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54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为何要收藏古代书画?
相关描述:  对绝大多数收藏家来说,收藏古代书画的门槛很高,不但自己要懂行,还要有丰厚的经济实力,尽管如此,仍有一批固定藏家活跃在各大拍卖行里的古代书画专场,这其中就包括著名收藏家朱绍良。朱绍良最受关注的收藏要数国宝级别的南宋马远的十开册页。在朱绍良看来,中国古代书画凝聚了几千年的文明史,特别是宋代...
谁解古代书画收藏之惑?
相关描述:   今年9月,著名藏家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竞得苏轼《功甫帖》,但3个月后,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的三位研究员公开质疑:此件其实是“双钩廓填”的伪本,由此引发了《功甫帖》风波,各路声音沸沸扬扬,更激发了大众对古代书画的研究兴趣。古代书法鉴定到...
谁解古代书画收藏之惑?
相关描述:   5037万《功甫帖》   今年9月,著名藏家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竞得苏轼《功甫帖》,但3个月后,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的三位研究员公开质疑:此件其实是“双钩廓填”的伪本,由此引发了《功甫帖》风波,各路声音沸沸扬扬,更激发了大众对古代书...
东晋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将展出
相关描述: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在世界艺术史中享誉盛名,而这幅画作的原作在哪里,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称此图在大英博物馆。如今,大英博物馆已对外宣布,他们正计划于明年春将《女史箴图》公开展出。 《女史箴图》是如何进入大英博物馆的呢?据说在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颐和园,《女史...
曾我萧白和《宣和画谱》的神秘缘分
相关描述:  建文帝带走了累积千年的宫廷收藏?   在中国明朝以后渐渐失落的唐宋画风为何在日本纯正现身?   这个神秘的日本画家真的是朱元璋的后人?   六百多年前的1402年,南京皇宫遭焚,历代皇家千年收藏的名画不翼而飞,导致明初绘画传统断代,画家无所适从。而后是三百年后的清乾隆爷四处收罗民...
静物画或非意大利首创 中国南宋已现静物画
相关描述:  中国画史存在两个疑团,一是《宣和画谱》收藏全部不知所终,二是入明后,中国绘画风格突然急转弯。   上世纪初,讲到中国画,海归大师称“人物画五百年衰落”;日本人说 “中国画是越古越好”;西方人更是直接指出明初中国画家遗忘了雕塑;“元朝以后,中国人的立体感觉奇迹般消失!”   “五百年...
秋莲摄情 残荷咏怀
相关描述:  中国画在描绘花卉方面有悠久的传统,历代善画花卉的名家不可胜数。而中国花鸟史由唐宋宫廷花鸟画向明清文人花鸟画转变的过程,也引发了传统花卉画审美和技法的变迁。到了21世纪的今天应有不同于古人的图式视觉和画面张力,一方面要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和表现规律,获得中国画笔墨语言的自由表达;另一方面...
中国水墨画的源起与演化(四)
相关描述:  (一)五代宋初面临的历史机遇与选择   在盛唐后的唐历史进程中,水墨的繁衍依然保持着比较活跃的状态。由张璪发轫略带张狂纵欲的路数,在后来者如王墨、项容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画史上又引起了轰动;而王维式的静穆内省的发展倾向则相对较弱。从一种新艺术形式发育、成熟的过程来看,这种探索是必...
随笔郭熙
相关描述:  郭熙以画家兼画论家,其双修均在中国画史敲定重笔。我们之所以重视郭熙,无论对于山水创作实践意义上,或是借此倡言大家关注与投入理论研究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如果能借此为契机,能使大家在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上,重视和节实地使自己的观念发生转变,其功莫大焉。   对郭熙的研究,既要注重史来...
画墨竹难——为魏广君墨竹展而作
相关描述:  竹,自古以来受到了异乎寻常的特殊礼遇。在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竹内外具美,而且能与自己所追求的儒家道德比况。大约九、十世纪间,文人们开始以墨竹来托物寓兴,寄托情思,既表达自己的一些曲隐的思想,也使欣赏竹显得十分容易。人们可以在自己的书斋里也能欣赏到竹子的爽爽英姿,提供了一条极为便捷的途径,...
中国花鸟画“写生”词意嬗变释读
相关描述:   赵昌 写生蛱蝶图 北宋 纸本设色 27.2×91cm 故宫博物院藏   “写生”,在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绘画观念的影响,作为对自然物象对景的现场描绘来看待,已被人们所熟知,而在中国花鸟画的艺术实践中,却有着自身独特的嬗变过程与意义。   传统的花鸟画“写生”一词, 在绘画实践...
风靡中日画坛数百年的两部教科书
相关描述:  在中国历代画谱中,明天启七年(1627)胡正言编《十竹斋画谱》和清康熙十八年(1679)李渔、沈因伯主持、王概编《芥子园画传》最为人熟知。这两部宏篇巨制不仅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甚至波及日本画坛。   日本出版的《芥子园画传》   《芥子园画传》   由不同籍贯、不同阅历的画...
斑斓谱——卢征远的实验,或艺术史的可能
相关描述:   卢征远-螃蟹30x40cm-2013   《斑斓谱》,宋人佚著,在后人的记载中,如清初沈自南《艺林汇考》曾经提到此著录述了北宋繁华时期的各种花果禽鸟特产风物的色彩,当时市井画工经常按其所录来为所画鸟兽鱼虫傅色,据说能够达到如睹真物的效果。实际上,《斑斓谱》可能就是一本色彩大百科,...
从古典回到现代释刘彦水的画
相关描述:  岳镇川灵,海涵地负,至于造化之神秀、阴阳之明晦,万里之远,可得之于咫尺间,其非胸中自有丘壑,发而见诸形容,未必如此。   ——《宣和画谱》卷十《山水叙论》   从85’美术新潮以来,已经20年过去,新潮固然仍继续向前走着,曾经被新潮不屑一顾的传统却渐次地渍染着画坛,因为从传统艺术中...
师造化、移形神、论品第、颂雅风
相关描述:  余自小学时,喜乱涂乱画,稍长,高中后既习书法,才知有羲、献、颜、柳。经数年始学传统绘画,在懵懂中学习花鸟、人物,勾勒花果翎毛,描写人物衣褶飘逸之态,徜徉其中津津自乐。后因环境变动断断续续。那时对先贤创制相知甚少,唯芥子园画谱,印刷板刻,无墨色浓淡变化,少韵致。随改革开放传统文化得以复兴...
今生称画客往世乃诗人——读易峰先生花鸟画
相关描述:  中国绘画,其来尚矣。周秦两汉,旌麾黼黻争艳;魏晋胜流,摹写人物著称;隋唐五代,山水方滋;南北两宋,花鸟勃兴。明清以来,追步前哲,渐乏新意。由此可见,中国花鸟之成熟晚于山水,而山水之成熟又晚于人物。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
追琢其章 金玉其相——沈伟的写意花鸟画艺术
相关描述:  在中国画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社会精英人士的审美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在不断地进行磨合。精英层对于艺术品需求的品味以及他们的审美观念也渗透到艺术家的日常创作实践之中。   早期的娱情方式,如果按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想,作为一个有素养的君子,一方面要有心中秉持刚正的道统,...
中国文人画通鉴
相关描述:  不言而喻,最大限度地体现着宋人文化心理结构特征,同时又对文人画运动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莫过于苏轼和米芾。   苏轼出生于嗜好绘画的家庭,与文同为亲戚,与王诜、李公麟、米芾为好友,与郭熙、宋迪同时相接,故对画的钟情势所当然。作为一名以诗文著称的仕宦文人,他的绘画创作多为“醉时”和“滑稽...
【江南桂月】铜镜精品:喜庆吉祥“百子图”
相关描述:  百子图又称婴戏图,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题材之一,艺术家通过描绘古代儿童嬉戏玩耍的场景,来表达人们对子孙满堂,祈福吉祥的美好向往。从汉墓壁画场景中偶然出现的儿童形象,到宋代惟妙惟肖、主题鲜明的婴戏图,再到明清瓷器、玉器、竹木牙雕等各类艺术品上的百子图,都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和...
刘九洲:著录史的三个时代
相关描述:  把中国著名的书画,用书籍方式记录下来,前后共经历了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可以称之为“标题时代”,从《历代名画记》开始,就记载了很多绘画名称,到了宋代,《宣和画谱》记载了6000多件绘画名称。元初有周公瑾《云烟过眼录》、明代有都穆的《铁网珊瑚》、汪珂玉《珊瑚网》、清初有吴其贞的《...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