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20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四川首次出土汉代银质地子母印 可能西汉定敷侯刘越私印
相关描述:  记者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位于四川省邛崃市泉水镇樊哙村的四处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西汉武帝时期定敷侯刘越私印,该印为子母印,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该类汉代印章。   本次发掘工作共清理古墓葬近30座、窑址4座。墓葬主要包括汉...
四川首次出土汉代银质地子母印 为西汉定敷侯刘越私印
相关描述:  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位于四川省邛崃市泉水镇樊哙村的四处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西汉武帝时期定敷侯刘越私印,该印为子母印,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该类汉代印章。   本次发掘工作共清理古墓葬近30座、窑址4座。墓葬主要包括汉代土坑墓...
四川首次出土汉代银质地子母印 为西汉定敷侯刘越私印
相关描述:  记者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位于四川省邛崃市泉水镇樊哙村的四处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西汉武帝时期定敷侯刘越私印,该印为子母印,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该类汉代印章。      本次发掘工作共清理古墓葬近30座、窑址4座。墓葬主...
博物馆里惟妙惟肖的熊文物
相关描述:  早在华夏的先秦时期,作为力量与吉瑞之象征的熊,即在史书中有所记载。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卷五十,就曾引先秦古籍《山海经》所书“熊山有穴,恒处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若冬启夏闭,乃必有兵”之言。而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讲话资料,描写纣王太子殷交协助武王伐纣的故...
国家一级文物:东汉绿釉红陶井
相关描述:   德州市博物馆内,有一件高48厘米,宽30厘米,通体施绿釉的东汉绿釉红陶井,陈列在第二展厅德州汉墓展区的独立展柜中,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陶井是古人取水用的吗?它的造型与如今的水井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什么讲究吗?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水井也可以是陪葬品   汉代以董仲舒...
博物馆里的小熊
相关描述:  早在华夏的先秦时期,作为力量与吉瑞之象征的熊,即在史书中有所记载。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卷五十,就曾引先秦古籍《山海经》所书“熊山有穴,恒处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若冬启夏闭,乃必有兵”之言。而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讲话资料,描写纣王太子殷交协助武王伐纣的故...
复刻汉锦 重现千年华美
相关描述:  走进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台织机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一块织就的锦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诛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文字及一些动物花草图案十分醒目,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锦,它于1995年在新疆尼雅被发现后引起轰动,成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它以...
两项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让汉机织出汉锦 重现千年华美
相关描述:  走进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台织机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一块织就的锦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诛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文字及一些动物花草图案十分醒目,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锦,它于1995年在新疆尼雅被发现后引起轰动,成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它以...
带你了解观赏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帛画
相关描述:  帛画,就是在帛上做的画,可以挂在墙上做为装饰品,自然也可以做衣物等的的装饰。三千多年前由中国古代画工创造,盛行兴盛于汉。最为著名的能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属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  然而到了元代以后,文人画开始兴起并占主流,画家们开始舍帛入纸,在纸上作画,帛画逐渐流失,帛画技法濒...
汉代是陶制明器制作最发达时期
相关描述:  目前我国考古资料中所能见到的最早“建筑模型”,应是甘肃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屋。而墓葬中最早出现的“建筑明器”,目前是浙江绍兴坡塘306号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铜屋模型。及至东汉,“建筑明器”得到较大的发展。任职广东省博物馆的冯远在《两汉时期建筑明器研究综述》中称:“汉代是我国明器制作尤其...
容轩读印——汉代私印解读
相关描述:   汉印之所以成为后世篆刻艺术的典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庄重典雅、醇和古朴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也是中国两千年来的主流审美意识。汉代私印以白文印为主体,白文私印以匀满平正为基本风格特征。吾丘衍在《学古编》中言:“汉魏印章,皆用白文,大不过寸许。”“白文印,必逼于边,...
甘泉山汉墓群开展考古探秘,将摸清地下墓葬分布
相关描述:  记者昨从邗江文物部门获悉,继今年3月甘泉山汉墓群综合安防工程开工后,甘泉山汉墓群考古调查工作最近已经开展。调查工作将摸清甘泉山汉墓群地下墓葬分布情况,寻找残存的墓葬附属设施,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甘泉山汉墓群保护方案,使甘泉山汉墓群得到更好保护。   甘泉山汉墓群是江苏省文物保...
出土先秦两汉文献中的避讳材料述论
相关描述:  避讳字不仅充斥于传世文献中,而且在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的先秦两汉文献中,也有较多的文字避讳现象。利用这些避讳字和时代的对应关系规律,可以对出土文献进行校勘、断代、辨伪等考证工作。但由于秦汉讳制尚疏,避讳不严,这就带来避讳字用以文史考证的可靠性问题。同时,我们考察早期的出土文献中的避...
荆州博物馆对西汉古墓擂鼓台墓地29号墓考
相关描述:   荆州考古又有重大发现,16日,在楚都大道与荆沙大道连接线的一处考古工地上,荆州博物馆开始对西汉古墓擂鼓台墓地29号墓进行考古发掘。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对棺椁进行清理,该墓葬为土坑竖穴墓,椁室长5.6米,宽2.8米,方向为东西向,初步判断下葬时间为西汉,是西汉...
甘泉山汉墓群开展考古探秘 将摸清地下墓葬的分布情况
相关描述:  记者从邗江文物部门获悉,继今年3月甘泉山汉墓群综合安防工程开工后,甘泉山汉墓群考古调查工作最近已经开展。调查工作将摸清甘泉山汉墓群地下墓葬分布情况,寻找残存的墓葬附属设施,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甘泉山汉墓群保护方案,使甘泉山汉墓群得到更好保护。   甘泉山汉墓群是江苏省文物保护...
甘泉山汉墓群开展考古探秘 将摸清地下墓葬分布
相关描述:  记者昨从邗江文物部门获悉,继今年3月甘泉山汉墓群综合安防工程开工后,甘泉山汉墓群考古调查工作最近已经开展。调查工作将摸清甘泉山汉墓群地下墓葬分布情况,寻找残存的墓葬附属设施,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甘泉山汉墓群保护方案,使甘泉山汉墓群得到更好保护。   甘泉山汉墓群是江苏省文物保...
东汉釉陶壶
相关描述:     这件东汉釉陶壶(见图),口径21、高46.2、底径21.4厘米,出土于青州市马家冢子东汉墓,现藏于青州市博物馆。   此壶盘口,平沿,长颈,广肩,鼓腹,喇叭形圈足。颈中部饰凸弦纹三周,颈与肩部饰凸弦纹四周,肩饰对称铺首衔环,圈足上饰凸弦纹五周,通体施绿釉未及器内。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传人赵如柏:技艺非一日之功
相关描述: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内的彩衣街是一条普通的小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扬州漆器髹饰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如柏便住在这条小巷的尽头。赵如柏夫妇的居室前搭有一小间披屋,不过五六平方米,就是他的工作室。其实,赵如柏完全有能力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但他还是愿意住在这老屋里。他说,这里比较清静,也比...
“汉机织汉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成功复制
相关描述: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1995年在新疆尼雅遗址出土,轰动世界。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功地“以汉机织汉锦”,用复原的西汉提花织机织出了“五星锦”。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织造馆里,博物馆技术部研究馆员罗群手持梭子,脚踩踏板,正在一台“滑框式一勾多综提花机”上...
地湾汉简:汉代西北边塞历史最后一块“拼图”
相关描述:  摘要:螺钿漆器是嵌蚌饰漆器的通称,周代称为蜃器,主要作为祭器使用。商周螺钿漆器多出自当时王畿内大型墓葬,主要有豆、罍、方彝、案、俎、禁、抬盘、鼍鼓、磬架、车等,以豆、罍为多,花纹由彩绘与蚌饰组成,蚌泡的孔内嵌绿松石片。蚌饰较厚,厚度在1毫米以上。漆器嵌蚌饰后再彩绘,多为红彩。墓主身份等...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