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3秒
所有结果72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波兰考古学家海底发现世界最古老矿泉水
相关描述: 图片资料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波兰考古学家在波罗的海海底发现了19世纪初的矿泉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矿泉水之一。瓶子上的 “Selters”显示这一矿泉水出自德国一奢华矿泉水品牌。   矿泉水瓶是在波罗的海格但斯克湾的一次船只残骸搜索中被发现的,它高30厘米,保存状态...
浙博展出南宋沉船出水文物
相关描述:  时报讯 昨日,来自海南省博物馆的“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文物”在浙江博物馆武林馆区展出,瓷器、铜钱、石器、青铜器等多种文物都来自一艘沉没于西沙华光礁的南宋沉船。   八百年前,一艘满载着中国货物的商船从福建出发,驶向东南亚地区,意外沉没在西沙群岛的华光礁,直到1996年,中国渔民打渔时才...
浙江博物馆展出南宋沉船出水文物
相关描述:  昨日,来自海南省博物馆的“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文物”在浙江博物馆武林馆区展出,瓷器、铜钱、石器、青铜器等多种文物都来自一艘沉没于西沙华光礁的南宋沉船。   八百年前,一艘满载着中国货物的商船从福建出发,驶向东南亚地区,意外沉没在西沙群岛的华光礁,直到1996年,中国渔民打渔时才首次发现...
“辽海遗珍——辽宁考古六十年展”在沈举办
相关描述:  1954年4月,东北地区文物工作队在辽宁成立,与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合署办公。今年恰逢辽宁考古六十周年,辽宁省展开系列纪念活动。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辽宁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辽海遗珍——辽宁考古六十年展”于5月20日—7月20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展示重大考古发现 弘...
清代“小白礁号”沉船开始打捞 出水文物606件
相关描述: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浙江象山“小白礁号”清代沉船新一轮发掘工作今天起在宁波展开,预计7月下旬船体将被打捞出水。   上午10点,“满洋2004”号工程船从北仑满洋船厂码头出发,标志着开始“小白礁号”沉船船体发掘工作。这艘沉船是一艘木质商贸运输船,大约于清代道光年间沉没在浙...
浙江象山小白礁1号清代古沉船已出水606件文物
相关描述:   “小白礁1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项目启幕。 何蒋勇 摄   出水的青花瓷碗 、灯盏、紫砂壶及印章。 何蒋勇 摄   考古潜水员跳入小白礁海域。 何蒋勇 摄   5月21日上午,宁波北仑满洋船厂码头,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1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工作船...
清代“小白礁Ⅰ号”沉船启船体打捞 出水文物606件
相关描述: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浙江象山“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新一轮发掘工作今天起在宁波展开,预计7月下旬船体将被打捞出水。   上午10点,“满洋2004”号工程船从北仑满洋船厂码头出发,标志着开始“小白礁Ⅰ号”沉船船体发掘工作。这艘沉船是一艘木质商贸运输船,大约于清代道光年间沉没...
清代小白礁Ⅰ号沉船船体打捞:出水文物606件
相关描述: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浙江象山“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新一轮发掘工作今天起在宁波展开,预计7月下旬船体将被打捞出水。   上午10点,“满洋2004”号工程船从北仑满洋船厂码头出发,标志着开始“小白礁Ⅰ号”沉船船体发掘工作。这艘沉船是一艘木质商贸运输船,大约于清代道光年间沉没...
清代小白礁Ⅰ号沉船启船体打捞:出水文物606件
相关描述: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浙江象山“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新一轮发掘工作今天起在宁波展开,预计7月下旬船体将被打捞出水。   上午10点,“满洋2004”号工程船从北仑满洋船厂码头出发,标志着开始“小白礁Ⅰ号”沉船船体发掘工作。这艘沉船是一艘木质商贸运输船,大约于清代道光年间沉没...
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建成试水
相关描述:  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日前建造完成,并在重庆下水开始试水。   在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的停靠码头,记者见到了我国第一艘建造完成的水下考古船,白色的船体上印着中国考古的中英文,虽然并不庞大,但内部构造一应俱全。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文物局负责人介绍,该船为500吨级,最大排水量为9...
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建成试水 能抗8级风浪
相关描述:  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日前建造完成,并在重庆下水开始试水。   在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的停靠码头,记者见到了我国第一艘建造完成的水下考古船,白色的船体上印着中国考古的中英文,虽然并不庞大,但内部构造一应俱全。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文物局负责人介绍,该船为500吨级,最大排水量为9...
重庆水下藏宝图:5吨钱币沉合江载金木船沉巫山
相关描述:  重庆造水下考古船,就是发掘水下宝物的。那么,重庆水下有哪些文物宝藏?前日,重庆晚报记者专访了重庆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文博研究员林必忠。   林必忠介绍,重庆水下至少有三大类宝藏等待考古发掘,等待解密。   水下宝藏   从古至今,长江、嘉陵江是重要的内河枢纽。一箱箱钱币、古玩...
河北水下考古发现清代至民国铜皮夹板船
相关描述: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 据新华社记者白林报道,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近日公布2013年水下考古新发现:在唐山市滦南县、乐亭县、曹妃甸港区毗连处东坑坨西南侧、距离海岸线不远处发现一艘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这艘船采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由欧洲传入中国的造船技术,这在国内尚属罕见。   河北...
云南抚仙湖水下遗址或系自然下沉所致
相关描述:  近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博物院集刊》第十三辑“考古探索”栏目指出,抚仙湖水下遗址系自然下沉所致。   距离昆明市东南约60公里的抚仙湖,有一片2.4平方千米的石质水下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所原所长刘庆柱指出:“抚仙湖水下考古可以上溯到1992年。”“考古探索”...
河北唐山水下考古发现一艘清代晚期铜皮夹板船
相关描述: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近日公布2013年水下考古新发现: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乐亭县、曹妃甸港区毗连处东坑坨西南侧、距离海岸线约30千米处发现一艘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这艘木质船带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由欧洲传入中国的造船技术,这在国内已有考古发现中并不多见。   2012年5月,滦...
河北水下考古发现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
相关描述: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近日公布2013年水下考古新发现:在唐山市滦南县、乐亭县、曹妃甸港区毗连处东坑坨西南侧、距离海岸线约30多千米处发现一艘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这艘木质船带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由欧洲传入中国的造船技术,在国内发现不多。   2012年5月,滦南县渔民反映滦南县东...
福建破获特大倒卖文物案2945件海底文物被追回
相关描述:  1月13日,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边防支队发布消息称,发生在2013年的一起特大倒卖国家文物案告破。此案查获包括元代青花云龙纹八菱小罐、清代康熙青花牡丹凤纹军执等在内的各类国家文物共2945件,抓获10名涉案嫌疑人。据了解,此案查获文物数量多,级别高,是近年来福建公安边防...
刘曙光: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亟待被重视
相关描述:  2014年1月,中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在重庆下水,据悉,该船计划中的首航是远赴西沙群岛开展考古调查。此外,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国第一次组织专业机构对南沙群岛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南海I号”考古发掘全面启动……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硕果累累。近年来,与海...
黄山太平湖确定3处明清遗址 考古使用水下机器人
相关描述:  “陷巢州”的传说,让很多人知道巢湖水下有一座古城遗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黄山太平湖水下也有明清古城遗址。 3月2~3日这两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科考队员,来到黄山市太平湖水域,展开神秘的水下考古工作。   记者昨从黄山市黄山区文物局获悉,经过3月2日至3日...
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
相关描述: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国家文物局网站获悉,2月2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4年年会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曙光在主旨报告中强调,2014年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规范性、科学性、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