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24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因无法而不可效仿
相关描述: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纸本,纵29.9厘米,横119厘米,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卷》文字,自署“余归锺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1085)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作者时年六十五岁。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
解读保利秋拍焦点拍品项元汴旧藏赵孟頫《心经》
相关描述:  “所蓄古今名迹甲天下”   在绚烂的中国书画鉴藏史上,明代嘉兴项元汴所藏书画无疑是占有崇高地位的,其私藏历代书画之精、之富独步天下,无人能望其项背。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以项元汴所藏书画,已经结构了以明晚时期为节点的完整的中国书画史。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居士、退密...
夏月随想
相关描述:  梅雨是一个很难叫人喜欢的时令。尽管被一句“梅子黄时雨”装点出不错的风味。对于持家的人,说是恼人却不是无故觅恨寻愁的。衣物、木器容易长霉,书房里的书一不小心就让添了些绿斑,宣纸吸了水叫人无心染翰。   赵师秀的《约客》吟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
宗白华:书法的章法之美
相关描述:   此书为清代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戈守智,1720-1786,字达夫,号汉溪,浙江平湖人。书法宗杨凝式、欧阳询、颜真卿,晚乃出入诸家。以隶法写墨竹,颇有新意,但不多作。   戈守智说:“凡作字者,首写一字,其气势便能管束到底,则此一字便是通篇之领袖矣。假使一字之中有一二懈笔,即不...
士的流风:陈孝宁的书法观念及其实践
相关描述:  一   陈孝宁先生是我的老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二十多年间从未中断过联系,我的成长每一步都受惠于先生的教益,不过,先生是学者?是书法家?对我而言却并不那么清晰。尽管先生一直以书法家身份为世人称许,我却总以为先生的学者气质更多一些。一方面,先生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南诏社会、滇东...
一幅好画从整体看是一幅画,分开看是书法
相关描述:  中国画应该从整体看是一幅画,分开看,都不是画,是书法。   书法关过不了,画法关也过不了。金石、书法、诗文,画画的人都必须熟悉。   书法是艺术,因此与绘画一样,有真感情就美,矫揉造作则丑。   书法柔媚者,世以为美,其实极丑。大凡人无独立之人格,其艺术则柔媚,既无独立人格,何来...
宋代理学与唐宋书法之变
相关描述:  主持人语   诗分唐、宋,书亦分唐、宋。唐书激昂,宋书沉潜。书分唐、宋,并不止于唐、宋两个时代之分,也是中国书法总的两种情调之分。此非止于文艺,实则源于时代文化精神。春秋战国的儒道文化在唐代获得青春绽放;而宋代理学则使中国文化走向理性内敛的从容与成熟,这也是导致宋代“尚意”书风形成的...
故宫有一半的藏品都是他的,简直就是半部书画史
相关描述:   这是个被誉为明清以来,八大鉴赏家之首的男人。有人说,他撑起了半部中国的美术史和书法。比如说,他的书画收藏总量大概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半,世界上诸多博物馆的,中国书画类的镇馆之宝来自于他。总之,这是个拥有无数故事的男人。   民国年间,翁同文在故宫博物院的库房,发现近半数的字画上都...
故宫一半的珍品皆源于此人,他的收藏撑起了半部美术史
相关描述:  时间的收藏者   民国年间,翁同文在故宫博物院的库房,发现近半数的字画上都有一个人的印记,翁同文最终复原了一份藏品目录,推算出这个人的书画藏品总数为 2190 余件。那时,据《故宫书画录》统计,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收藏一共也就 4600 余件。   这两千多件藏品原本都置于明代的天籁...
闲谈米芾与邱汉桥
相关描述:  最近,几位书法爱好者想在武汉市著名的长江江滩公园搞一个“米芾艺术沙龙”,动员我请国画大师邱汉桥为该沙龙题字,我将这个想法告诉了邱汉桥大师,他欣然同意,并很快将题字交给了我。看着邱先生用他那绘画四十年的毛笔所题写的“米芾艺术沙龙”,忽然想到应该为此写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个标题《闲谈米芾与...
吴镇书法里的“隐逸风尚”
相关描述:  纵观元代书法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以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为核心;后一时期以赵孟頫的学生如康里巎巎、张雨、虞集等为代表。他们虽艺术风格各异,成就也有高下之分,但基本上是步趋晋唐、师法古人,并注重功力的磨砺。经过他们的努力,元书坛呈现出一片清新雅正的风气。此外,作为元代赵孟頫主...
形似非中国艺术的立艺之本
相关描述:  形似不是中国艺术的立艺之本。我们看传统中国画,没有哪一张名作画得像西画的逼真;我们听传统中国戏曲,有哪句唱腔像生活里的声音?中国艺术皆从生活中来,但最后皆须把生活抛开。中国画与戏曲中的程式便是一种提炼,一种提纯,但最高的境界又要把这程式随心所欲而又极具个性(极自然与自由)地表现岀来。懂...
形似不是中国艺术的立艺之本
相关描述:  形似不是中国艺术的立艺之本。我们看传统中国画,没有哪一张名作画得像西画的逼真;我们听传统中国戏曲,有哪句唱腔像生活里的声音?中国艺术皆从生活中来,但最后皆须把生活抛开。中国画与戏曲中的程式便是一种提炼,一种提纯,但最高的境界又要把这程式随心所欲而又极具个性(极自然与自由)地表现岀来。懂...
历代名家巨制展现书法雄奇
相关描述:   图1 宋拓晋王羲之书《乐毅论》册   图2 传宋苏轼《书归去来辞》卷    图3 明王宠《诗帖》轴    图4 清高宗《御临苏轼帖》轴 图5 清刘墉书《入法界体性经》册(首尾)   1月1日至3月25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笔有千秋业”特展,展出汉代至清代名...
台北故宫展出历代名家书法作品
相关描述: 图1 宋拓晋王羲之书《乐毅论》册 图2 传宋苏轼《书归去来辞》卷 图3 明王宠《诗帖》轴 图4 清高宗《御临苏轼帖》轴 图5 清刘墉书《入法界体性经》册(首尾)   1月1日至3月25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笔有千秋业”特展,展出汉代至清代名家书法作品18件。...
道德·艺术·学术:古代书法的品评标准
相关描述:  从宋代开始,书家在继承书法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个性风格发展,把表现内心情感和艺术风格当成是书法发展的主题。因此产生的书法品评理论也多围绕着书家个性风格展开。同时,类似张怀瓘把王羲之作为单一标准的品评方法很难适应书法发展的多元化与复杂化需求。如何建立一种相对全面的书法品评标准,成为宋代书法...
张维忠书法评述
相关描述:  吾友维忠,军旅书家,成就卓著,妙笔生花。近日读其半亩斋墨迹,对其书法造诣有了粗浅认识。   首先,维忠书法深尊帖学,传统继承二王、孙过庭、杨凝式及宋元明历代书风,游走于楷、行、草三体之间,作品富含书卷气,既有传统功力,又能体现当今审美取向。维忠作字下笔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回味无穷。 ...
意在笔后——郭子绪
相关描述:  意境的产生,基于意趣的追索和情感的蕴蓄。实际上情就是意,而且是更高的意。   以情感人,是人人通晓的艺术诀窍,没有情,不成艺术。托尔斯泰把艺术家的真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认为“艺术家的真挚的程度对艺术感染力的大小的影响比什么都大。”(托尔斯泰《艺术论》)所以,“修词立其诚”成为天下为文...
逸笔云烟——漫论王铎及其尺牍诗稿
相关描述: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谥文安,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南明弘光朝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清军入关后降清,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后病逝于故里。   王铎身后,因为人...
文人画的九重境界
相关描述:   归去来兮图   明 李在   纸本水墨 纵28厘米 横7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李在在此画中画陶渊明《归去来兮图》“临清流而赋诗”诗意。在此画中,画家在技法上采用梁楷简笔画法,描写诗人席地而坐,古松为屏,溪水三面萦绕,缓缓流去,似闻水流之声。诗人凝视远方,深思冥想,...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