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3秒
所有结果784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古代陶瓷鼎类
相关描述:  鼎煮食物用的陶质炊具,以夹砂陶制作。器型形大多为圆形腹,带盖,双耳,三足。最早的鼎见于新石器时代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鼎的形制根据地域差别与时代早晚略有变化。如仰韶文化有釜形鼎、罐形鼎,鼎足有柱足、锥足之分,庙底沟类型还有形制独特的鹰鼎;大汶口文化依次有釜形鼎、钵形鼎、折腹...
凝重古朴的春秋薛侯行壶
相关描述:   壶。盛酒器,亦可盛水。《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礼·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壶铭:“用盛旨酒。”伯陭壶铭:“用自作醴壶。”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用途。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汉,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随着...
原始青瓷弦纹漏斗
相关描述:   漏斗是人们生活中很熟悉的器具,将液体或细小粉末集中装入容器里时,常会用到它。其实,我国先民们很早就开始使用漏斗这种工具,那么早期的漏斗是什么样的呢?本文就来介绍一件西周时期的原始青瓷漏斗。   这件原始青瓷弦纹漏斗(见图),高5.9、口径11厘米,1965年安徽省屯溪西郊弈棋机场...
千峰翠色尽芳华 谈当代青瓷艺术收藏
相关描述: 五代 秘色瓷莲花碗 1956年维修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时从塔内出土 现藏苏州博物馆   更新的视野、更好的科技、更多的材料、更大的市场、更多元的追求,当我们续接传统,展望未来,那“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在当代将绽放出怎样的芳华?当我们品茶、焚香、欣赏时,青瓷艺术又将在当下...
中国瓷器的世界之路
相关描述:   这是一个交流的时代,也是一个共同体的时代。   中国与外界的交往由来已久。在尚无文字记载的旧石器时期,就已能从某些类型的石器中,看到不同古人类文化间相互影响的印记。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当时世界的总体形势决定着,我们与外界的交流主要经由“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
四川发现春秋墓葬群 出土600余件保存完整的青铜器
相关描述:  记者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详细考古勘探和发掘,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的双元村墓地共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260余座,为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数量最多、揭露面积最大的一处春秋战国墓葬群。   双元村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天佑介绍,本次发掘出土上千件...
收藏青铜器应具备的知识有哪些?
相关描述:  要鉴赏辩别一件青铜器,仅仅了解青铜的历史,它的形态、纹饰、铭文、组合关系与铸造工艺等还是不够的。或者说具备上述知识和技术,还只能就事论事,只是一名鉴别青铜器的匠人。要想成为青铜器鉴赏与辩伪的行家里手,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至少应该有历史学、语言字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诸多方面的知识。 ...
玉中三玦:耳饰之玦
相关描述:  认知古代器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器物的名称。器物的定名,依据形态和用途,我们一般可以给予它一个公允的名称。在不得要领时,还可以由文献找出一些依据,更可以由自名得到确认。但对于一些特别的器物,它的名称也会存有一些争议,也会有错名或重名现象。本文涉及的是器物的共名问题,用途不同,却共享一个...
四川成都平原发现最早汉代基层聚落遗址
相关描述:  新津宝墩古城、大邑高山、温江鱼凫……成都平原分布的史前古城,蕴含了太多古蜀文明时期的未解之谜。然而在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以后,古蜀地区也迅速经历着向汉文化变迁的过程。3月6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就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郫县古城遗址附近,一...
《汉以前东北考古研究》之引言
相关描述:  将这本文集取名为《汉以前东北考古研究》,有这么几点考虑。一是,1982 年我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张忠培先生,张先生当时给我拟定的研究方向为“汉以前东北考古学”,在我从教的三十多年里,始终遵循先生指引的这一方向从未改变;二是,留校任教后,先后开设了“东北新石器与青铜时代考古”“汉以...
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访青年艺术家沈磊
相关描述:  “工艺美术作品《山海颂》是我多年创作实践的延续,是将中国远古神话运用于现代工艺美术的一次尝试,意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华夏文明中蕴含的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气吞大荒的伟大气魄。”谈及心血之作《山海颂》,沈磊百感交集。这其中,既有灵感乍现、得心应手的喜悦,也有苦思冥想、...
雷恺:陕西郭家崖秦汉墓地发现相匹配的秦人生前居址
相关描述: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间对陕西宝鸡郭家崖遗址北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古墓葬41座,其中战国时期秦墓葬37座,汉代以后的墓葬4座,确认该墓地外侧尚未发掘区域为一处面积较大的居址所在,而以往发...
2017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相关描述:  2018年3月20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编辑部举办的“2017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市举行。经过各项目负责人报告,参加论坛专家推选, “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为:   1.“荥阳青台遗址发掘”(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二里...
戴竺芯:四川成都双元村墓地发现古墓葬260座
相关描述:  四川第三个蜀墓腰坑   随葬青铜缶、鼎、匜、盆等6件成套青铜器,说明古蜀人生活讲究,喝酒吃肉还盥洗。   墓主身份不简单   修建腰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反映了墓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腰坑是一种殷商时期流行起来的墓葬形式。古人在墓葬底部挖出一坑,用于坑内殉...
马今洪:典型群舒青铜器的造型源流
相关描述:  1991年安徽庐江三塘乡轮窑厂出土了4件青铜器,其中有一件盒形器。其盖面呈正方形,四角尖突,盖顶四边弧凹,盖为圆口,器、盖子母口,器身扁矮,敛口,弧腹,平底,设有四个圆柱状短足,四足之间有凸出的宽条将底部围成一个方形。盖、器两侧应设有半环耳衔环,但器身衔环缺失。通高21厘米,口径28....
上海博物馆:积极推进国际交流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一直以来都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既注重引进国际优秀展览,又致力于推动中国璀璨多样的文化艺术走出去。   目前,“典雅与狂欢:来自雅典卫城博物馆的珍宝”正在上海博物馆大堂展出。此次展览的两件藏品:科拉雕像和舞乐图瓶画器盖是上海博物馆从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的诸多藏品中精心挑选而出。...
克商之证——利簋
相关描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名为利簋的青铜器,是国家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出珍贵文物之一。   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上半部为圆形,侈口,鼓腹,两侧有两只兽形耳,兽形耳上还有垂珥,下半部为方形底座,造型庄重沉稳。   簋,流行于中国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饭食,是古代盛装...
陕西郭家崖秦汉墓地考古发现罕见的与墓地匹配的秦人生前居址
相关描述:  央广网西安3月29日消息(记者雷恺)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间对陕西宝鸡郭家崖遗址北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古墓葬41座,其中战国时期秦墓葬37座,汉代以后的墓葬4座,确认该墓地外侧尚未发...
郑州市两大遗址入选2017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
相关描述:  2016——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和郑国三号车马坑进行考古发掘。   “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刚刚揭晓,郑州市有两大项目入选,分别是荥阳青台遗址发掘、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发掘。   3月20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
考古专家在宝鸡市发现“聚落型”秦汉墓地,抢救性发掘古墓葬41座,出土众多器物——宝鸡惊现青铜摇钱树
相关描述:  日前,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在我市高新区发现一处“聚落型”秦汉墓地,经抢救性发掘古墓葬41座,其中战国时期秦墓葬37座,汉代以后的墓葬4座,并发现了一件造型奇特、多出土于巴蜀地方的青铜“摇钱树”(见右图)。考古专家表示,与以往发掘的秦墓葬相比较,极少见到与其匹配的秦人生前居址,...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