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53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对话张羽老师
相关描述:  张羽老师鉴稿:   陈光武:宣纸最重要的是它的表现性,明清以后非常强调“墨分五色”,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把握墨、水、纸之间的关系,比如石涛、八大,这里面存在很强的技术性,而实验水墨有些做法太靠近西方表现主义。   张 羽:实验水墨,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流派、风格。在我看来,它是一种形态,...
我说“抽象”
相关描述:  我所理解的“抽象”,是一种所谓的“抽象”,加了引号的“抽象”。   中国的“抽象”艺术,在1993年至2001年期间实验水墨的发展中,在批评家的视野里充当着“抽象”艺术问题被讨论和被争执。批评家认为:实验水墨就是抽象水墨,就是抽象艺术,因此,不在当代艺术问题中。所以,我们的努力始终处...
一位当代艺术家的个案研究
相关描述:  张羽:实验水墨的领军人物。一个理想主义者,近二十年来创办了《中国现代水墨》、《当代水墨艺术》、《开放的中国实验水墨》(丛刊),引领着具有侠肝义胆的同道走南闯北,义无反顾地创作《灵光》、《指印》十余年,对开辟当代实验水墨的一片天地贡献甚丰。   —高名潞,郭雅希   摘自《中国当代艺...
墨海中立定精神
相关描述:  虽然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不断被人讨论和书写,但是当代艺术史的写作真正形成风气,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在我看到的几本中国当代艺术史著作中,基本上还是以油画为主要的叙述主线,而中国当代水墨画的历史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整理和表述。在这种情况下收集并梳理90年代以来的中国水墨艺术发展的...
赏析 金代耀州窑青瓷刻莲纹梅瓶
相关描述:  2007年1月5日,中央电视台与陕西联合主办的首届“曲江杯”陕西民间十大宝物评选揭晓,西汉鎏金铜牛(本刊上期封面图)、金代耀州窑青瓷刻莲纹梅瓶(简称金代青釉刻花梅瓶)等喜获陕西民间十大宝物殊荣。对其中这件由陕西本地窑口——耀州窑烧造的青瓷刻花梅瓶,来自北京和陕西的10余位文物专家一致认...
实验水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的一大遗憾
相关描述:  具有艺术史意义的实验水墨      实验水墨是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多极化而逐渐成熟并成为中国与经济发展相应的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后现代文化的产物,更是中国水墨自在、自为、自律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它受到过西方现代主义的冲击,...
印象派与现代生活
相关描述:  “印象派”这个名称不是画家自己取的,1874年4月,几个青年艺术家在巴黎的一个摄影师的工作室举办了“无名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协会”的展览,看展览的人很多,但对于这种新风格的绘画却难以接受。因为莫奈展出了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作品,有一个杂志记者就把他们讽刺性地称为“印象派”。印象派画...
张羽与实验水墨的崛起
相关描述:  实验水墨作为当代中国绘画中活跃的一支,直接起源似乎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直正发端,却在60年代初台湾刘国松的水墨实验。那时候,刘国松就开始反对笔墨中心论,并从材料、工具、观念等多种角度对“中国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他的“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及通过实验得出的全新的...
实验水墨的典范路向——“指印”之灵在
相关描述:  当代实验水墨的创作中,张羽、李华生、刘子建三位艺术家都带有抽象艺术的极限书写的特征。李华生在很容易浸染的麻布上画横线、竖线,交织形成窗格似的艺术图式。在这个人心烦躁、急功近利的时代,它表达着艺术对高贵静穆的古典审美理想的向往与持守;刘子建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墨作品,以十字架的原初图式...
“方言”的转换
相关描述:  横滨国际电影节,是一个看似与水墨无关的话题。但2004年11月在横滨BarkART1929马车道举办的新媒体艺术展中,它却因为张羽的《指印》与水墨发生了关联。电影节的开幕式上,三幅尺寸巨大的红色“指印”与VIDIO荧屏上指印的呈现过程结合,将影像与水墨组合成为一种多种方式的综合体验。并...
指尖上的宇宙——评张羽的《指印》系列
相关描述:  转变的历程   张羽是中国大陆实验水墨的重要代表人物,自1990年代初期他的《灵光》系列创立以来,他就一直是一个形式上的开创者、理论上的建设者和活动上的组织者。与众多实验艺术家一样,他的风格原本也是从写实一路走来,在经历了象征、表现和意象的阶段后,最终进入了抽象语境。   在199...
身体力行
相关描述:  继《灵光》系列之后,艺术家张羽近年来开始重新创作《指印》系列。这个系列作品的雏形事实上早于《灵光》,而且同样也是《灵光》系列的来源之一,然而,在出现这个初步形象之后,张羽的创作转向了《灵光》,《指印》也因此暂时停止。近几年,张羽重新回到了这个母题,并完成了大量的创作。在整个创作过程,张...
指尖上的宇宙——评张羽的《指印》系列摘要
相关描述:  转变的历程   张羽是中国大陆实验水墨的重要代表人物,自1990年代初期他的《灵光》系列创立以来,他就一直是一个形式上的开创者、理论上的建设者和活动上的组织者。与众多实验艺术家一样,他的风格原本也是从写实一路走来,在经历了象征、表现和意象的阶段后,最终进入了抽象语境。   《灵光》...
夹缝中的实验:张羽的实验水墨
相关描述:  张羽是1990年代实验水墨的核心人物和主要创导者之一。关于水墨似是而非的形式实践和概念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但张羽始终是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实践者。他的实践像使传统在语言内部真正完成向当代的过渡,并且在理论意义上真正开辟出一种语言可能性。   在某种意义上,张羽的水墨实验可以称作一种夹缝中...
舍“形”而得“体”之路
相关描述:  听说张羽也开始搞起了“极多”。难道这个多年来现代水墨的力倡者已经脱离了自己的初衷去投身另一种时尚?看着他的《指印》作品我在寻找答案。然而,《指印》系列却始于1991年。而放置了十年后张羽又重新开始他的《指印》创作。我现在所读到的《指印》作品更多的是他2002年后创作的。   宣纸上点...
我的“指印”的立体空间
相关描述:  重新开始《指印》系列的创作一晃又是整整四年,对“指印”的方法在宣纸上的不断探讨和深入的同时,我始终在思考、体会“指印”用其他媒材表达的可能性。直觉与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一愿望越发强烈起来。   如果把“指印”方法,放置在一个空间环境中展开,其表述可能性能否为我打开另一扇在人与自然、传统...
水墨,是一种精神
相关描述:  “有价值的并不在于一件作品,而在于整个人生的精神轨迹。不在于人生做了什么事情,而在于他能模糊地看到别人要在比较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的事情。”⑴米罗的这句话一直对我深有启示。用它比喻实验水墨的发展也颇为合适。   实验水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水墨艺术现代转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有抽象主义艺术吗?
相关描述:  抽象主义(abstraction)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物   没有西方现代主义就没有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物。曾经有人说,抽象就是从具象中抽取出来的简化了的形象。于是,有人就进一步论断,“抽象在中国古已有之”。于是,更有好事者把仰韶彩陶上的纹饰推演为从具象进化到抽象的...
张羽:水墨实验二十年(1985—2006年)
相关描述:  在中国美术史上,没有哪个时期象近数十年间这样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之所以如此,也许是时间坐标跟我们开的玩笑。因为我们看到的远古美术史,常常是以“千年”为单位;稍近以“世纪”和“年代”为单位。而我们对最近数十年间的中国美术史的了解,常常是以“年”为单位,甚至还要具体到“月”和“日”。尤其...
身体与材质、意象与实在
相关描述:  85’新潮美术中,水墨画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在叛逆中萌发了借助书法和抽象绘画的相似性而达到转型的契机,而且一开始就显示这条艺术道路的优势在于水墨艺术与抽象艺术在形式上的亲和性,这使得水墨画的“转型”在早期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90年代以来,现代水墨的实验顺着本体规律深入,这时作为基于不同文...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