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5秒
所有结果12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问景”——艺术家对光与空间的探索
相关描述:   艺术家:李姝睿  陈杰   展览时间:2013年9月6日 — 10月 6日   展览地点:艾可画廊 0号楼,上海莫干山路50号0号楼102室   开幕酒会:2013年9月6日 下午5点至8点 艾可画廊 0号楼,上海莫干山路50号0号楼102室   李姝睿、陈杰双人展将于20...
王家北:年轻艺术家与青年艺术家
相关描述: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最新的展览资讯,便会发现铺天盖地的青年艺术活动正在全国各地繁荣生长着,画廊、艺术机构、媒体杂志也在大肆宣传着“青年艺术家”的概念与作品。什么是青年艺术家?它与年轻艺术家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文章中发现,对于这两者并没有细致的分界,作者大多将其互相替换使用,但是...
马秋莎: 生活“啪”的一下点了我的穴
相关描述:   一条用塑料切菜板做成的冰路,4只用切割机裹着皮草制成的宠物,像划过冰面一样泛起的冰屑……   在尤伦斯的“ON|OFF”当代艺术展上,马秋莎的这件作品看上去很安静。这些生活中的日常事物,被“陌生”地搁置在一起,表面上很安详,内里却很危险。   这是马秋莎精心呈现的一个故事,和她...
ARTINFO访谈:温凌谈绘画
相关描述:   温凌的绘画充满了个人风格,今年他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ON │ OFF”展览里呈现的纸上作品,令人印象深刻:风格类似漫画,线条简单的,并以六格的形式展开叙事。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温凌希望传递非常精确的主观表达,将他熟悉的日常生活以最为亲近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六月初一个安静的下午...
恍如冰粒 映照人间
相关描述:  在我认识马秋莎之前,就在上海的一个年轻艺术家群展“刷新”(2007年,苏文祥策划)中看过她的作品—也就是那件后来人人都记住了的《从平渊里四号到天桥北里四号》。在那个录像里她的语言和她的身体在用两个线索叙述着同一件事情。当她说完故事后从嘴里取出沾满鲜血的刀片,我记住了那张把痛苦变得无比平...
LEO XU PROJECTS 参加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相关描述:   LEO XU PROJECTS很荣幸地宣布我们将携北京艺术家陈维的全新摄影作品,参加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ong Kong)。博览会展期将于2013年5月23日开始,26日闭幕,预览时间是5月22日。我们的展位是:1C56。   1980年生于中国浙江,陈维...
王智远:“无聊艺术”与“无聊理论”
相关描述: 王智远   认识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一点就是——首先弄清楚我们(中国)在哪儿呢?艺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和我们生存空间关联的准确程度和深度(接地气),应该是评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好和不好的唯一标准。   因为参与白兔收藏的几年之间,无意间看了很多的展览和作品,其中不乏很有创意的新点子...
“被解放的影像”群展5月11日艾可画廊
相关描述:   艾可画廊于2013年5月11日至6月11日在主空间举办群展《被解放的影像》,参展艺术家为蔡凯、关小、宋拓、尉洪磊,此次展出他们分别涉及影像或影像装置的作品。   策展人翁志娟对此谈到:“ 影像艺术早已从录像艺术时代步入多媒体艺术的云时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技术对于社会生产关系和制度...
渐·艺术家简历
相关描述:  季大纯 男   1968年 生于江苏   1993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四画室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展览   2012年 “灰色时刻”个展,AYE画廊,北京   “Ctrl+N非线性实践——2012光州双年展特展”群展,光州市立美术馆,韩国/光州   2011...
没有画廊,我们怎样做艺术(2)
相关描述:  摘要: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年轻艺术家展“ON|OFF”以看似嘈杂的面目出现。策展人鲍栋和孙冬冬说,他们的中心词是“实践”和“切换”——“我们想提供的是一种对于当下中国的遭遇感,它对应的是公众,而不是这个艺术系统。”   找不到钱的时候,她会先把自己的想法画成各种图示贴到墙上,基本拿着...
马秋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相关描述:   艺术家 马秋莎   一条用塑料切菜板做成的冰路,4只用切割机裹着皮草制成的宠物,像划过冰面一样泛起的冰屑……   在尤伦斯的“ON|OFF”当代艺术展上,马秋莎的这件作品看上去很安静。这些生活中的日常事物,被“陌生”地搁置在一起,表面上很安详,内里却很危险。这是马秋莎精心呈...
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之艺术史与批评(下)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之艺术史与批评(上) 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之艺术史与批评(中)   作为“ON | OFF”大展的重要组成部分,UCCA在展览期间推出系列公共学术活动,分作“自我组织·自我发言”与“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两个单元。   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年轻的实践者们并...
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之艺术史与批评(中)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之艺术史与批评(上) 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之艺术史与批评(下)   作为“ON | OFF”大展的重要组成部分,UCCA在展览期间推出系列公共学术活动,分作“自我组织·自我发言”与“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两个单元。   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年轻的实践者们并...
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之艺术史与批评(上)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之艺术史与批评(中) 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之艺术史与批评(下)   作为“ON | OFF”大展的重要组成部分,UCCA在展览期间推出系列公共学术活动,分作“自我组织·自我发言”与“个体实践·个体方法”两个单元。   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年轻的实践者们并...
A Portrait of China’s Post-Mao Generation
相关描述:Every day, China’s Internet users come up against the Great Firewall, an invisible but pervasive barrier that blocks search terms, censors commen...
那些随处安放的艺术青春
相关描述: 陆扬的作品总是能给观者带来很强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这世界是老炮们的,但归根到底是年轻人的。如今的艺术界这一趋势似乎更加明显。即使年轻艺术家们表情和缓、深思熟虑,作品也难免会有一股青春期的味道。这是无可避免的缺陷,也是最难得的天赋。好在在这个个性多元的时代,只要你有实力,不管你用什么...
鲍栋反思策展中的文本中心
相关描述: ON/OFF展览现场   策展人与评论家鲍栋在这篇特邀访谈中谈及其对于策展中“文本中心”的不满与警惕,对于目前在当代艺术界所盛行的“文本统治”式的策展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并尝试寻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与出路。   当策展性,或者说,对艺术创作、生产、研究、评论与展示,即对整个艺术系统...
UCCA公共学术活动:艺术自我组织,生态建设与行动(下)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UCCA公共学术活动:艺术自我组织,生态建设与行动(上) UCCA公共学术活动:艺术自我组织,生态建设与行动(中)   作为“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大型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UCCA在展览期间推出系列公共学术活动,分作“自我组织·自我发言”与“个体...
UCCA公共学术活动:艺术自我组织,生态建设与行动(中)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UCCA公共学术活动:艺术自我组织,生态建设与行动(上) UCCA公共学术活动:艺术自我组织,生态建设与行动(下)   作为“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大型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UCCA在展览期间推出系列公共学术活动,分作“自我组织·自我发言”与“个体...
UCCA公共学术活动:艺术自我组织,生态建设与行动(上)
相关描述:【相关链接】 UCCA公共学术活动:艺术自我组织,生态建设与行动(中) UCCA公共学术活动:艺术自我组织,生态建设与行动(下)   作为“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大型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UCCA在展览期间推出系列公共学术活动,分作“自我组织·自我发言”与“个体...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