年来都受教于“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儒家的道德操守是内敛自省,强调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修心养性,谦恭审慎,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尤其是中国古代...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612/n615825.html
2014-06-12 10:17:42
- 唐宋书画市场:造假之风盛行 流通复杂
- 相关描述: 唐朝收藏鉴赏家张怀瓘,写了一篇有关书法估价的著作,名叫《书估》。书里提到当时钟绍京尚书爱好收藏,不惜大费,破产求书,曾经花费几百万贯巨资,方才买到王羲之行书五张,没能买到王羲之一个正楷。书中估价古代书法,以王羲之作为标准,分为上、中、下“三估”:“三估者,篆、籀为上估,钟、张为中估,羲...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605/n613301.html
2014-06-05 09:06:15
- “墨语探道”岳增光山水画作品巡回展亮相呼和浩特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馆
- 相关描述:
“墨语探道——岳增光山水画作品展”于2014年5月28日到6月6日在呼和浩特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馆展出,这次展览同时也是岳增光先生山水画作品全国巡回展的第三站。届时将展出岳增光先生近些年创作的水墨、重彩精品三十余幅,
岳增光,字明觉,现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520/n606566.html
2014-05-20 14:17:21
- 情驰神纵 超逸优游——张福林
- 相关描述: 袁旭临先生书法以“二王”作底,兼取怀素、米芾、文徵明、董其昌诸家之长。
二王乃书法正途,其字势雄逸,羁而不纵,笔迹流利,宛转妍媚,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灵变无常,务于飞动,断而还连,凤翥龙蟠,独步其间,自评若斯,然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514/n604541.html
2014-05-14 10:40:58
- 江河源自小流 千里积于跬步
- 相关描述:
苏东坡曾寻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步于月色竹柏影中。月与竹柏乃寻常之物,月下竹柏亦寻常之景,而苏东坡与张怀民移步其间,极闲逸之情志,实天人之合。于是,月与竹柏已非寻常之物,月下竹柏亦非寻常之景也。
壬辰中秋之夜,月圆在空,清朗澄明,万家团聚。萧风携妻游于竹园,或缓步于古柏银杏林中,...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506/n487508.html
2014-05-06 15:00:51
- 诸家评说李克仁
- 相关描述: 田树苌:李克仁对艺术形式的感悟与把握能力极强。草书在书写过程中是时间的艺术,在点画的快速流走中要充分表现其偃仰顿挫、轻重疾徐,时而如春风舒和,时而如朔风劲吹;其节奏或如珠落玉盘,或如刀枪齐鸣。草书完成后,它是空间的艺术,作品点缀的长短曲直,字形的大小正欹,墨韵的浓淡燥润,章法的黑白疏密...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505/n600404.html
2014-05-05 17:09:14
- 谢墨、李长葓国画作品展在越秀公园举行
- 相关描述: 5月1日——5月15日,谢墨、李长葓国画作品展在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展览中心(越秀公园花卉馆)举行。共52幅作品参展。
李长葓《采菊》作品
李长葓《海纳百川》作品
李长葓《故乡》作品
李长葓《江山如画》作品
李长葓《路漫漫》作品
...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504/n599612.html
2014-05-04 00:44:07
- 陈传席:王羲之的贡献
- 相关描述: 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差不多是人人皆知,宋以后,无人非议之。但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不光是他的书法艺术,还有他对文字的贡献。
中国的书法,由象形初期的半画半字,到大篆、小篆、隶书,每一次变化都从字体到字形产生质的变化。魏晋期间产生的正书,也是一次质的变化。正书笔画平整,形...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409/n590130.html
2014-04-09 17:35:15
- 王羲之的贡献
- 相关描述: 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差不多是人人皆知,宋以后,无人非议之。但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不光是他的书法艺术,还有他对文字的贡献。
中国的书法,由象形初期的半画半字,到大篆、小篆、隶书,每一次变化都从字体到字形产生质的变化。魏晋期间产生的正书,也是一次质的变化。正书笔画平整,形...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40405/n588858.html
2014-04-05 08:41:18
- 追溯唐宋书画市场的曾经
- 相关描述: 唐朝收藏鉴赏家张怀瓘,写了一篇有关书法估价的著作,名叫《书估》。书里提到当时钟绍京尚书爱好收藏,不惜大费,破产求书,曾经花费几百万贯巨资,方才买到王羲之行书五张,没能买到王羲之一个正楷。书中估价古代书法,以王羲之作为标准,分为上、中、下“三估”:“三估者,篆、籀为上估,钟、张为中估,羲...
-
http://hn.artron.net/20140330/n585506.html
2014-03-30 09: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