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111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新"广陵潮"今天重新开放 隋炀帝墓砖首次对外展出
相关描述:  今天是马年第一天,市博物馆也以全新的面貌向市民开放。基础陈列《广陵潮——扬州城市故事》经过近3个月的提升后,重新开放,以更全面、更翔实的文物、史料,生动地向市民讲述扬州2500年的城市故事。   先进科技全景呈现扬州文化   走进位于扬州博物馆三楼的《广陵潮——扬州城市故事》展厅,...
从艺术传统看玉雕的继承与创新
相关描述:  玉雕是一个继承性极强的艺术门类,对传统的继承是其发展的主导因素。从玉雕艺术的发展史来看,新的艺术现象总是生发在已有艺术格局的基础上,其中创新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创新的历程是渐进的,上古三代的玉雕演进到汉晋隋唐的玉雕,再到宋元玉雕、明清玉雕,在这样一个流变的链条中,任何一个艺术现象都能在...
吴念亲:宋代玉器
相关描述: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结束了五代十国长达200年左右的社会大动荡。宋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有319的历史。宋代建国之初,励精图治,政治开明,军事强盛,社会稳定,国力开始恢复,经济逐渐复苏,制玉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崛起,比唐代有更大发展。 图1  宋  圆雕玉鸿雁...
两千年前的青铜剑吹发即断
相关描述:  今天的2013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文物部门介绍了汨罗市桐梓坡东周墓葬群的考古发现。此次共发掘25座墓葬,有部分属于“士大夫”级别,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尤其是2000多年前的青铜剑,仍闪闪发光,十分锋利。   据介绍,该东周墓葬群发现于汨罗市郊桐梓坡一处在建工地。清理的...
春秋时期玉器上各类龙首纹介绍
相关描述:  春秋时期玉器的装饰纹样种类较多、繁缛复杂。但细审此期常见纹饰的图案特征,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具有相同的母题,即龙首纹,又被称作虺龙纹、蟠虺纹。这些龙首纹均作翘鼻、张口(或吐舌)的侧面形态,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工艺形态的差异上。下面试对春秋时期玉器上的各类龙首纹做些简述。   1.双线龙首纹:...
春秋玉器上的龙首纹鉴藏
相关描述:  春秋时期玉器的装饰纹样种类较多、繁缛复杂。但细审此期常见纹饰的图案特征,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具有相同的母题,即龙首纹,又被称作虺龙纹、蟠虺纹。这些龙首纹均作翘鼻、张口(或吐舌)的侧面形态,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工艺形态的差异上。下面试对春秋时期玉器上的各类龙首纹做些简述。   1.双线龙首纹:...
怎么鉴别古玉器时代归属
相关描述:  凡是失去了出土地点,无法辨认伴出的器物和原生环境,以及传世的古玉器都需要鉴定时代。   鉴别古玉器真伪并确定其时代归属,有以下途径:   ①掌握时代风尚和作品风格。选择考古发掘品作为标准器,有助于解决传世品断代。在无发掘品可以对比时,就需长期累积目鉴经验,掌握玉器各个时代的风格和发...
考古专家谈禁出境文物: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相关描述:  中新网太原8月28日电 “这些文物从历史、文化和意义的角度来讲,都具有更高的价值。这些是中国最好的宝贝,不让它们‘乱跑’,是给予它们更高的尊严,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琨璋28日谈到此前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禁止出境展览文物时,如是说。   中国国家文物局此前公布...
古方: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三)
相关描述:  玉组佩也是古代玉佩饰的主要形式,尤其是西周时期,出现了较大型的组佩,按时期及级别不同,组配的大小也不同,在陕西宝鸡竹园发现的组佩是以一璜为主体,配以珠、管;在山东曲沃6214号墓发现的组佩是以二璜为主体,配以珠、蚕、鸟、鱼形饰;在陕西长安张家坡58号墓发现的组佩是以三璜为主体,间联多件...
明代玉器鉴定看“明大粗”
相关描述:  明代玉器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俗称的“明大粗”。这个明大粗,并非指粗糙,而是指率性的工艺、不重细节的加工。通常认为明代玉器继承了宋元的特点,造型粗犷,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平面雕两层花,俗称“花上压花”。装饰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节。   明代玉器工艺的发...
明代玉器鉴定看明大粗
相关描述:  明代玉器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俗称的“明大粗”。这个明大粗,并非指粗糙,而是指率性的工艺、不重细节的加工。通常认为明代玉器继承了宋元的特点,造型粗犷,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平面雕两层花,俗称“花上压花”。装饰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节。   明代玉器工艺的发...
明代玉器看“明大粗”
相关描述:   明代玉器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俗称的“明大粗”。这个明大粗,并非指粗糙,而是指率性的工艺、不重细节的加工。通常认为明代玉器继承了宋元的特点,造型粗犷,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平面雕两层花,俗称“花上压花”。装饰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节。   明代玉器工艺...
李东:玉,为智者服务
相关描述: 李东   “玉,石之美者”(汉《说文解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的传统用玉观念。在科技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想要拥有一件好玉依然成为一种奢侈。玉器雕琢和加工工艺之多致使玉渐失其美的文化价值和气质。如何保留玉本质的美和内涵是当今玉文化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
吴念亲:浅谈战国玉器
相关描述: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诸侯相争,战事不断,故称这个多事之秋为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百家争鸣,艺术上一派繁荣。冶铁业的发达和铁器的大量使用,使玉雕工具和碾玉技术得到改进,进而使玉雕业飞跃发展,创造了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图1 战国 龙凤纹出廓玉璧   一...
古方: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二)
相关描述:  从商周到春秋战国时,玉佩是佩饰中的第一大类,也是现在最为流行的装饰物。他们的配饰不仅仅限于头部和颈部,而是在腕部、腰部的配饰成为流行。这些配饰主要有各种动物形佩、花果佩等象生型佩、人物型佩及其它玉佩、玉玦,等等。   玉玦最初是作为耳环来装饰,商代玉玦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
战国龙凤形玉器
相关描述:   数十年来,笔者在各大博物馆、文物展览会和私人藏家处,所见的战国真古玉器,大多数皆琢艺精湛,造型、纹饰和天然色沁美丽无比。笔者眼中,它们不但是珍贵文物,更是独特古拙的艺术品。   像上图,乃战国时代琢制的龙凤形玉佩,镂空技巧超卓,造型无与伦比。玉件主体为一雄伟巨龙,神态活现。其中间...
吴念亲:西周玉器
相关描述: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了中国奴隶社会第三个王朝,史称西周。西周王朝统治了近300年,开创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好局面。这一时期的玉器也顺应形势,更加的等级化,礼制化。《周礼 春官 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
翡翠身价暴涨的推手是慈禧
相关描述: 清四马松石纹玉饰件 清银镶玛瑙盖菊花瓣纹碧玉壶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古人将君子比德于玉,也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各种说头。记者昨日走进长沙市博物馆库房,只见库房的储物柜里,玉的种类繁多:玉带勾、玉花翎、玉烟壶、玉带扣、玉印、玉环、玉璧、玉簪、玉雕...
【精编】荆州楚玉赏析
相关描述:  【编者按】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土地宽广,河湖纵横,气候温暖,物产丰富,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的理想场所。荆州又是长江中游的交通枢纽和南北交汇的中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因此,荆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绵长的地区。荆州是楚国强盛时期的都城所在地, 以面积达16平方公里的楚故都纪南城遗址为中心,分...
鉴藏:玉器中的玉山和玉海
相关描述:  在玉器中,除了礼玉、佩玉、葬玉之外,还有比较特别的一类,即用于陈设欣赏和生活使用的尺寸较大的“玉山”、“玉海”。   我国目前所保存的最早的一件大型玉雕—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制作的,由元大都皇家玉作完成,其制作意图是为了反映元代国势的强盛。它是中国现...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