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53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买来古玩字画难辨真伪 律师称鉴定存在法律盲区
相关描述:  尚先生最近买了一幅书法作品,却无处鉴定真伪。近日,记者联系到的几位书画家看后认为,他买到的可能是赝品,但卖方却认定为真品。尚先生犯了愁,到底哪个权威部门可以为私人藏品做鉴定?   消费者:难找权威鉴定机构   近日,尚先生拿着一幅书法作品让记者看,署名是我省一位知名书法家雷老师。他...
当艺术遭遇市场 收藏时代离我们远去
相关描述:  北京一个画家老友请吃饭,他告诉我说他“发”了、“大师”了,一幅画卖40多万元哪!我为他高兴。一桌山珍海味,故意的铺张、浪费,聊以宣泄他憋了好久的轩昂豪气。饭后牙签出入当中,我捂着半嘴问他:“您说您赚到钱了,您愿意拿出4万元买一幅画吗?”   “不!不!”他答。   “4000元呢?...
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中的“青年艺术家推介展(1)”
相关描述:  2008(第十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   届时在世贸商城三楼的东厅,创办于2006年的主题展——“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将再次成为本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中令人瞩目的焦点。   该展览经过三年的打造,品牌效应已经初步凸现,不仅为艺博会增添了...
张羽——中国水墨的当代另类诠释
相关描述:  您最近的展览计划是什么?   对这方面的问题我没有关注太多,但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为明年4月台湾大象艺术空间的个展做准备。下半年在国内外有几个联展,但我会有针对性地来进行选择,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约我参加明年他们的展览。   您对参...
齐白石的画笺
相关描述:  “笺”或“笺纸”、“笺麻”,一般指印或画有小画的精美小张纸,以作写信、题写诗文之用。李白《草书歌行》诗:“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诗:“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把笺纸与书法诗歌联系在一起,可见古人对笺与用笺的讲究。   将有画的笺纸汇成册,称...
艺术家李华生、张羽、梁铨访谈
相关描述:  时间:2008年8月2日 16:30   地点:和静园美术馆   采访人:王高伟   受访者:李华生 张羽 梁铨   记者(王高伟):张老师,我经常见您,但是李和梁我见得不多。   张羽(以下简称张):经常见我。对,他们都在外地。   记者:因为有一些活动我经常能够见到你。...
“夹缝中的实验”张羽的实验水墨
相关描述:  张羽是1990年代实验水墨的核心人物和主要创导者之一。关于水墨似是而非的形式实践和概念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但张羽始终是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实践者。他的实践像使传统在语言内部真正完成向当代的过渡,并且在理论意义上真正开辟出一种语言可能性。   在某种意义上,张羽的水墨实验可以称作一种夹缝中...
重复与修炼
相关描述:  Repetition and Cultivation Practice   - Zhang Yu’s Fingerprint works   水墨画,同大多数的古典艺术形式一样,在今天显得有些多少不合时宜。它丧失了自身的恰当语境:水墨画时代的生活方式,文人气质以及整个文化氛围已经消...
重复与修炼——论张羽的“指印”作品
相关描述:  水墨画,同大多数的古典艺术形式一样,在今天显得有些多少不合时宜。它丧失了自身的恰当语境:水墨画时代的生活方式,文人气质以及整个文化氛围已经消失了。我们所历经的这个快速的转瞬即逝的“现代”,并没有水墨画的培育土壤。如果按照经典的方式画水墨,往往给人一种时空错位之感。问题是,水墨画真的没有...
考察实验水墨——与实验水墨发展紧密关联的人物:张羽
相关描述:  我带着王南溟老师的任务去考察实验水墨的发展线索,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走访了部分艺术家之后发现,从中国画探索到现代水墨、再到实验水墨,二十余年来留下的文本和实实在在的工作,始终与这样一个人有关——张羽艺术家,他曾经是一位编辑、一个勇于奉献的组织者、一个头脑清醒的策划人,曾经有人说他是...
挑战极限
相关描述:  实验水墨在中国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实验水墨还没有成形,目标也不明确,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力求挣脱传统的束缚,创造出具有现代形态的水墨画。所谓目标不明确是指批判的对象和发展的方向不清楚。在80年代初,水墨画的主流还是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水墨画要表现现实...
触点与体验
相关描述:  张羽用手指沾上清水在宣纸上“戳”“点”的过程,是由湿到干。每戳一次就会留下一个触点,一个凹凸。一幅绘画中千万次的重复,千万次的凹凸,指痕留在了宣纸之上。   用手指在宣纸上“触”“点”而留下痕迹——“指印”。手指“触”“点”宣纸的过程行为是《指印》创作的根本。千万次的重复为我们带来了...
从理想出发到心灵宁修——张羽访谈
相关描述:  采访人:(刘旭光《再论质觉》丛书编辑小组)贾羽明、丁怡   时间:2008年3月8日下午3点30分   地点:北京大山子环铁艺术城张羽A023工作室   贾羽明(以下简称贾):张老师,我们今天过来想采访您几个问题。   张 羽(以下简称张):好的,我先泡茶,咱喝着茶聊。   ...
装饰与写意——浅析历代青花工艺与艺术的关系
相关描述:  元代青料(钴土矿)彩绘工艺根植于景德镇制瓷土壤之后,吮吸了中国多门传统艺术的营养,迅速发展起来,到元代晚期,成为中国瓷苑独秀的“青花”工艺。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青花工艺与艺术,装饰与绘画在坯体上相互交融,形成异彩纷呈的艺术风貌。   一、陶瓷文献中记述的青花彩绘工艺   ...
张羽的指印:几微的接触
相关描述:  指指点点,点印之间,指一指,点一点,印一印,但,几乎一无所指,几乎没有什么可说,只是一次次的印记。   几乎没有什么可说,因为它已经说出了一切,已经指明了一切。   一切都在旦夕之间、在转瞬之间,发生了改变!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说出,都已经指明,满满的指印似乎在看着我们,无数的眼睛在默...
《另类现代另类方法》第三章:中国当代水墨的危机是缺乏方法论
相关描述:  中国当代水墨画界存在着两个迷信﹐一是过于相信笔墨或笔墨的表现力﹐另一是自以为是地相信一些画面形象的意义﹐如混沌意象的宇宙感﹐方与圆的阴阳哲学﹐或者矫柔造作变形后得到的所谓的深刻性﹐等等。当代中国画太缺乏观念和方法论上的突破。八十年代﹐以谷文达为代表的‘宇宙流’水墨画将传统积墨法与西方现...
心与手的相应:张羽的水墨实验
相关描述:  张羽是中国九十年代以来实验水墨的领军人物,他以自己不懈的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实验和富有感召力的组织能力,使中国的实验水墨继八十年代谷文达等人开始的纸上革命之后,进入到一个令人瞩目并且蔚为壮观的艺术景观的层面。   就张羽本人的艺术作品而言,我们仔细分析和回顾后会发现,十几年来他在创作...
“上墨”:一种沉思、冥想、开悟的精神生活方式
相关描述:  中国水墨艺术有千余年的历史,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她最内在的本质、她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美地表现在了她的博大丰厚的水墨艺术传统之中。中国古典绘画的一个久远传统是通过山水花鸟来表现人,表现人的心境意绪,表现人对自然生命的体会和感动,从而让人们经由这份...
苏河艺术·北京将于11月举办“无形之形”张羽、梁辁、刘旭光联展
相关描述:  “无形之形——张羽、梁辁、刘旭光联展”将于2007年11月24日下午三点在苏河艺术(北京)开幕,该展览将展出张羽、梁辁、刘旭光三位艺术家水墨、装置等作品。   张羽是中国实验水墨的重要代表人物,自1990年代初期的《灵光》系列以来,他就一直是一个形式上的开创者、理论上的建设者和活...
抽象艺术的路会越走越宽
相关描述:  ——策展人李旭答记者问   问:你最近作为策展人策划了苏河艺术的“线”抽象艺术展览,能谈谈你的策展意图吗?   答:我从2001年起办了4届“形而上”抽象艺术展,初衷就是研究艺术语言本身。中国当代艺术从1980年开始至今已近30年,艺术语言一直不受重视,艺术家强调主题、图像...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