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20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朱凯:江苏南京浦口星甸发现汉代家族墓地
相关描述:  今年年初,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浦口区星甸园区一处项目地块进行了前期勘探,并对勘探发现的地下遗迹展开考古发掘,共发掘西汉、东汉晚期及宋代墓葬37座,出土遗物200余件。根据墓葬方向和排列方式,初步推断为一处汉代家族墓地,为认识星甸地区汉代社会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南京市考...
苗轶飞:陕西银西铁路基建考古发现秦汉至唐宋墓葬
相关描述: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线南起西安市,向西北途经陕西省西咸新区、咸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终达宁夏首府银川市。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铁路线途经的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和咸阳市礼泉县境内的墓葬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1座、遗址1处,时代可...
西汉漆绘提梁铜筒
相关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西汉时期漆绘提梁铜筒(见图),为盛酒器,1976年在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出土。该器高41.8、盖径13.8、底径13厘米。盖顶有环钮,深直腹,上部有一对铺首衔环耳,系活动提梁,圈足。同类器物在江苏、安徽、河北、辽宁、宁夏、山西、山东、陕...
高海平:从自身的民族文化切入
相关描述:  “美术馆的同质化”是当今社会的通病,互相效仿,而很少有独立创新意识。事实上,美术馆的展览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是千篇一律,不是“照猫画虎”般的模仿,而是考验策展人的思想和智慧,决定着一个美术作品展览的成败。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所特有的体系,把当地的美术馆建设成有地方特色的美术馆,就...
聂菲:马王堆汉墓漆食盘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狸猫纹
相关描述:  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乡发掘了三座汉墓,经考证为西汉轪侯家族墓地。出土的3000多件琳琅满目的随葬物品中,制作精美的漆器、纺织品及保存完好的古尸等尤其令人惊叹。而700多件亮丽如新的漆器,其数量之庞大、种类之繁复、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好,也是历年考...
南京博物院“最浪漫”国宝亮相
相关描述:出土后首次在南京亮相的西汉“长毋相忘”银带钩。 记者 刘浏 摄  昨天下午南京博物馆展出了一件西汉银带钩,堪称南博最浪漫的一件国宝文物。银带钩上刻着“长毋相忘”,是2000年前,西汉江都王诉与爱人的情话。此次展出,还是这件银带钩出土后,第一次在南京亮相。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介绍,这件...
“长毋相忘”带钩 七夕亮相南博
相关描述:  由《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组与全国多家博物馆联合推出的“青少年走近国宝”活动16日走进南京博物院站。现场的文物“明星”是一枚出土自盱眙大云山的“长毋相忘”银带钩,它被认为是江都王刘非与妃子淳于婴儿的定情信物,为七夕节的南博展厅增添了浪漫氛围。   “长毋相忘”银带钩只有3.7厘米长,带...
汉代银带钩“七夕”亮相南博 “长毋相忘”诉说古代爱情
相关描述:  图为“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 泱波 摄   中新网南京8月16日电 (杨颜慈)七夕前夕,曾经亮相《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文物汉代银带钩16日在南京博物院与观众见面。带钩上,“长毋相忘”的铭文在佳节勾起一段穿越千年的爱情佳话。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介绍,带钩就是古人所系腰带的挂...
活动:来南越王宫博物馆考古“探险”
相关描述:活动: 1.考古VR影像体验 通过VR设备,可以观察到一千年前的辽代张世卿将军墓的墓室以及新疆克孜尔石窟的三维立体场景。 2.考古无人机摄影科普体验 随着无人机技术日臻成熟,无人机摄影已经成为各大考古队的“标配”。通过操控无人机,可以拍摄到自然环境比较特殊的地区,全面地记录考古现场...
北海合浦汉墓群保护条例获批
相关描述:  近日,《北海市合浦汉墓群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设定了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确保合浦汉墓群及其历史风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和...
成都老官山汉墓发掘出织机,力证蜀锦的真实存在和锦官城称号的来历
相关描述: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从杜甫脍炙人口的诗篇中,似乎能窥得,千年前,一场春雨下的成都城是怎样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也能体会到杜甫当时面对这春夜雨景时闲适欢喜的心境。   成都,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杜甫诗中的锦官城。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四川古称“蜀国”、“蚕丛之国”,...
成都春熙路宋代就有商业街,江南馆街遗址还原唐宋春熙路商圈繁华
相关描述:  炎炎夏日,如果想寻找一处清凉之地,博物馆无疑是不错的选择。正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21世纪以来成都地区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   从考古发现到出土文物解读...
成都考古界福将谢涛,与成都地下4500年的“一期一会”
相关描述:   一城一事,一期一会。   成都,几米深的地层内,埋藏着4500载岁月的更替。2000万人在这4500年的土层上居住、生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他们每天脚踩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但是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几乎是天天跟这些土层打交道,他们研究这些土层中曾经发生过的变迁,从...
让遗产“活”起来(文明之声)
相关描述: 城头山遗址博物馆外景。   在去年世界建筑节上,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公园的外围景观获得唯一世界景观奖。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古城池遗址之一。6000年前,城头山人种植水稻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这里有全世界发现最早而且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设计者对考古遗址最小干预,用各种...
八国艺术家到逄戈庄“忙”创作
相关描述:  7月29日晚,“2018刘墉故里(逄戈庄)国际艺术创作营”开幕式,在注沟现代农业发展区逄戈庄村举办,来自埃及、日本、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及国内的30多位艺术家,与村民一起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开幕式和篝火晚会,艺术家们还进行了现场绘画与雕塑创作。逄戈庄村旅居美国、加拿大等地的10多名华侨专程赶...
吕梁李家山行记
相关描述:  丙申深秋时节,我与丰润书院及工作室成员10人赴山西吕梁临县碛口李家山写生。   一行驱车两辆距目的地870公里,早晨6时出发行至晚间6点多到达李家山下,天色己近黑色。友人吕梁美协主席张惜先生为我们安排住于山上古窑洞,两辆车沿着陡峭蜿蜒的山路向上爬行因天黑路陡行驶缓慢,生怕一不留神掉于...
盐城考古专家王爱东追忆当年“一段史” 头墩曾挖出国家二级文物
相关描述:  读者许先生咨询市区头墩、二墩、三墩位置的消息见报后,7月25日,盐城晚报刊登城南新区新河街道三墩社区居民指认老墩旧址的后续报道,又有读者来电提供头墩位置。原盐城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爱东,介绍了他参与挖掘头墩文物的经过。   头墩是唯一位于路东的墩子   7月25日,盐城晚报后续报道...
商周至两汉时期的书画装裱
相关描述:  装裱艺术集中反映了古人的艺术与审美观念,传达了时代的审美理想。装裱虽一技艺,却与诸多因素相关联。诸如生活起居方式、陈设方式,建筑的格局与技术,人们的审美观尤其是上层人物的审美观,所用材料的制造情况等等都会影响到一个时代的装裱风格。   据考,多片甲骨用串联成册的方法,这可以说是最早的...
陕西银西铁路基建考古发现秦汉至唐宋墓葬
相关描述: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线南起西安市,向西北途经陕西省西咸新区、咸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终达宁夏首府银川市。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铁路线途经的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和咸阳市礼泉县境内的墓葬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1座、遗址1处,时代可...
东汉釉陶灶
相关描述:     1982年12月,青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掘清理了马家冢子东汉墓。该墓位于青州市东部谭坊镇马家冢子村东150米处,为大型封土墓,由于多次被盗掘、村民长期取土、取砖等原因,墓顶已塌陷。考古出土很多文物,有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用这些文物来陪葬体现了汉代人视死如生的观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