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53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康熙青花龙纹三足炉
相关描述:     康熙青花瓷器,被收藏界和历代美学家所赞誉:“青花五彩”,确实名不虚传。由于康瓷所用青料,主要是翠蓝鲜亮、色阶丰富的上等浙江料,青花色调艳丽清新、爽朗明快,备受人们喜爱。   这只青花龙纹三足炉,口径26厘米,高14厘米。撇口鼓腹,折肩唇厚。口端可见浅圆沟槽,底承三足棱角分...
【拍卖前瞻】临宇山人的挚爱:自带“3D+美颜”的黑定窑斗笠盌
相关描述:  “一个真正收藏宋瓷的人,必须拥有这件杰作,不是吗?”   审美情趣极高的日本收藏家临宇山人初见“她”时,是在日本三得利美术馆的一次展览中,就曾被深深的吸引,心中不由得发出感叹。    美轮美奂的宋瓷(出自于佳士得纽约2018年亚洲艺术周临宇山人第三次专场拍卖)   但当时“她”...
《简·爱》手稿上 能看到油墨指印
相关描述:  ◆手稿上有很多排字工人沾了油墨的指印,还有几位工人的铅笔签名。《简·爱》创作手稿誊写本,第三册,夏洛蒂·勃朗特作,1847年。大英图书馆藏。   由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文苑英华——来自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览,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上海图书馆第二展...
北京一地铁站内雕塑被摸成“秃顶” 站长:很难制止
相关描述:  日前,有网友报料称,地铁国家图书馆站的摆件雕塑的头因为经常被路人摸,头顶已经像是“秃”了一样。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地铁国家图书馆站看到,有乘客伸手摸雕塑的情况存在。据国家图书馆站的站长介绍,雕塑是2009年建站时就存在的,确实会有乘客在路过时“摸一把”雕塑,大多数人是因为好奇,一般儿...
康熙青花龙纹三足炉欣赏
相关描述:   康熙青花瓷器,被收藏界和历代美学家所赞誉:“青花五彩”,确实名不虚传。由于康瓷所用青料,主要是翠蓝鲜亮、色阶丰富的上等浙江料,青花色调艳丽清新、爽朗明快,备受人们喜爱。   这只青花龙纹三足炉,口径26厘米,高14厘米。撇口鼓腹,折肩唇厚。口端可见浅圆沟槽,底承三足棱角分明。形制...
发现《泥山》 ——从“指印”摁压的此刻我在到“不雕”“不塑”我在的此刻呈现
相关描述:  我在弘光大学制陶工作室创作的陶泥作品《泥山》,让我爽了几日。这并不是指我创作了让我如何感动的作品,而是《泥山》让我看到了“山”、意识到了“山”。即新的发现、新的认识;也是再次认知、再次确认。   《泥山》如《指印》一样走向艺术表达的终极状态。   我说我看到了“山”,是看见这座山曾...
上墨,因“上”打开,因“物”出走——《上墨·被水墨浸泡的南京日报》无所顾及的再生
相关描述:  “上墨”,是2005年我为“中法文化年”文化交流活动——在法国里尔市策划的“中国‘上墨’——当代实验水墨展”提出的概念。   “上”作为我的表达观念,关联着近三十年的艺术创作及思考。自1991年起,我用手指蘸墨摁压宣纸,将墨上到宣纸上,上到瓷器上,上到玻璃上,并发生了指印的指印行为,...
水+墨 | 张羽:离开水墨
相关描述:   张羽   Zhang Yu   张羽(字郁人,号石雨),艺术家、独立策展人、编辑。1959年出生于中国天津市,2005至今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17 遇见——张羽在东海,路思义教堂,东海大学艺术中心,台中,中国   超常——张羽在新竹,一诺艺术、新瓦屋客家遗址,...
张羽 ZHANG YU
相关描述:A SURVEY OF THE ART A T R I B E O F S O U L P A I N T E R S A R T A N   ZHANG YU   张羽   COMPREHENSIVE ART   综合艺术   Copyright January 3,2...
范晓楠:中国当代艺术进入 平庸时代
相关描述:  在过去的百余年间,中国艺术一直处于不断追赶和模仿西方艺术的赛程中,中国艺术家直接或间接地吸收西方艺术的语言形式,却未能意识到中国艺术自身现代性转换的症结所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短短的二十余年间,各种山寨版的演绎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盛世。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危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
范晓楠: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平庸时代
相关描述:  在过去的百余年间,中国艺术一直处于不断追赶和模仿西方艺术的赛程中,中国艺术家直接或间接地吸收西方艺术的语言形式,却未能意识到中国艺术自身现代性转换的症结所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短短的二十余年间,各种山寨版的演绎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盛世。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危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
“上海星空II”见证城市与艺术家的斗转星移
相关描述:  上海。“上海带给当代艺术家的机会正越来越多。”艺术家陈维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表示。此时,他的一组结合自己在上海生活记忆的摄影作品,正在余德耀美术馆昨日开幕的“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II”展出。   ▲“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II”展览海报   “天人之际II:上海星...
【雅昌专稿】并非水墨的十种可能之张羽、魏青吉: 以自身经验出发的不同实践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本月初,“麓山美术馆当代水墨10:并非水墨的十种可能”将中国当代水墨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仇德树、谷文达、李津、张羽、王天德、刘庆和、冯斌、蔡广斌、武艺、魏青吉十人的作品汇集于此,以“并非水墨的十种可能”为主题,意在探讨当代水墨在当下的可能性。   参展的十位艺术...
【不止一面】张羽:来也•去也
相关描述:  张羽,字郁人号石雨,其在九十年代引领中国水墨先锋艺术,创作作品《灵光》系列,试图探索中国水墨的变化。其组织编辑《二十世纪末中国现代水墨艺术走势》系列杂志,是水墨领域的重要期刊,其间记录了90年代的水墨盛况,时至今日仍然是实验水墨进程重要的参考图书。   初识张羽老师便感受到其来去随心...
“指印”的宣言 王静对话张羽
相关描述: 上墨-20150724——对话郭熙,宣纸、水、墨、亚克力、钢丝、影像,2015,台北关渡美术馆   王静:今天,人们对艺术家的创造无法直观地感受到,大部分人可以说不能理解艺术,需要批评的阐释和传播的渠道来实现交流的达成。一直以来,你在创作中始终对艺术史逻辑有着深入质疑和思考,你怎么分...
张羽:无常是创造是自由
相关描述:   编者语   面对张羽,我调动所有对艺术的观看经验,试图去攀扯、去印证,却发现这些经验都变得毫无效用。但转而细想,艺术的真正价值不就是应该存在于超验之中吗?艺术史之所以向前不断地推进,不就是因为存在像张羽这样一直突破既定价值,一直在方法上,在逻辑上不断突围的艺术家吗?我们应该庆幸,...
张羽、陈荣义对谈|张羽:多重身份,却又纯粹的艺术家
相关描述:  地点:张羽北京T3 国际艺术区工作室   时间:2014年6月8日 陈荣义到访张羽北京T3国际艺术区工作室,2014年 Chen Rongyi Comes Zhang Yu’s Studio at T3 International Art Precinct, Beijing,...
没有终结的艺术史和新的艺术史叙事的开始——艺术存在本质论:对艺术史的解构与重建
相关描述:  作为人类的创造存在——艺术,发展到当代艺术阶段,面临了自被创造之日起前所未有的混乱和艰难局面:传统型艺术与当代艺术二元对立;中西方艺术二元对立以及黑格尔的艺术将被哲学终结的预言和阿瑟·C·丹托的艺术终结论的出现等等。而所有混乱的发生都源于不同现象的矛盾对立。从表象上看,貌似所有矛盾中的...
国家美术·关注丨不“雕”不“塑”·有“影”有“相”:张羽的泥性、水性、土性和镜性
相关描述:  张羽与东海,果然有一场“奇遇”!   在台湾的东海大学里面,有一座可以写入“世界建筑史”的教堂,那就是“路思义教堂”。本来,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想用砖砌成哥德式,但因台湾多震而取消此意,后由陈其宽先生以“倒船底”的六角形状,形成了如今的双曲面的建造格局。 ▲“遇见:张羽在东海”展...
封面故事丨增补或限度——《基本原理》索引-关于张羽
相关描述:  对解释的解释比对事物的解释有更多的事要做。   蒙田[1]   没有足够的能力让世界听任支配,   或者说,正是无限的可能性抵消了可能性,直到发现了限制。   塞欣斯[2] 张羽:上墨20150724——对话郭熙(装置),宣纸、水、墨、亚克力、钢丝、影像,2015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