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88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敦煌23幅千年壁画被披露 揭秘中国古代植树故事
相关描述:  12日迎来中国植树节,敦煌研究院披露23幅千年壁画,揭秘中国古代“与树有关那些事”,更首次披露莫高窟第296窟壁画作品《福田经变》记载,中国植树传统始于北周。   敦煌研究院介绍,在敦煌莫高窟早期的壁画中,树木似乎还没有作为一个明显的绘画元素出现。但是植物纹样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已经广泛...
敦煌23幅千年壁画被披露 揭秘中国古代植树故事
相关描述:  12日迎来中国植树节,敦煌研究院披露23幅千年壁画,揭秘中国古代“与树有关那些事”,更首次披露莫高窟第296窟壁画作品《福田经变》记载,中国植树传统始于北周。   敦煌研究院介绍,在敦煌莫高窟早期的壁画中,树木似乎还没有作为一个明显的绘画元素出现。但是植物纹样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已经广泛...
樊锦诗:莫高窟百分百原汁原味 文化遗产开发还要保护先行
相关描述:  “如果你花钱买个包包,我说哎呀你这个是假的,你心里不舒服吧?游客去参观古迹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原敦煌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这样比喻现在许多文化古迹开发的弊病。这位已经做了50多年莫高窟研究的专家,在采访中不断强调,文化遗产的开发要保护先行,不然失去根基,也不可持续。   樊锦诗...
揭秘唐代女子“群像”
相关描述:  敦煌研究院8日以“大唐女神范儿”为主题,展示了莫高窟中关于女性题材经典壁画的电子照片,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出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当日披露的壁画影像系敦煌研究院采用目前可用的最高水平数字化技术采集的电子照片,并通过其官网独家发布。披露壁画的包括:莫高窟第57窟的《...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敦煌:生灵的歌”
相关描述:  日前,由敦煌研究院、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敦煌:生灵的歌”艺术展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展览共选取了8个深具敦煌艺术价值的原真复制洞窟,同时展出经典的12件彩塑临摹,常书鸿、段文杰、常沙娜等敦煌艺术大师的60件壁画临摹品,25组(件)藏经洞绢纸画复制品以及20件花砖真品、藏经...
【雅昌一周艺术播报】文化部发布《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
相关描述:   1、文化部发布《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助推艺术品见证备案   文化部日前发布了新修订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3月15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出台,助推了中国艺术品的规范化、合法化、权威化,使中国艺术品见证备案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   2、敦煌猴形象文物面世 最早...
【雅昌专稿】猴年“猴”文物大集合:博物馆里的“大圣”归来
相关描述:  【编者按】随着2016丙申猴年的到来,世界各地似乎刮起了一阵充斥着“猴”文化气息的风潮,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纷纷举办以“猴”文物为主要题材的展览。当猴年的艺术集结号一经吹响,猴文物们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骚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出招,多以可爱呆萌、经典庄重等等形象集中亮相,...
旅游热下的文物景点限流
相关描述:  18.2万人次同一天游览故宫;长800多米、宽不到10米的南锣鼓巷街一天接纳游客10万余人;7.1万人在同一天爬八达岭长城……   众所周知,景区一旦超载,其后果更可怕,拥挤的人流会损坏古建筑、文物,万人踩踏会造成土地板结、古树名木死亡,甚至造成踩踏事件……   近年来,故宫每年接...
敦煌修复反映古丝路商贸往来的汉唐文物
相关描述:  敦煌市博物馆馆藏陶制彩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近日启动实施,一批反映古丝路商贸往来的汉唐文物将得到保护修复。   敦煌市文物局局长赵志英介绍,这批文物年代多为汉唐,时代特征明显,陶俑形象生动,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考究,部分陶俑仍保留有彩绘,对研究古丝路历史、文化及当地社会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
敦煌对反映古丝路商贸往来的汉唐文物实施保护修复
相关描述:  敦煌市博物馆馆藏陶制彩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近日启动实施,一批反映古丝路商贸往来的汉唐文物将得到保护修复。   敦煌市文物局局长赵志英介绍,这批文物年代多为汉唐,时代特征明显,陶俑形象生动,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考究,部分陶俑仍保留有彩绘,这批文物对研究古丝路历史、文化及当地社会状况具有重要...
甘肃17项全国重点文物将修缮 青城古民居有望恢复
相关描述: 青城百年古民居(资料图片)   1月25日,记者从2016年甘肃省文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6年我省将启动修缮青城古民居、海藏寺等国保单位修缮工程,在文物保护上大下功夫。同时,还要增加100个示范性“乡村记忆”博物馆,启动新建至少50个“乡村记忆”博物馆。   据了解,今年文物修...
敦煌研究院对敦煌博物馆馆藏彩陶文物进行修复保护
相关描述: 1月19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敦煌博物馆馆藏陶质彩绘文物进行修复。   1月15日起,甘肃敦煌博物馆馆藏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启动实施。项目由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承担。主要对彩陶出现的脱落、泥渍、起 翘、变色、龟裂、剥落、残断、结晶盐、裂缝...
由存储数据到共享知识 智慧博物馆发展迈向新阶段
相关描述:  虚拟博物馆无人问津、多媒体电影展厅观众寥寥、海量的数据无法处理应用、官方网站形式单一……当下,智慧博物馆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如何让文物在互联网上真正“活起来”,仍是让众多博物馆专家苦思冥想的问题。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江苏省文物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协办的“博物馆...
敦煌石窟数字化成果加速走出敦煌
相关描述:  过去的2015年,备受外界关注的敦煌石窟数字化进程持续加速推进。一大批敦煌石窟艺术精品利用高科技手段成系列、成规模“走出敦煌”,通过“数字展”、“网络体验”、“手机APP”等途径在海内外多个城市“动起来”。   记者1月1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目前该院已完成洞窟摄影采集119个、图像处...
“敦煌:生灵的歌”展出最早窟室之一北凉275窟将提前撤离上海
相关描述: 北凉第275窟复制窟   目前正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敦煌:生灵的歌”展出中的敦煌最早窟室之一北凉第275窟复制窟将于2016年1月4日提前撤离上海,元旦三天小长假将是最后观看此窟的时机。   此次来到上海展的8个窟室中,北凉第275窟是莫高窟最早的洞窟之一,该窟室本由于紧张的展出...
云冈石窟五华洞壁画修复完成
相关描述:  历经18个月的精心组织与抢救性修复,云冈石窟五华洞5个洞窟的壁画及泥塑彩绘的保护修复工程于日前全部完成。11日,该保护工程通过专家验收暨四方验收,这是近年来云冈石窟文物保护与修复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并意味着“五华洞”将很快以壮丽华美历史风貌重新呈现在广大游客面前。“五华洞”位于云冈石窟...
天梯山石窟启动“分居”文物回归
相关描述: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于近日正式启动,大批珍贵文物的全面修复和原址回归在半个多世纪后成为现实。这意味着被历史文献考证为“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与藏于此的文物将告别长期的“分居生活”。   记者8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由敦煌研究院和天梯山石窟管理处共同组成的工作...
“敦煌:生灵的歌”大展在沪揭幕 对话古今艺术
相关描述:  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敦煌展——“敦煌:生灵的歌”29日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13.6米的涅槃佛,8个在敦煌也未全开放的最具艺术价值敦煌石窟,16件国家一级文物……除此之外,展览还集结20多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观众在此不仅能感受到当今最高的文物复原技术,更能聆听一场敦煌魁宝与当代艺术的对...
甘肃省两处国家级文物建筑修旧如旧
相关描述: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日前,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兰州市文物局、上海市政设计总院等文物保护专家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凉市崇信县武康王庙边坡防治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以及华池县东华池塔修缮工程等进行了竣工验收。   武康王庙和东华池塔都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技术与现代科技
相关描述:  文物的科学保护   用高新科学技术成果来保护文物, 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形成了文物科技保护这一专门学科。文物保护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 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知识门类, 如气象学、环境科学、光化学、微生物学、昆虫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植物纤维化...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