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72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挖掘海丝福州将水下考古
相关描述: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福州将推出和丝绸之路申报点相关的考古、沿线环境整治等工作。昨日,记者从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上获悉该消息。   研讨会上透露,福州将继续做好海上丝绸之路考古调查工作,推动启动怀安窑址考古发掘,开展福州沿海水域水下考古调查,并适时召开甘棠港考证...
河北黄骅水下考古发现一批海捞金元时期瓷器
相关描述:  记者从河北省黄骅市博物馆获悉,经过20多天的水下考古调查,黄骅又发现一批海捞金元时期瓷器,这些瓷器的窑口、器型、年代都与这个市海丰镇遗址出土的瓷器十分相似。   此次调查由黄骅市博物馆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联合开展,旨在对黄骅市境内水下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相关文化遗存进行摸底调...
波兰科学家海岸意外捞出酒瓶 200年后仍可饮
相关描述: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5日报道,波兰科学家六月份于格但斯克海岸发现了一只200年前的圣塔斯(Selters)矿泉水瓶,经检测瓶中的液体是酒而非矿泉水,不可思议的是现在依然可以饮用。   据报道,该矿泉水瓶是科学家研究一艘名为F-53-31失事船只时发现的,随后研究员把它交由检测机构...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建造完工交付
相关描述:  “中国考古01”建造完工交船仪式日前在山东举行,这是中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的正式交付,也标志着我国结束了没有水下考古专业船的历史。   据了解,“中国考古01”号船使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排水量950吨,全长56米,宽10.8米,型深4.8米,设计吃水2.6米,其主要工作海域为我国沿...
黄骅水下考古发现瓷器 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再添力证
相关描述:  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对黄骅市沿海23个村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一批金元时期的瓷器被打捞发现,成为“海丰镇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说法的又一力证。   据了解,此次工作的主要目是对黄骅市境内水下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相关文化遗存进行摸底调查。通...
古船桅杆拟申报国家珍贵文物
相关描述:  昨日,本报第6版报道了我市渔民在(虫+寻)埔海域捞出了一根长达17.85米的古船桅杆,一位吴姓神秘客商购买后将其捐给了泉州市博物馆。当日,市博物馆邀请了国家级专家现场考证和座谈,研究下一步保护方案。几位专家表示,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较长、较完整的古船桅杆。   中国水下考古木质文物保护...
“小白礁Ⅰ号”出水文物达1050余件
相关描述: 水下钉标牌(“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队提供) 出水文物(部分)   5月21日至7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渔山“小白礁Ⅰ号”二期水下考古工作告一段落。经过两个月的打捞,“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下水作业500余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2.7万分钟,新出水各类...
【快讯】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交船仪式举行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据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2014年8月6日上午,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建造完工交船仪式在青岛举行。   由于天气原因,原本定在团岛中苑码头举行的“中国考古01”船建造完工交船仪式临时搬到了船上。经过一年多的建造,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终于交付,...
土耳其水下沉船将对外开放
相关描述:  众所周知,土耳其于1984年发现了第一艘沉船——距今3400多年的“乌鲁布伦沉船”。这艘船的残留物目前都保存在博德鲁姆水下考古博物馆。而乌鲁布伦沉船的复制品现在已经成为了该片海域最受欢迎的潜水地点之一。沉船周围的地区由于保护成本过高而使得难度增大。   据土耳其水下考古专家Oğuz ...
中国考古01号有望打捞伊丽莎白皇后号沉船
相关描述:  7月28日下午4时,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驶入青岛母港,并停靠于中苑码头。31日上午工人们对船体进行补漆,并对相关设备进行测试,计划8月6日进行交接。据介绍,这艘船船体造价6000多万元,内置设备齐全而且先进,能抵抗8级海浪。该船的投入使用将结束我国水下考古租用渔船或海监...
中国首艘考古船完成试航:将承担小型发掘工作
相关描述:  由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制造的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近日在万州至云阳长江航段进行了航行试验,预计7月底抵达青岛母港。这艘考古船将用于我国沿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担水下文化遗产的普查、专项调查及小型发掘工作。据悉,该船计划中的首航是远赴西沙群岛开展考古调查。   ...
青岛频现出水瓷:一男子欲建博物馆展藏品
相关描述:  早在2007年,载着一大批珍贵瓷器的“南海一号”浮出水面后,开启了隐藏宝库的海上丝绸之路。从色质如玉的宋瓷、陶炼精细的元青花,到丰满浑厚的清陶瓷,近年来,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航道,青岛海域不乏出现珍贵的“出水瓷”。在众多海捞瓷器爱好者中,渔民薛忠诚用15年时间搜集了2000多件瓷器,近期...
波兰考古学家海底发现200年前最早矿泉水
相关描述: 波兰考古学家海底发现世界最古老矿泉水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2日报道,波兰考古学家在波罗的海海底发现了19世纪初的矿泉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矿泉水之一。瓶子上的 “Selters”显示这一矿泉水出自德国一奢华矿泉水品牌。   矿泉水瓶是在波罗的海格但斯克湾的一次船只残骸搜...
我国首艘考古船完成试航:水下考古又添助力
相关描述:  据国家文物局透露,由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制造的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近日在万州至云阳长江航段进行了航行试验,预计7月底抵达青岛母港。这艘考古船将用于我国沿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担水下文化遗产的普查、专项调查及小型发掘工作。据悉,该船计划中的首航是远赴西沙群岛开展...
我国首艘考古船试航完成 水下考古又添助力
相关描述: 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   据国家文物局透露,由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制造的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近日在万州至云阳长江航段进行了航行试验,预计7月底抵达青岛母港。这艘考古船将用于我国沿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担水下文化遗产的普查、专项调查及小型发掘工...
我国首艘考古船完成试航将用于沿海水下文物保护
相关描述: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由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制造的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近日在万州至云阳长江航段进行了航行试验,预计7月底抵达青岛母港。这艘考古船将用于我国沿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担水下文化遗产的普查、专项调查及小型发掘工作。   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南澳Ⅰ号”考古挖掘 水文物首次出现双鱼图
相关描述:   据媒体报道,“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考古人员在清理挖掘出来的文物时,惊奇的发现,新出水的65件文物中,第一次出现“双鱼”图案。 此次打捞出水的文物共计两筐、65件,其中瓷器60件、陶器3件、铜钱2串,瓷器类型包括青花瓷大盘、碗、钵、杯等。……   7月16日...
象山小白礁1号沉船新发现145件文物
相关描述:  在浙江宁波象山县渔山列岛海域发现的“象山小白礁1号沉船”,堪称继“南海号”“南澳号”之后我国又一重大水下考古发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展示了今年5月21日以来小白礁1号船体发掘和现场保护工作的最新成果。   小白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宁波象山县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这艘...
清代沉船小白礁Ⅰ号出水千余件文物
相关描述: 图为水下绘图。 林波 摄 图为文物沉水状态。 林波 摄   “我看到觉得非常漂亮,考古的魅力在于发现。”7月11日,浙江省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小白礁Ⅰ号”沉船考古发掘项目领队林国聪望着出水的青花瓷由衷地感叹道。据初步统计,截至7月6日,“小白礁Ⅰ号”出水文物(含石板材)共计...
清小白礁1号沉船新发现145件文物、300件石板材
相关描述:  央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宁波象山县渔山列岛海域发现的"象山小白礁1号沉船",勘称继"南海Ⅰ号"、"南澳Ⅰ号"之后我国又一重大水下考古发现。今天下午,考古现场对媒体开放。   小白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宁波市象山市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这艘沉船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的前往...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