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88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天梯山石窟一批离家50载文物将回归
相关描述:  11月18日,记者从武威市凉州区文化部门了解到,为期3年的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全面修复工程日前在中国“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石窟启动。修复工程结束后,“离家”50多年的一批文物届时将返回原址与天梯山大佛“团聚”。   武威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城南约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大坡山南崖绝壁间...
天梯山石窟一批离家50载文物将回归
相关描述:  11月18日,记者从武威市凉州区文化部门了解到,为期3年的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全面修复工程日前在中国“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石窟启动。修复工程结束后,“离家”50多年的一批文物届时将返回原址与天梯山大佛“团聚”。   武威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城南约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大坡山南崖绝壁间...
文化遗产该如何数字化生存
相关描述:  借助全新虚拟实景技术等高科技,在10月15日至19日举行的第九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原真记忆·浙大敦煌”的1∶1高精度复制的敦煌壁画,让众多观众留连忘返,留下深刻印象。   事实上,不仅是这个博览会上,现在如果想看敦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的第220号石窟,不用去西北大漠。在现...
文物半小时3D成像
相关描述:  本报讯 拿着手柄绕文物转一圈儿,只要不到半小时,文物的3D形象就能360度无死角展示在电脑屏幕上。今天上午,在文博会“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展馆上,博物馆里的高科技成了文博会的新亮点。   仪器开发方形创中国的技术人员介绍,“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国内...
文化遗产如何数字化生存
相关描述:  浙大的复制窟   借助全新虚拟实景技术等高科技,在10月15日至19日举行的第九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原真记忆·浙大敦煌”的1∶1高精度复制的敦煌壁画,让众多观众留连忘返,留下深刻印象。   事实上,不仅是这个博览会上,现在如果想看敦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的第220号石窟...
敦煌文献回归的新时代
相关描述:  今年,敦煌研究院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在莫高窟签署合作协议,法方拟向敦煌研究院赠送馆藏敦煌文献数字化副本,无偿提供给非商业化应用。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海外敦煌文献将首次以高清晰数字彩色图像形式实现虚拟回归,文献回归跨入新的时代。   百年回归梦   自1907年英籍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前来莫...
“花开敦煌”台湾绽放 常沙娜艺术展开幕
相关描述:  被誉为“沙漠之花”的常沙娜以85岁高龄首度踏上宝岛台湾。8月29日至9月20日,“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应用展”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展出。   据悉,这也是继北京今日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之后巡展的第三站。作为艺术家常沙娜60多年来艺术工作的重要记录,展览囊括常沙娜在敦煌洞窟...
常书鸿与他的《重庆大轰炸》 唤醒观众对于战争的切肤之痛
相关描述: 常书鸿  《重庆大轰炸》  约1938至1942年作   现代油画大师常书鸿,出身于杭州,驻防旗人。自幼喜欢艺术。1927年去了法国,后来考上里昂中法大学公费生,毕业后取得里昂市公费奖学金,并转入法兰西艺术院士、新古典主义大师劳朗斯等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继续深造,留学十年。与徐悲鸿、林风...
敦煌论坛探讨大数据环境下的遗产保存
相关描述:  近日,“2015敦煌论坛: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国际学术会议在敦煌市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希腊等国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敦煌,以莫高窟为样本,共同探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领域相关问题。   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纪...
敦煌遗书建全球数据库 致力“拼接”完整敦煌学
相关描述: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马德日前向中新社记者透露,经过近3年挖掘整理,现存于敦煌的550余件敦煌遗书完成数字化处理,今年要把甘肃省藏的敦煌遗书基本完成数字化处理,明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流散于国内外各地所藏的敦煌遗书数字化整理。   敦煌研究院正在进行的“敦煌遗书数据库”旨在对敦煌藏经洞...
《盛世敦煌艺术展》年底进沪展出
相关描述:  24日,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敦煌研究院将于今年11月,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联合主办《盛世敦煌艺术展》。期间将展出部分复制洞窟、彩塑临摹、壁画临摹品、藏经洞绢纸画复制品以及其他部分馆藏文物。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即公元366年,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开...
大数据助力世界文化遗产“青春永驻”
相关描述:  “2015敦煌论坛”8月24日至26日在甘肃敦煌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共同探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领域相关问题。   “包括莫高窟壁画在内,物质的东西是很脆弱的。它们都会受到自然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受损,甚...
大数据助力世界文化遗产“青春永驻”
相关描述:  “2015敦煌论坛”8月24日至26日在甘肃敦煌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共同探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领域相关问题。   “包括莫高窟壁画在内,物质的东西是很脆弱的。它们都会受到自然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受损,甚...
敦煌遗书建数据库“拼接”完整敦煌学
相关描述: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马德日前向记者透露,经过近3年挖掘整理,现存于敦煌的550余件敦煌遗书完成数字化处理,今年要把甘肃省藏的敦煌遗书基本完成数字化处理,明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流散于国内外各地所藏的敦煌遗书数字化整理。   敦煌研究院正在进行的“敦煌遗书数据库”旨在对敦煌藏经洞出土的...
敦煌遗书建全球数据库 致力“拼接”完整敦煌学
相关描述: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马德日前向中新社记者透露,经过近3年挖掘整理,现存于敦煌的550余件敦煌遗书完成数字化处理,今年要把甘肃省藏的敦煌遗书基本完成数字化处理,明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流散于国内外各地所藏的敦煌遗书数字化整理。   敦煌研究院正在进行的“敦煌遗书数据库”旨在对敦煌藏经洞...
200余位专家在敦煌探讨数字化手段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相关描述:  “2015敦煌论坛: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国际学术会议24日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希腊等国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   此次论坛由敦煌研究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与信息学院...
敦煌研究院借新媒体让敦煌文化更“接地气”
相关描述:  敦煌石窟是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运用新媒体,就是为了让所有关心、喜爱敦煌文化的人有一个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再者就是要传播给那些不知道敦煌的人,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了解它是一个由不同文明与文化交融而成的结晶。”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手机APP预...
2015敦煌论坛开幕 探讨数字化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相关描述:  “2015敦煌论坛: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国际学术会议24日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希腊等国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   此次论坛由敦煌研究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与信息学院...
【雅昌快讯】两百余学者共聚敦煌 共探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8月24日,“2015敦煌论坛: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国际学术会议”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希腊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敦煌,共同探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领域相关...
数字莫高窟:近距视觉盛宴
相关描述: 图:数字莫高窟展示厅/网络图片   在苍茫北风中屹立多个世纪的莫高窟,遭遇过多次洗劫与破坏,一直面临如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文物的问题。第三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于2003年提出了建立“数字敦煌”的设想,经多方努力,一步步得以实现。   如今,当人们在亲身领略石窟魅力前,都会先...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