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9秒
所有结果21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 6万件宋瓷重见天光
相关描述: “南海一号”右侧中部船舱位置散落着一摞摞福建德化窑白瓷器和福建磁灶窑绿釉器 这是考古工作者对“南海一号”上清理出来的淤泥海沙等凝结物进行水洗时发现的三枚古钱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承人陈芳财(中)专程从福建晋江前来考察“南海一号”沉船   经过7年的...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海量宋瓷重见天光
相关描述: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自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岸,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考古工作者按照模拟埋藏环境保护法...
唐代沉船惊现中国文物 专家:开启“潜水时代”
相关描述:  从“黑石号”沉船上打捞起的八棱胡人伎乐金杯——杯面上的舞伎长发飞扬,有胡人之貌。这是在中国境外发现的最重要的唐代金器之一。   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加拿大多伦多阿迦汗博物馆(AgaKhanMuseum)与新加坡合作推出《失去的独桅帆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现》文物展,通过数...
江苏考古开启“潜水时代” 专家:水底存大量文物
相关描述: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文物局了解到,2015年,江苏考古学家将对江苏境内水域进行摸底考古,探寻埋藏在太湖、洪泽湖等湖底的“水下宝藏”。茫茫水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秘密?我国水下考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难点?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水下考古成考古“攻坚战”   备受关注的隋炀帝...
江苏考古开启"潜水时代" 专家:水底存大量文物
相关描述:   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东方庞贝”泗州城,经过三年多的考古发掘,已确定了古泗州城遗址范围。图为2014年12月在江苏省盱眙县淮河镇城根村泗州城遗址拍摄的碑座。新华社发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文物局了解到,2015年,江苏考古学家将对江苏境内水域进行摸底考古,探寻埋藏在...
江苏考古开启“潜水时代” 专家:水底存大量文物
相关描述:   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东方庞贝”泗州城,经过三年多的考古发掘,已确定了古泗州城遗址范围。图为2014年12月在江苏省盱眙县淮河镇城根村泗州城遗址拍摄的碑座。新华社发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文物局了解到,2015年,江苏考古学家将对江苏境内水域进行摸底考古,探寻埋藏在...
江苏考古开启“潜水时代” 水下考古依旧长路漫漫
相关描述: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文物局了解到,2015年,江苏考古学家将对江苏境内水域进行摸底考古,探寻埋藏在太湖、洪泽湖等湖底的“水下宝藏”。茫茫水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秘密?我国水下考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难点?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图为2014年12月在江苏省盱眙县淮河镇...
南海一号沉船将挖掘出超6万件文物 包括宋代名窑瓷器
相关描述: 考古现场   “南海I号”,一艘宋代沉船,2007年12月,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水,沉睡800年后重见天日。这项“奇迹工程”也成为世界考古史的创举。   如今,距“南海I号”入住新家“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有七年。历经多年的考古工作之后,这艘承载着大量历史...
江苏考古开启“潜水时代”
相关描述:   2014年10月10日,考古人员在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东坑坨进行水下考古。CFP   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东方庞贝”泗州城,经过三年多的考古发掘,已确定了古泗州城遗址范围。图为2014年12月在江苏省盱眙县淮河镇城根村泗州城遗址拍摄的碑座。新华社发   日前,...
千年瓷都德化:沿着海丝走世界
相关描述: 澳大利亚陶瓷设计专家与陶瓷企业设计师共同研发陶瓷动漫新品   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瓷就走出山门,畅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从此,千年瓷都一直沿着“海丝”走向世界。目前,德化80%的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首个出口陶瓷...
专家:回流瓷、海捞瓷有巨大收藏空间
相关描述: 清代广彩瓶高36.5厘米 明代折沿青花盆口径36厘米   近日,媒体披露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博物馆沉睡八百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淤泥清理后已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   自郑和下西洋打通海上丝绸之路起,中国的瓷器便开始了大规模出口。一...
专家:回流瓷海捞瓷有巨大收藏空间
相关描述: 清代广彩瓶高36.5厘米 明代折沿青花盆口径36厘米   记者李丽   近日,媒体披露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博物馆沉睡八百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淤泥清理后已进...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一艘南宋古船的“海丝”记忆
相关描述:  原标题:泉州湾古船陈列馆   一艘古船的“海丝”印记 残存的古船   □本报记者 林剑波 文/图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位于泉州开元寺东面,二层结构,通体红色,屋脊两端高高反翘,是典型的闽南“皇宫起”建筑风格,馆内展示着一艘宋代古船及其出土物。   步入展馆,绕过一面白色的...
福船“水密隔舱”技艺入选非遗保护名录
相关描述:  本报讯 日前,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正式公布,泉港区福船“水密隔舱”制造技艺成功入选。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自明洪武年间随黄氏入闽传入泉港区峰尾镇以来,随黄氏造船业务的对外开展,不仅在泉港区峰尾、肖厝、沙格等地广泛...
“南海一号”考古新进展 进入古船发掘和提取阶段
相关描述:  在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淤泥清理,现已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将有更多“海丝路”遗留文物重现人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南海一号”的考古团队2日透露,自去年11月“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正式启...
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进入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
相关描述:  在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淤泥清理,现已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将有更多“海丝路”遗留文物重现人间。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南海一号”的考古团队2日透露,自去年11月“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
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 展开内部发掘文物提取
相关描述: 这是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内部发掘出来的瓷器(12月2日摄)。 这是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内部发掘现场(12月2日摄)。   在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淤泥清理,现已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将有更多...
德化窑:中国历代外销瓷贸易中的重要角色
相关描述: 陈明良《文昌帝君摆件》   德化窑系产品是中国历代外销瓷贸易的重要角色,产品外销量巨大;德化青白瓷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瓷器产品之一;德化明代创制的阶级窑是最早被外国移植成功的窑炉技术的先祖;德化白瓷是最先被欧亚各国作为本国学习标本试烧成功的先师;德化瓷自宋代以来的千年时空中,以其难以想象...
“海上丝路”考古会议聚焦水下丰富文化遗产
相关描述:  由国家海洋局、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海上丝路考古”研讨会19日在厦门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水下文化遗产的探测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历史以及现如今面临的严峻形势展开了讨论。   自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独立建制后,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巨大...
民营美术馆的“文化亮点”如何维持
相关描述:  国内民营美术馆建设,与近十年来的房地产市场的攻城略地和在全国范围内的四处开花不无关系。   美术馆建设往往成为了很多地产项目的“文化亮点”和营销卖点,更多成为了房地产项目的促销手段。一旦房地产售罄,那些打着美术馆建设项目的文化噱头往往就完成了其商业使命。笔者年前曾经在广东南海边阳江一...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