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9秒
所有结果21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珐华复兴成果首次海外展出,于山携朝元窑 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技艺
相关描述: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常务理事、珐华技艺复兴发起人、朝元窑创始人于山携“朝元窑”珐华器首次亮相海外,参加巴黎名媛舞会与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双向奔赴·中国高平非遗见面会”。这一系列亮相,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更将中国浪漫传递给了海外的观众,与世界共赏这一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珐华凤鸟牡...
雅昌快讯&视频 | 2023德化国际陶瓷文化周预热宣传首站落地 演绎五彩斑斓中国白
相关描述:8月4日至8月6日,2023 德化国际陶瓷文化周系列预热宣传之“不虚瓷行”首站落地北京朝阳合生汇,给盛夏带来了别有韵味的清爽体验。活动现场以海上丝绸之路图腾代表“南海一号”为设计核心,通过系列德化白瓷作品、陶瓷大师表演、“瓷国明珠”表演等互动体验,生动演绎五彩斑斓中国白,带领观众重新发现德...
我在疫情这三年
相关描述:  从2000年元旦23日武汉封城至2023年元旦,这3年,书法、游历、写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书法  1、《覃炳庚官方网站》在这三年中得到充实提高,网站浏览量已超过52万人。  2、由政府出资拍摄的电视片《东方翰墨》邀请我主讲《中国书法》专题,于2022年12月下旬完成摄...
畅想宇宙天际,手绘心中梦想 ——柏乐2022毕业画展•回溯生命最初的故事
相关描述:9月3-6日,柏乐2022毕业画展在广州溯·榭映美术馆如期举行。本次画展基于孩子们的暑期创作作品,脱胎于暑期创作营,展示了孩子们丰富的的艺术想象力,更为孩子们留下年少时美好的人生记忆。经历疫情的寒冬,迎来万象更新的壬寅年,俗话说“春生夏长”,柏乐在此长夏之际,诚邀柏乐的学员及家庭参与暑期创...
现场|国博考古百余年春秋 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展出
相关描述:1921年,几乎与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至今已过百年春秋。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博考古长足发展,蓬勃葳蕤。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领域,设立专门机构,开一时风气之先。展览现场 (摄影:余冠辰;本文现场图片...
青白瓷:体现宋人格调
相关描述:“瓷素茶寂琴破音”,是品茶时最美妙的情景,视觉、味觉、听觉开始密集感觉的风势,汇聚思想的流水,涤荡情绪的杂质,审美体验在愈来愈接近于本色时提纯,重回朴素的格调。这格调大概始于宋人点茶,咬盏的茶之花,点出了宋人生活的精致与典雅,是青瓷中的美学趣味。宋代留下的五大著名窑口,至今为茶人喜爱。汝窑...
2018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精品巡演启动
相关描述: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推进大湾区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搭建以湾区内地主要城市为支撑点,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艺术展演和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大湾区文化品牌项目,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歌舞剧院和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承办,广东粤剧院、广州杂技艺术剧院、南海中联龙狮协会等单位参与演出的“...
聚焦“狮文化珍宝展” 白釉狮耳炉与狮耳筒式瓶上的德化窑印记 “海丝源头”泉州“狮文化”杰作
相关描述:图1 清代德化窑白釉狮耳炉图2 清代德化窑白釉狮耳筒式瓶图3 明宣德款德化窑白釉狮耳香炉图4 清代德化窑白釉坐狮观音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宝库,在180多万件藏品中,仅古陶瓷一项就占约35万件之多。这些古陶瓷除了景德镇窑烧造的以外,其他地方瓷窑产品也很多,但能够形成规模的只有龙泉...
中国文物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 近半展品首出境
相关描述: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沙特旅游及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办的“华夏瑰宝”展览将于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国家博物馆举办。该展是中国文物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近半数展品为首次出境。   主办方21日在北京举行了展览的行前发布会。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明介绍,此次展览...
马可波罗与德化瓷
相关描述:德化瓷是唐宋时期在福建德化县兴起的陶瓷产品,其胎土细腻,种类丰富,特别是明代烧制出的白瓷洁白纯净,明亮莹润,受到海内外人民的喜爱,有“中国白”、“象牙白”、“猪油白”等美誉。在德化瓷众多器物类型中,有一个名字特别引起我们注意——马可波罗罐。众所周知,马可波罗是13世纪著名的旅行家,游历了亚...
沈岳明 郑建明:明月染春水,千峰翠色来
相关描述:  继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获得“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2017年浙江省考古所又对该窑址进行发掘。其中在一件瓷质匣钵上发现“罗湖师秘色木宛”7个字,“秘色木宛”4个字与法门寺地宫衣物帐上的文字完全相同。这不仅是在窑址上首次发现“秘色”字样,也再次证明瓷质匣钵就是烧造秘色瓷的重要...
全球学者相聚金陵 共话东亚考古成果—第八届“东亚考古学会”国际学术会议在南京大学开幕
相关描述:  6月8日上午,第八届“东亚考古学会”国际学术会议(The Eighth Worldwide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East Asian Archaeology)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开幕,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和东亚考古学会(SEAA)主办,会议为期4天,...
明月染春水,千峰翠色来——青瓷简史
相关描述:     图①:最早的瓷器——夏代原始瓷罐。   图②:最早的成熟青瓷——东汉青瓷瓷罐。   图③:战国原始瓷甬钟。   图④:上林湖出土秘色瓷净瓶。   图⑤:南宋龙泉窑凤耳瓶。   继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获得“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2017年浙江省考古所又...
全球学者相聚金陵 共话东亚考古成果
相关描述:  6月8日上午,第八届“东亚考古学会”国际学术会议(The Eighth Worldwide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East Asian Archaeology)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开幕,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和东亚考古学会(SEAA)主办,会议为期4天,...
“王老邪”的锔瓷人生
相关描述:   “王老邪”的锔品荟萃   □□白英   “王老邪”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名号,现实中却是锔艺大师王振海的艺名。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古老的民间技艺———锔瓷,古代匠人们发明了“金刚钻”与“锔钉”,将破碎的瓷器复原,锔瓷这门手艺便产生了,在宋朝名画《清明...
探寻“瓷帮古道”邂逅新“瓷路”
相关描述:千年瓷都,瓷通四海。在德化瓷器输往海丝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中,曾经有一条瓷帮古道,就像茶马古道一样,留下不朽的传奇。在第三届海丝国际文化节期间,这条尘封百年的瓷帮古道,再次进入世人的视野。 9日,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县域联动项目——“重走瓷帮古道 感悟海丝文化”徒步活动在德化县拉开帷...
南海一号是我国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 发掘文物超200吨
相关描述:   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一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它是一把打开宋代船舶制造和民间瓷器烧造秘密的金钥匙。   目前,专家已经确认南海一号就是中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而且是专门适合在南海航行的船只。船上除了船员以外,还有大量跟船压货的小商贩。但是他们只能和自己的...
南海一号是我国古代三大船型“福船” 文物超200吨
相关描述:  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一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它是一把打开宋代船舶制造和民间瓷器烧造秘密的金钥匙。   目前,专家已经确认南海一号就是中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而且是专门适合在南海航行的船只。船上除了船员以外,还有大量跟船压货的小商贩。但是他们只能和自己的货物...
闯入文物修复领域的年轻人:石碑拼接起来的生活
相关描述:  经过除锈、补缺等一系列工艺,一面唐铜镜在千年之后再次焕发光彩。文物修复师的面容在盈盈的镜面上清晰可鉴,就像千年之前它曾照耀过大唐的红妆一样美丽。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国内热播走红,内行人点评着工艺的得当与否,外行人惊诧于修复师的高超技艺。文物修复师这个古老而神秘...
国家文物局代表团赴英国参加“英国世界遗产年会”
相关描述:  受国家文物局委派,10月7日至10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姜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张依萌赴英国煤溪谷参加第三届“英国世界遗产年会”并发表专题演讲。这是中方首次委派代表出席英国文化遗产年会。   姜波以《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为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