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54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宋徽宗——花鸟画的文人情趣
相关描述: 赵佶(宋) 枇杷山鸟图页 22.6×24.5cm   北宋中期开始出现了独立于院体画家体制之外的文人画家,他们以苏轼、文同、李公麟、米芾等画家为代表。苏轼很推崇唐代的诗人画家王维,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段评论间接提出了文人画的品味意识,后世尊称王维...
竹间问道——读戚学慧的画
相关描述:  早就听闻学慧懂茶,读他的画,也似品茶一般,简约恬淡,清雅平和,所以不妨从茶说起。茶字,形近于荼,声近于槚,性洁而不染尘俗,渊源甚古。学慧若得半日闲暇,喜邀二三好友,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淡茶,谈笑间当可抵十年尘梦。茶似有名种劣梗,人则无贵贱高下,但泡茶之事却有不同品味格调。喝茶养身洗心,...
明代画家林良《鹅泳图》鉴赏
相关描述: 鹅泳图 林良作绢本设色,纵172.4厘米,横98.9厘米,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在中国花鸟画史上,林良是一位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人物。在他之前,宫廷的花鸟画大都以工笔为主,注重华贵细腻、色彩绚丽的风格;而从他开始,写意明显占据了上风,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其后,沈周、唐寅进一步加以发...
明代林良《鹅泳图》鉴赏
相关描述:   鹅泳图 林良作绢本设色,纵172.4厘米,横98.9厘米,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在中国花鸟画史上,林良是一位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人物。在他之前,宫廷的花鸟画大都以工笔为主,注重华贵细腻、色彩绚丽的风格;而从他开始,写意明显占据了上风,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其后,沈周、唐寅进一步加...
论崔白花鸟画之艺术特色及其影响(三)
相关描述:  第三章崔白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之所以说崔白在绘画上的艺术成就与高度并不是独创的高峰,是因为五代以来,花鸟画早就出现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二元体系。崔白身处在这二元的审美意趣当中,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选择时,他并没顺应潮流而拘于一派一家,而是各取所长,以兼收并蓄的态...
论崔白花鸟画之艺术特色及其影响(一)
相关描述:  导言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北宋崔白的作品是以写实与抒情相结合,追求自我性灵的抒发。崔白被世人认为是一改宋代花鸟画整体面貌的重要画家。[1]   《双喜图》[2]、《寒雀图》[3]及《竹鸥图》[4]是流传至今并被诸家研究者认为较为可靠的作品。在各种美术研究的著作中,只...
徐文生:牡丹文化与绘画
相关描述:  牡丹花艳而不俗,雍容华贵,百般妖娆,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牡丹文化的起源,若自牡丹进入《诗经》起,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牡丹花种植开始于隋,而兴于唐,甲天下于宋。自古就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历代文人都毫不吝啬地用大量的笔墨来描绘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
【专访】韦宾:以平常心看待学术研究
相关描述:  编者按:2014年4月26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画学文献集成《明清别集画学文献类聚》新闻发布会在知识产权出版社举行。   《明清别集画学文献类聚》是韦宾教授耗时七年之久,历尽艰辛而取得的学术成果。这套书裒辑了散见于四库系列丛书明清别集中的画学文献42600余页,按不同文体,分为十大类...
郭赟:美术史的终结与艺术史的书写
相关描述:  2011年11月,“当代艺术史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美术学院召开。会议分设四个专题展开讨论:一、方法论转型和当代艺术史书写;二、理论立场和当代艺术史书写;三、身份和当代艺术史书写;四、体制和当代艺术史书写。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艺术界众多颇有来头的知名学者参与讨论,不过研讨会的学术成果...
雷甲寿:题材拓展和创新探索
相关描述:  花鸟画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且题材内容与形式语言均有一定的程式或规范,这些程式或规范一方面是我们学习先人经验的起步,对于我们继承传统的观念和技法有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束缚后人的手脚,使他们循规蹈矩,不敢有所突破。如何解决继承传统和发扬革新精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便成为...
线骨色韵铸意魂——传统工笔画形式美基本要素初探
相关描述:  内容摘要之所以说意是工笔画之魂,色是工笔画之韵,线是工笔画之骨。因为魂即灵魂,是生命所在,是主宰,是统帅骨和韵的。反过来,骨和韵既是为魂服务,但又是其不可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没有骨和韵,意也无法彰显。所以,骨、韵、意是构成传统工笔画形式美特征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线骨;色韵;意魂 ...
“素朴”,“淡、虚、静”与山水气质(上篇)
相关描述:  道家自然观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除了要求山水画家能够顺应自然之性,准确把握自然的神韵外,还体现在这些自然之性所彰显的几个境界,素朴、淡、虚、静。   《老子·第十九章》有“见素抱朴”一说,庄子日:“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庄子对“素”的理解是通过守神...
对传统常怀敬畏之心
相关描述:  很多人认为,呈多元化发展的中国山水画走到了瓶颈,在传统和创新之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似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人就干脆甩掉了传统,一头扎进自己所谓的创新当中了。于是很多中国画,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叫中国画了,山水画创作也背离了传统审美的核心价值。有人就把这一切都归罪于传统,说传统制约...
宋徽宗花鸟画的文人情趣
相关描述:  北宋中期开始出现了独立于院体画家体制之外的文人画家,他们以苏轼、文同、李公麟、米芾等画家为代表。苏轼很推崇唐代的诗人画家王维,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段评论间接提出了文人画的品味意识,后世尊称王维为中国文人画的鼻祖。当徐黄异体在北宋经历了近百年,很多文...
隐逸与超越06
相关描述:1.3 绘画品评中的逸品意识   东晋·顾恺之《论画》应该是最早的绘画品评文献[1],但只有片言只语,没做系统归纳。在中国绘画批评史上真正开始品评的是谢赫《古画品録》,其中所品评之画家,以陆杲为最晚。据《梁书》卷二十六所载,陆杲“中大通元年,加特进,中正如故,四年卒。”[2]又谢赫评陆杲...
隐逸与超越08
相关描述:  对逸品提出新的看法的是唐岱。   古云画有三品:神也,妙也,能也。而三品之外,更有逸品。古人只分解三品之义,而何以造进能到三品者,则古人固有所未尽也。余论欲到能品者,莫如勤依格法,多自作画。欲到妙品者,莫如多临摹古人,多读绘事之书。欲到神品者,莫如多游多见。而逸品者,亦须多游。寓目最...
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赏析
相关描述: 明皇避暑宫图 明皇避暑宫图-局部 明皇避暑宫图-局部 明皇避暑宫图-局部 明皇避暑宫图-局部 宋代·明皇避暑宫图-郭忠恕   赵启斌   郭忠恕(?-977年),五代宋初画家,河南洛阳人,字恕先,又字国宝。7岁能诵书属文,举童子及第。后周广顺中(952...
“距离看花”安娜-查睿福“奇境”
相关描述:  今年(2013年)五月底,我应邀去参观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正在为一众贫乏的作品感到失望之际,安娜.查睿福在威尼斯教区博物馆(Museo Diocesano di Venezia)的个展点燃了久违的艺术热情。从一名来自遥远东方的他者角度来看,安娜·查睿福的作品最符合我们对威尼斯...
写生日课——谈造型
相关描述:  自《尔雅》“画,形也”至魏晋顾恺之“传神写照”,谢赫“六法”之“气韵”,形神举要日渐明朗。及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均论述了要重视表现各阶级的不同人物性格和不同精神状态;苏轼《传神记》和陈造《论传神》提出了如何捕捉人物神态,陈郁《藏一话腴.论写心》将写形与写心作了区分,传...
谁解古代书画收藏之惑 怎样才能收藏古代书画?
相关描述:   宋徽宗《宣和书谱》   今年9月,著名藏家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竞得苏轼《功甫帖》,但3个月后,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的三位研究员公开质疑:此件其实是“双钩廓填”的伪本,由此引发了《功甫帖》风波,各路声音沸沸扬扬,更激发了大众对古代书画...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