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53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封存的“指印”
相关描述:张羽:封存被剪碎的指印 2014(装置)40×30×10cm 各种被指印覆盖的文件、合同、契约、印泥  2014 广东美术馆馆藏  2012年4月16日我完成了构思已久的新作《封存的指印》,亦可谓小型装置作品。这件作品并未刻意强调指印行为的修行观念,而是截取手指指印行为触摸透明玻璃过程中“...
“指印”方法论无意间“撞翻雕塑”
相关描述:  重新开始《指印》艺术创作一晃七年了,对“指印”方法在宣纸上的不断深入探讨的同时,逐渐开始了“指印”在其他媒材上表达的尝试。对经验的不断突破或否定,这一方法在认知上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倘若将“指印”所表达的视觉转换不同方式的呈现,其表达可否打开人与自然的进一步关系。在人与物之间、创作者...
国家美术·金星奖丨年度焦点人物:张羽
相关描述:  他可能是用他的才华彰显艺术的魅力、他可能是用他的观念改变艺术的进程、他可能是用他的热诚推进艺术的腾飞······他们正在尽力承载中国艺术的发展,成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推动者。  年度焦点人物丨张羽  2020疫情叫停世界。还好,我完成了两件想做的事:创作了手指蘸清水在水泥地上摁指印的行...
与《灵光》一起穿越不安与痛感
相关描述:张羽《灵光》115×100cm,1990年  《灵光》升起那一刻,是红鸟嘴衔金叶穿越混沌宇宙光芒的瞬间,融化的不仅仅是红鸟,我的痛感与不安也终于化在宇宙“灵光”中,这是1990年那只嘴衔金叶红鸟的《灵光》,最终生成1994年“残圆”“破方”的《灵光》。张羽《灵光7号:漂浮的残圆》125×1...
艺术头条|张羽:书写终结之后--水墨,是世界的
相关描述:  计划以这一议题呈现一个具有梳理性的研究展,我已经思考了许久。这个方案确立在以“书写”作为问题对欧美、中日韩现当代艺术发展一百年来的反思,以历史主义的认知逻辑,解构主义的方法论做线性与节点的诊断及分析,从而提出我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个人认识。  艺术头条|张羽:书写终结之后--水墨,是世界的...
关于当代艺术|冠状病毒肆虐时期的微信对话
相关描述:​  关于当代艺术|冠状病毒肆虐时期的微信对话  时间:2020年3月4日12:15-16:49此谈话稿由陈晓琦根据微信语音整理而成,已经谈话人校订。 张羽:(发送文章)《段炼:当代艺术的方法论》。 廖上飞:这篇文章写的比较清晰。但我个人觉得归结点没新意。 张羽:对,段炼的分析还是比较清晰...
对话|艺术之后的艺术,如何创造艺术史艺术?
相关描述:  时间:2019年12月25日-2020年3月28日  方式:此文稿根据微信聊天记录内容整理而成  备注:题目根据聊天内容拟定,已由作者审阅、校订。  艺术之后的艺术,如何创造主体的艺术?  (张羽拟)  艺术之后的艺术,如何创造艺术史艺术?  (井中月拟)  编者按:  在新冠肺炎急速...
点苔--呈现主体的艺术
相关描述:  事实上,《點苔》作为艺术表达的主题,“点”是《點苔》表达的核心关系,“点”是艺术家呈现“点苔”的目的。观看者阅读的是“点”这一行为,至于“点”的如何?“苔”呈现了什么?都不是议题。  张羽:点苔(现成物),不锈钢、丙烯颜料,直径60cm,2019“点”所体现的是艺术家作为主体,在思想认...
不雕不塑、不增不减
相关描述:  #張羽专栏  3个  自2005年開啓創作将一块泥巴放在手中,不雕不塑、不增不減摁压陶泥的《入泥的指印》作品,之后渐进《入泥的肉身》。至今整整十五年,對創造藝術的思考更为明确了。總之,這一方向既不是傳統意義的雕塑,也不是習慣認識上的陶藝。  無論我們怎樣觀看這一作品的視覺形式,其表達都...
1996年以来我的工作方法
相关描述:  《二十世纪末中国现代水墨艺术走势》丛书(三)  张羽 / 策划 / 主编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6年  1996年4月结束了在美国为期一个月的艺术活动回国。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己更清晰了要做的工作,6月完成了年初策划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研讨会”,8月开始编辑《二十世纪末...
雅昌指数 | 月度(2020年8月)策展人:盛葳 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
相关描述:导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与展览呈现进行全面搜集、记录与跟踪,从专业角度解读“策展人”每月所策划的展览在学术性、策划执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国际化推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与创新。策展人:盛葳 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A学术性:✭...
开幕回顾|盛葳、谭平、隋建国、朱金石、张羽现场解读“工作方法”
相关描述:  2020年8月1日下午4点,由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壹美美术馆承办的“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在中关村壹号壹美美术馆盛大开幕。  本次展览开幕式由壹美美术馆执行馆长路贝女士主持,总策划程辰博士致开幕词,策展人盛葳博士现场解读此次展览的“工作方法”,参展艺术...
【雅昌专稿】壹美美术馆新展开幕:梳理工作方法的艺术史 聚焦“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
相关描述:​2020年8月1日,“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在中关村壹号壹美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盛葳担任策展人,呈现了隋建国、朱金石、张羽、谭平等四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策展理念:梳理工作方法的艺术史 聚焦“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开幕合影公元1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名著《自然史》...
无痕的指印——张羽
相关描述:元典美术馆《指印》现场无痕的指印——张羽  上午约10点时分,光线从元典美术馆展厅⻄侧展墙新开的条窗均匀洒向地面。张羽席地盘腿,左手 捧着只玻璃小碗里装满清水,透明、干净,右手食指蘸水一下一下、缓缓用力摁向地面,一行行、一排排......,起身向后倒退或平行移动身体,坐下、蘸水,沿着上一...
【明圆·学术】张羽:简述“觉知超限”
相关描述:简述“觉知超限”文 / 张羽策展人张羽  就“觉知超限”,我首先申明,这是我反复思考、再三斟酌而策划的一个当代艺术研究展,其主要依据是我对现有艺术史的一种解读,以及我对创造艺术的认知与实践。是以我的认识方法论,对现有艺术史的再认识梳理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四十年发展进程中的一条线索——从知形到觉...
张羽:我为什么推动“实验水墨”——自始至终我所参与的实验水墨
相关描述:我为什么推动“实验水墨”——自始至终我所参与的实验水墨文 / 张羽  在“实验水墨”之前,中国的水墨艺术只存在着一条线索,就是书画范畴的文人画或称中国画,也没有如今的“水墨”之说。在世界版图上中国只有传统文人画的中国画,而中国自己的现当代艺术一直是缺失的。因此,实验水墨的崛起,不仅是中国水...
硬核测评 | 微喷打印、冲印、数码印刷,哪种方式代表印刷未来?
相关描述:图片来源于unaplash作为深耕艺术印刷二十多年的老兵,雅昌曾面对不同客户对于印刷品质的疑惑,有些人觉得楼下打印店打印的照片已经能满足需求,有些客户觉得传统的冲印技术才足够细腻,从而抗拒数码喷墨。那究竟喷墨打印、数字印刷、数码冲印,三种印刷方式哪种更好呢?要比较不同印刷方式,或者说是不同...
艺荐|书写的现代主义终结:从井上有一、李禹焕到张羽
相关描述: 书写的现代主义终结 THE END OF MODERNISM IN WRITING从井上有一、李禹焕到张羽FROM INOUE YOUYI, LEE YU-HWAN TO ZHANG YU“从井上有一、李禹焕的书写现代主义和物派的场域艺术,以及张羽的实验水墨,重新开启了晚明的现代性出口,...
篆刻不能少了书法气
相关描述:书法与篆刻同是线条造形的艺术,所不同的是,书法是用毛笔写就,而篆刻则出于刀刻之下。铁笔毛锥、治石书字,本身就是一脉相承。祖先的甲骨文、石鼓文、碣石、汉碑……都是用刀作笔,将文字‘写’下来,将灿烂的中华文化流传到了今天。作为印人,要善于用刀,也要善于用笔,把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铁笔毛锥不...
学篆刻,刀法与临摹必不可少
相关描述:篆刻用刀,是将墨稿转变成印章,从篆刻艺术角度来讲,这是有质的变化的,即以刀代笔,能在石上表现出书法的笔意,但同时也体现出用刀之迹与石味,使笔意通过刀石味表现,刀笔结合表达出篆刻艺术中所特有的“金石味”和作者的艺术个性。一、篆刻刀法(一)篆刻刀法的形成篆刻刀法的形成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密切关...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