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4秒
所有结果381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南通博物苑国庆期间展览活动预告
相关描述:各位朋友,转眼又到了国庆假期,今年的南通博物苑有哪些展览和活动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国庆特展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文脉•心迹——当代中国画百家精品展” 开幕时间:2018年9月29日下午2:00 展览日期:2018年9月29日—10月10日 展览地点:南通博物苑...
春秋时期素面鼎
相关描述:​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土于夏代晚期的二里头遗址,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行用时间最长的器物。歙县博物馆就收藏有一件春秋时期素面鼎(见图)。该器通高13.2、口径13.4厘米,敛口窄沿,口沿上设有一对矮立耳,弧腹,平底,三条宽扁足...
“人与神文物精华展”亮相三星堆
相关描述:   纺织场面铜贮贝器。 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纵贯川滇两省的南方丝绸之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蕴育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出土文物更是灿若星辰。9月26日,“人与神——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开展,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物,以及来自西南夷中颇具代表性的...
石器解读——以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为例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相关描述:  主讲人:王小庆   讲座时间:2018.9.28 上午10:00   讲座地点:香港海事博物馆     演讲内容简介:   石器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尤其在史前考古学研究中的主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演讲通过对石器研究中各种方法手段的介绍,向公众展示考古学家如何从冰冷的石器中解...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成都)优秀研究成果奖(金鼎奖)评选结果公示
相关描述:  经各专业委员会推荐,由中国考古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十三次常务理事会议投票选举,评选出以下10项研究成果,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成都)优秀研究成果奖(金鼎奖),获奖名单公示如下:   (1)李峰等:《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石叶技术所反映的技术扩散与人群迁移》、《欧亚大陆最东端...
陈地成:吉家庄遗址发掘进行时
相关描述:  2018年7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吉家庄遗址发掘第一批队员抵达大同,揭开了2018年吉家庄遗址发掘及人大考古实习基地建设的序幕;7月28日晚,第二小分队队员也抵达大同,自此,吉家庄遗址2018年发掘人员基本到齐。   吉家庄遗址位于大同市大同县吉家庄乡吉家庄村南约150米处...
古椰贝丘遗址考古新发现:5000多年前坚果是人类植物性食物的主要来源
相关描述:  在11日召开的高明古椰贝丘遗址考古资料整理成果验收会上,考古专家公布一系列最新考古发现。其中,出土的大量动植物遗存证明,橡子、橄榄等野生植物果实是史前人类植物性食物的主要来源。   高明古椰贝丘遗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古椰村,是广东省重要的先秦时期古文化遗址,被评为“200...
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陶鬹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图3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龙和凤的民族。早在原始社会就形成了以龙为图腾崇拜徽识的中原文化和以凤为图腾的东夷文化。陶鬶就是东夷文化在史前最富有鸟图腾崇拜徽识的典型器物。它起源于海岱地区,在日照地区出土数量多、时间早、器型典型,是集实...
清代紫砂暖砚
相关描述:     这件清代紫砂暖砚(见图),长11、宽9、高9厘米,外观呈长方体形。从结构上看,该砚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砚台,中间大部分凸起,用于磨墨;一端留有近似梅花状的“如意孔”,作贮墨和蘸笔用。下部为砚座,一侧有圆形大孔,可将木炭置入座内;另一侧有圆形小孔四个,起到散烟透气的功能...
餐桌上独特的风景——筷子
相关描述: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餐桌上缺少了筷子,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大多数人可能会不太适应,因为没了筷子的帮助,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没办法方便的夹菜,也没办法腾出左手来端碗或者做其他的事情,更会让涮火锅、吃面条没办法下手。筷子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独特的餐具,已经陪伴我们数千年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
陈望衡:中华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之源
相关描述:  【编者按】本期学术月刊针对当前国家意识、重大题材、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陈望衡的《中华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之源》讨论的是中华民族意识的起源和形成问题;董雷的《主流价值观的回归与重建——新现实主义美术的当代叙事》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结合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对当下的现实主义美术进...
龙虬庄遗址核心区考古有新发现
相关描述:   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高邮龙虬庄遗址核心区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的疑似广场遗存。近日,南京博物院和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龙虬庄遗址2016年-2018年考古发掘成果论证发布会”,数十位考古界专家学者齐聚高邮,共同探讨考古新成果。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馆员闫龙在通报考古...
张家口首次公布了两处重大考古发现
相关描述:  太子城遗址基本确认为金章宗泰和宫,是河北省发现为数不多的金代城;四台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年代跨越时间长,是北方地区继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之后又一重大发现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高振发、刘雅静)近日,张家口市政府新闻办、市文广新局联合召开文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首次对外公布尚义县四台蒙古...
龙虬庄遗址核心区考古新发现
相关描述:   考古界专家学者认为,疑似广场遗存属于公共集会或祭祀的广场   核心提示   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高邮龙虬庄遗址核心区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的疑似广场遗存。昨天,南京博物院和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龙虬庄遗址2016年-2018年考古发掘成果论证发布会”,数十位考...
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发现疑似广场遗迹
相关描述:  历经两年的考古发掘,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核心区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的疑似广场的遗迹。9月2日,南京博物院和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龙虬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6-2018考古成果论证发布会上,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发布了这一最新考古成果,这一发现对研究龙虬庄遗址的聚落布局、功能分区、古代社会...
薄到只有0.2毫米的蛋壳黑陶杯,叹服四千年前的技艺
相关描述:   蛋壳陶,是典型龙山文化所特有的一种陶器。器型仅见高柄杯一种,其特征是器表呈黝亮的黑色,器型规整,器壁极薄,最薄处接近蛋壳,但质地却极坚硬。由于其薄如蛋壳,故称为蛋壳陶。1930—1931 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们,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发掘城子崖遗址时,首次发现了蛋壳陶,...
跨越国界 漆艺家双个展“髹行”亮相上海杜梦堂
相关描述: 艺术家翁纪军在现场导览   2018年9月1日,翁纪军和文森·漆的双个展“髹行”于上海杜梦堂正式开幕,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艺术家近期的漆画创作,以及他们在当代语境中对传统漆艺形式的探索与思考。 艺术家文森·漆在现场导览   以漆漆物,谓“髹”(xiū),它既是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
走近中国国家博物馆 20余件国宝压轴收官第二季
相关描述:  8月20日,由央视纪录频道《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组和全国多家博物馆联合推出的“青少年走近国宝”活动,迎来最后一站中国国家博物馆。活动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展出包括第一二季节目里播出过的近20件国宝,央视新闻新媒体全程直播互动,20余万人在线同步观看,重温国宝被尘封的故事,感受美好中华。 ...
台湾大学生吴映蓁的大陆考古实习记
相关描述:  “考古实习让我收获很大,学会如何判别灰坑范围、地层有多深、夹砂陶与夹炭陶的区分……”谈起最近一个月的考古实习经历,吴映蓁说出一套套考古术语,俨然沉浸其中。   7月中旬,“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首个教学点在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并迎来首批28名台湾师生交流参访。   刚从台湾...
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召唤我——台湾女大学生在鄂的考古情结
相关描述:  挖土、刨坑、测量、绘图……在他人看来枯燥的考古发掘,一名来湖北实习的台湾女大学生却乐此不疲,还立为人生志向。8月2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荆门屈家岭采访吴映蓁在湖北考古的酸甜苦辣。   第一次接触古尸手在颤抖   7月17日,湖北省首批“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在屈家岭国家考古遗...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