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4秒
所有结果381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千文万华 | 上博时隔40年再度推出漆器大展,首次完整展出200余件馆藏珍品
相关描述:▼▼▼上海博物馆的漆器大展要来啦~小编第一次看到官宣就激动了很久。因为以前去上博,看瓷器,看青铜器,看书画印章,看家具,但就是没有怎么见过漆器,也不知道上博的漆器收藏到底如何。这些年在其他博物馆的主题特展上有看到一些上博馆藏漆器的影子,却还是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这次看到官方宣布,“’千文万...
5000年前的红山人酿出水果酒
相关描述:辽宁朝阳德辅博物馆收藏的熊陶尊,科研机构从熊陶尊内壁的沉积物中检测出了水果酒元素。资料图片距今5000到65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否有酒存在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不停探求的课题。近日经研究机构鉴定,辽宁省朝阳市德辅博物馆的一件藏品内壁沉积物发现有水果酒的元素。这一检...
介绍两件薄胎刻纹铜器
相关描述:图1 薄胎刻纹铜匜图2 薄胎刻纹铜匜纹饰摹本图1 薄胎刻纹铜匜  图2 薄胎刻纹铜匜纹饰摹本  图4 青铜刻纹盘纹饰摹本图3 青铜刻纹盘青铜,在中国古代主要指铜与锡的合金,远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制品。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冶铸工艺技术达到...
内蒙古中部发现8000多年前的房屋遗址
相关描述:内蒙古自治区考古人员在化德县境内一处距今8400年-7800年的古老村落遗址发现16座古代先民居住的房址。发现房址的遗址被称为四麻沟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属于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裕民文化。在过去两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市博物馆等单位对四麻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
成博秦蜀之路青铜展本周日撤展,再不去看何尊就要回宝鸡了
相关描述:国宝何尊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11月11日(本周日),“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即将告别成博。展览呈现的关中、汉中、巴蜀三地的青铜文明体现出不同文化内涵和文化交流、互动的存在,既表明了其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同时为探讨古代秦岭南北的交通线路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三个多月以来,让观众见识...
新瓷路 一直走——刘勇、刘念、熊远堂陶瓷艺术展
相关描述:  由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陶瓷艺术基金、中国双绿66人圆桌会文化委员会陶瓷专业委员会、景德镇珠山陶瓷艺术家画院主办的“新瓷路·一直走”刘勇、刘念、熊远堂当代陶瓷艺术展将于11月3日在西安大唐西市文化艺术品中心展出,届时将推出《瓷百科—陶瓷...
乌兰察布出土500余件新石器文物
相关描述:10月30日,记者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获悉,国家授权内蒙古考古发掘的乌兰察布四麻沟遗址目前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出土古代房址16座,有圆形、长方形、方形,并有早晚关系,出土文物500余件,有石器、骨器、陶器、动物骨骼等。通过发掘推断,四麻沟遗址文化时代从距今8400年左右延续到7800多年...
玉器之道——解密中国文明的源代码
相关描述:2018年8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张远山关于中国文化考古的重要著作《玉器之道——解密中国文明的源代码》。书中综合考古证据,结合2100张全球玉器文物彩图,326种文献证据。阐释了华夏玉器的上古起源和中古承袭,精确论证了每种玉器的天文历法对位和宗教神话内涵。书中还系统解释了华夏文化的众多案例,如...
【嘉德秋拍】飞龙在天 百代风云——明清宫廷云龙纹瓷器赏析
相关描述:中国嘉德秋拍“供御—宫廷瓷器及古董珍玩”11月20日(星期二) 晚上 8:30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B厅此次中国嘉德2018秋拍,精心选取了一批明清宫廷御用瓷玉漆器珍品,皆以云龙为饰,品类丰富,品质上佳,烟云鳞爪之间,自有数百年天家气象。《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
杨宁国:文物守护者的赤子情怀
相关描述:  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召开,彭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宁国参与发掘的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获得田野考古二等奖。  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连获大奖,令杨宁国非常振奋。  “这么重要的遗址在西北都是少见的,好好保护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宁国说。  为了做好姚河塬商周遗址保护...
“实幻之间”:台北故宫古玉展呈现的错觉艺术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相关描述:​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展览现场台北。错觉(illusion)是一种感觉上的扭曲,大脑在接受感官讯息刺激后做出了错误的分析,而大多数的错觉集中在视觉感官上。艺术家意识到这点,因而在当代艺术中可以看到不少艺术品利用错觉来创造。令人惊讶的是,早在中国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
曼德拉山岩画的守护者
相关描述:一个人,一座山,4234幅岩画,11年。老魏已经数不清自己沿着曼德拉山走过多少遍,鞋磨破了十几双,摩托车骑坏了四五辆,每一块岩画的位置老魏都熟稔于心,用他的话说,在山里“闭眼睛都能走一圈”。老魏名叫魏政鸿,今年67岁,老家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固日班呼都格嘎查。2007年赶上退牧还草,老魏卖掉...
石兴邦先生获得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
相关描述:2018年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兴邦先生获得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石兴邦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尤其是半坡的发掘、半坡考古范式的创立,让石兴邦先生很快成长为中国一流的田野考古学者,也使他开始了行走天下、解读地书足...
石棺葬文化研究获突破性新材料——会理县猴子洞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相关描述:猴子洞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新安傣族乡马鞍桥村六组,处于城河西岸二级阶地。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猴子洞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遗址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此次发掘4100...
这6件宝物为何会入驻中国法院博物馆
相关描述:​兽面纹铜鼎 商代晚期 (前13世纪-前11世纪中叶)鼎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炊煮器,逐渐被赋予祭祀礼器的内涵,商周礼制“寓礼于器”,青铜礼器被统治者赋予了沟通人神、象征权力地位的特殊内涵,广泛用于祭祀、宴乐、丧葬等礼仪活动,以不同数量、器类组合标志贵族的等级地位。此鼎造型、纹饰是商代晚期...
朱彦民:甲骨文与书法艺术【天涯艺术1123期】
相关描述:一、甲骨文简介甲骨占卜是自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的一种占卜形式。但直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占卜甲骨上面才开始刻写记录这些占卜的文字,这就是甲骨文。商代之时,人们极度迷信,崇尚鬼神,凡事都以鬼神的意志来办事。《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而人和鬼神之间的交通手段就是通...
定西临洮县博物馆已开馆
相关描述: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10月15日,临洮县博物馆正式开馆并举行了开馆仪式。据悉,新建成的博物馆建筑面积为3849平方米,其基本陈列“临洮历史文物展”分为彩陶古韵、玉石精华、青铜文明、瓷珍荟宝、砖瓦集萃、佛光普照六个单元,共展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
刘化石 高寒:石棺葬文化研究获突破性新材料——会理县猴子洞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相关描述:猴子洞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新安傣族乡马鞍桥村六组,处于城河西岸二级阶地。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猴子洞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遗址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此次发掘4100...
石兴邦先生获得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
相关描述:2018年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兴邦先生获得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石兴邦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尤其是半坡的发掘、半坡考古范式的创立,让石兴邦先生很快成长为中国一流的田野考古学者,也使他开始了行走天下、解读地书足...
湖南史前白陶的考古发现
相关描述: 编者按  湖南史前白陶是距今七千年前湖南地区的伟大发明,其独特的工艺、繁复的纹饰、奇诡的图像,造出一个远古世界神秘美术与信仰图景,使人叹为观止。湖南史前白陶与彩陶、琢玉并称中国史前三大艺术浪潮而居潮头之首,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2018年10月,湘、浙两省考古所联手在萧山跨湖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