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784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宝鸡新建小学区域挖出秦汉墓群 发现巴蜀特色葬具摇钱树
相关描述: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为配合宝鸡市高新区新建小学新建校区工程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间,对处于建设区域内的郭家崖遗址北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共计发掘古墓葬41座,其中战国时期秦墓葬37座,汉代以后的墓葬4座,同时确认该墓地外...
2017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郑州市两大遗址入选
相关描述:  “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刚刚揭晓,郑州市有两大项目入选,分别是荥阳青台遗址发掘、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发掘。   3月20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编辑部主办的“2017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市举行。共有11个发掘项目进行了发掘成果汇报。  ...
上海博物馆积极推进国际交流
相关描述: 法国巴黎展厅现场   上海博物馆一直以来都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既注重引进国际优秀展览,又致力于推动中国璀璨多样的文化艺术走出去。   目前,“典雅与狂欢:来自雅典卫城博物馆的珍宝”正在上海博物馆大堂展出。此次展览的两件藏品:科拉雕像和舞乐图瓶画器盖是上海博物馆从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的...
成都双元村发现260座古墓葬,出土600余件青铜器
相关描述:  记者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详细考古勘探和发掘,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的双元村墓地共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260余座,为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数量最多、揭露面积最大的一处春秋战国墓葬群。   双元村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天佑介绍,本次发掘出土上千件...
成都双元村发现260座古墓葬 出土600余件青铜器
相关描述:  中新社成都3月27日电 记者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详细考古勘探和发掘,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的双元村墓地共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260余座,为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数量最多、揭露面积最大的一处春秋战国墓葬群。   双元村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天佑介绍...
成都双元村墓地发现古墓葬260座
相关描述:     记者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详细考古勘探和发掘,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的双元村墓地共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260余座,为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数量最多、揭露面积最大的一处春秋战国墓葬群。   双元村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天佑介绍,本次发掘出...
专家分析陕西帝王陵墓数为82座
相关描述:  中新网西安3月21日电 (记者 田进)记者21日了解到,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与西北大学合作并委托西北大学负责编纂的《陕西帝王陵墓志》出版发行,这是陕西继《陕西省志·黄帝陵志》《茂陵志》后取得的又一个帝王陵墓类的重要大型修志成果,也是该省首次集中编撰的《陕西帝王陵墓志》对外公开亮相,该志由...
“美哉灵鉴——仪征出土汉代铜镜精品展”亮相中山市博物馆
相关描述:  3月22日,继东莞、佛山、珠海之后,仪征市“美哉灵鉴——仪征出土汉代铜镜精品展”来到了广东之行的第四站——中山市,70面各具特色的精美铜镜将与中山的市民朋友们正式见面。   汉代是我国铜镜的繁荣鼎盛期。仪征市藏的汉代铜镜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工艺精湛、保存较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展览...
黄宾虹:国画之民学
相关描述:  君学重在外表,在于迎合人。民学重在精神,在于发挥自己。所以,君学的美术,只讲外表整齐好看,民学则在骨子里求精神的美,涵而不露,才有深长意味。   今天我便同诸位谈谈“国画之民学”。所谓“民学”,乃是对“君学”以及“宗教”而言。   在最早的时候,绘画以宗教画居多,如汉魏六朝以及唐宋...
千峰翠色尽芳华谈当代青瓷艺术收藏
相关描述:  更新的视野、更好的科技、更多的材料、更大的市场、更多元的追求,当我们续接传统,展望未来,那“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在当代将绽放出怎样的芳华?当我们品茶、焚香、欣赏时,青瓷艺术又将在当下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藏家、爱好者又该如何选择心仪的青瓷作品?   “九秋风露越窑开...
随州东周青铜文物完成保护修复
相关描述:  记者日前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历经5年,随州市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出土的500余件青铜器文物已完成保护修复工作。   研究人员称,这批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材料上,其合金配比在春秋晚期保持稳定,这说明当时曾国对青铜铸造材料的认知已达到较高水平。在加工技术上,这批青铜器...
元磁州窑白釉珍珠地划花练武图枕面赏析
相关描述:     这只白釉珍珠地划花练武图扇弧形枕面残片,是西安古瓷收藏家陈永昌先生馈赠给西安悟陶斋古瓷标本博物馆的,它是件纹饰独特、刻画传神、十分珍稀的古瓷标本(见图)。枕面残长20.3厘米,宽14厘米,整体呈折扇扇面形,高度不知。枕面用划花手法画出人物、白云、青草和双线边框,以特制工具在...
西汉彩绘女俑
相关描述:     史前时期,中国古代以活人用于殉葬,殷商时还很流行;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人殉遂以陶俑取代。成为中国陶塑艺术领域内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物。   图为西汉彩绘贵妇俑,陶俑的头部是汉代典型的堕马髻。头顶正中开缝,分发双颞,再于颈后集束为一股。面庞方圆丰满,神情自然;五官刻画细致,透露...
《陕西帝王陵墓志》正式出版发行
相关描述:  日前,省地方志办公室与西北大学合作并委托西北大学负责编纂的《陕西帝王陵墓志》出版发行,这是陕西继《陕西省志·黄帝陵志》《茂陵志》后取得的又一个帝王陵墓类的重要大型修志成果,也是我省首次集中编撰的《陕西帝王陵墓志》对外公开亮相,该志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徐卫民任课题组负责人并具体承担...
汉代印纹陶纺轮
相关描述:     我国用陶制生产工具纺轮的历史源远流长。夏、商、周时代陶制生产工具纺轮,是用来作为纺织之用,造型基本承袭原始社会末期传统,一直延续到汉代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这颗汉代印纹硬陶纺轮形状虽小,却凝聚着古人类的智慧和创造,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探秘战国原始青瓷的风采
相关描述:     原始瓷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我国商、周时代。大家一致认为,原始瓷器属于瓷器生产的早期和低级阶段,它和东汉以后的成熟瓷器相比,烧成温度偏低,胎体比较高,釉层薄而且容易剥落,制作工艺比较原始。当我有幸看到这件战国早期极为罕见的原始青瓷双耳罐(见图),它那优美的造型、极为工整的制作技...
考古学家王绵厚:喀左青铜器为燕王喜东逃时所埋
相关描述: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朝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发现大量窖藏青铜器,这些文物震惊了考古界,但这些青铜器的主人和来源众说不一。不久前,我省考古学家王绵厚提出新观点,他认为喀左大凌河流域窖藏青铜器应是战国末期燕王喜和太子丹败逃辽东时所藏,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专家的支持。   大凌河古道发现...
西汉仿青铜酒器白陶壶
相关描述:     我国白陶生产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经商代早、中期发展到商后期,烧制的白陶工艺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印纹硬陶的大量烧制和使用,又出现了原始瓷,白陶不再受到人们的推崇而显著地减少。目前,发现最早的白陶是距今约7000多年前,浙江桐乡罗家角马浜文化早期遗址出土的...
上海博物馆珍藏赴美法俄推出特展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今年推出三个特展,把中国艺术带到美国、法国、俄罗斯,让中国文化的芳香远播海外。这三个展览分别是正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的青铜器收藏”,刚刚在法国巴黎池努奇博物馆揭幕的“中国芳香:古代中国的香文化”,以及将于下月中...
秦咸阳城遗址发现罕见战国晚期卜甲
相关描述:  新华社西安3月19日电(记者秦汉元)“在战国晚期到秦代的墓葬中发现卜甲,不得不说是一次奇怪的意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说。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的发掘结果。这批墓葬的时间集中在战国晚期到秦代,属于平民墓葬,墓葬规格较小,但考古工作者却在其中发...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