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24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书坛猛将秦理斌
相关描述:   著名书法家秦理斌先生是一位去功利化、去概念化、去模仿化的原创型书法家。他的创作欲和创造力引导着他走向艺术创作高峰期。古典和经典的书法他都引为自己书法历程的肇端,但绝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和模仿,乃至匠人一样拷贝复制传统书法,他总是能够将书法作品的技术要素、艺术要素、学术要素融合成一...
探无锡博物院──镇馆三宝
相关描述:   倪瓒《苔痕树影图》   在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的博物馆中,无锡博物院显然是极为低调的一个,本来籍籍无名。然而,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因陶心华、周怀民、周培源、钱松喦等一批无锡籍收藏大家及书画大家陆续捐出一生所藏与重要作品,令无锡博物院迅速悄然跻身于全国藏画大馆的行列。   说起无...
中国文人画的十大境界
相关描述:  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特别注重“境界”的营造。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目的。所谓“境界”,指的是书画家通过笔墨语言所创造的一种 气象,一种意境,一种格调,以及品赏者通过精神体验、主观感受而感受到的精神高度。“文人画”的境界,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虚幻之境 如果是...
书法与意象
相关描述:  书法与中国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的起源是从图形演化而来,至今是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即书法。宋代文人画兴起,以书入画成为文人画最重要的特点,元人赵孟頫有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
2014年10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艺术家-书法类:李仲元
相关描述:     李仲元   2014年10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艺术家-书法类:李仲元   重要艺术活动:   2014年10月23日,“芳林花雨 艺径通幽”李仲元自书诗展在中国美术馆亮相。展览共展出著名书法家李仲元新近创作的自作诗书法作品120余件,作品皆为巨幅之联屏,内容为近...
宸翰昭贲 皇道炳焕:乾隆御笔《白塔山记》研究
相关描述:  有清一代,凡二百余载,历十二代君王。治国之余,几暇弄砚,是诸位清帝共有的雅嗜。毫无疑问,乾隆帝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有成就的一位。他二十五岁即位,做了六十年皇帝又三年多太上皇,直至八十九岁去世,统治整个大清帝国达六十四年之久。一生文治武功,至尊显赫,是集“位、福、禄、寿”于一身的“四德...
读车鹏飞作品:“纯”是一种力量
相关描述:  尽管车鹏飞把自己的画室谦称为“迟悟堂”,但“迟悟”也好,“早悟”也罢,若能觉悟,就已实属不易,难能可贵!   作为当今书画名家任书博和一代山水画大师陆俨少的弟子,车鹏飞的绘画历程一开始就走上了坦途。然而,从中国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名师未必出高徒,尤其是现当代的中国画坛,真正能青出于蓝的...
隋唐时期的书画艺术
相关描述:  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上,隋唐是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重要时期。   隋代书画,继往开来,酝酿着新风格的出现。初唐书画承袭隋风,颇尚法度,但渐呈新貌。至盛唐则完成了风格的转变。此时,各科画家与各体书家先后涌现,风格趋向健美飞动。以吴道子为代表的人物画(含宗教画)与山水画,以张旭、颜真卿为代表...
谢赫“六法论”与书法艺术
相关描述:  谢赫(479—502年)是六朝时期南齐的肖像画家兼评论家,他总结了过去绘画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著作的成果,创造出一篇言简意赅、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绘画理论——《古画品录》。这篇著作的精华所在就是文章一开始所提出的“六法论”。   他说: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
陆游书风别有情致
相关描述: 《陆游自书诗卷》局部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写诗近万首,是唐以来唯一自成宗派的诗学泰斗,素有“小太白”之美誉。他的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喻户晓,而他的书法,传世数量极少,知道的人不多,但成...
齐白石徐悲鸿收据12万起拍 名人手札每年涨价30%
相关描述:  本月19日到21日,首届川渝集珍2014年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将在三峡博物馆进行,来自全国11家文物商店的618件精品,包括中国书画、瓷器杂件等,总起价2100万元,张大千1946年《水墨葡萄》起价180万元为标王。   记者注意到,手札标的尤为引人注目,其中齐白石、徐悲鸿等写的收条估价...
关于学习书法的八个字
相关描述:  书法之学习,作者以“圆健、平奇、疏密、风神”八个字为心得。在作者看来,所谓“圆健”,是写字运笔最本质的要理。书法结体最本质的内容是“平”和“奇”,二者相辅相成。“疏、密”关乎章法,是书写之大局。在达到上述三个要求的基础上,最后的关键是“风神”,乃艺术最为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体悟。 ...
林下惊风
相关描述:  两年前我曾对林再成书法作过一段简短评论:   学米芾者,代不乏人。如晚明徐渭、王铎等人行书皆从米化出,但侧重点与所得不同。在个性自由、思想多元的社会中,米芾沉着痛快的笔触与欹侧的结体往往契合许多人的心性从而成为重要的取法对象。当代亦复如此,学米者甚多,但有成者鲜少。林再成是其中出类拔...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张良书法说郛
相关描述:  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张良的作品,是在一个饭店的墙上,一幅小行草,笔法娴熟,结体工巧,古雅可爱,尤其是作品有一股静气,没有唐人的拘谨,没有宋人的习气和元明人的浮华,那分明是六朝人的感觉。想不到在浮躁喧嚣、时风弥漫的氛围下,竟有如此静心写字的书家。不由得想起唐人钱仲文的两句诗:“只疑云雾窟,...
书从晋唐来——张良书法说郛
相关描述:  张良,生于六十年代后期,但他在学书道路上的探索已经有30余年。初学《圣教序》,虽然有模有样,却总自觉得其皮相而已。后从赵孟頫入手,探寻前人是怎样理解王羲之的。这一临就是八年。从赵孟頫那里,他深刻领悟了用笔的执使转用之道,以及结体的欹侧向背之理。但是,此时的张良,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自己...
取法高古典雅俊美――青年书家张良的书法艺术
相关描述: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如果把张良比作一枝红杏,他不但开出鲜艳的花朵,而且结出了可喜的硕果。要知果实的味道如何,还得亲口尝一尝、品一品。   张良出生在山东青岛的一个教师家庭,幼承家训,酷爱书法。而他最早接触的第一本帖,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学海无涯苦作舟,...
古代10大草书大师
相关描述:   一、张芝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
清代岭南书法家宋湘及其书法作品鉴赏
相关描述:   《行书录旧作十四首册页》局部(见《宋湘先生翰墨》) 《湖上五别诗》拓片局部(东莞市博物馆藏) 宋湘绣像(引自《清代学者像传》)   一、宋湘其人   宋湘(1757 1826),字焕襄,号芷湾、芷帆,广东嘉应(今广东梅州)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广东乡试解元,嘉...
冷眼看来德
相关描述:  先前看来德的字,是在报刊上,或是在作者众多的展览上,篇幅的缩小与数量的不足,把来德的特色抹杀不少,未能看到真的来德。此次来德携带近年作品数百件回家乡四川办展览,我前往他的下榻处拜访他,承蒙他将展品一一展示,使我得以先睹为快。先前虽然读过一些评价来德的文章,但向来不敢盲从。此次看他的作品...
曾来德书法,从书法史的角度看
相关描述:  曾来德的书法创作已经给予了我们这个时代书法的另一维度,好书法如何离开古典规范而使书法史在每个时期发生变化,这已是我们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书法所尝试的全部内容,也是其可探讨的问题情境之一,因为一条纵向的书法史线索仍然维系着我们今天的书法,但这条线索正在发生变化。   在80年代中...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