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124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开拓与傅中望的雕塑创作
相关描述:  在多元对话的语境中,怎样找到艺术家个人的学术坐标和文化基点,是直接决定他的创作取向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水准的必要条件。我们踏着西方人的足迹走得太久了。要找到解决当代文化问题的方案,道路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大加提倡的便是去开拓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基因,在拥有鲜明的文化针对...
尊重艺术的原创性
相关描述:  如果以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作为一个特殊美术时期的终结,那么在这个结点的前后,我感受到中国当代美术的巨大变革,同时也看到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复杂,沉潜,期待的时期。   谈到变革,应该说最大的变革是打破了僵化、单一的审美模式,使艺术的创造力得以解放。艺术家回到了艺术的本体,一方面对传统...
“转换”的智慧与担当
相关描述:  不论在雕塑界还是当代艺术圈里,乃至美术馆界,傅中望都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他对于艺术史的贡献,对于当代艺术的推动,对于公共文化事业的不遗余力,都让我们为之钦佩。他在创作中、工作中所彰显的智慧与担当,他一以贯之的探索求变的创作风格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都让我们为其旺盛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社...
迹象美学:感知杨千的诗意媒介
相关描述:  图像,对于任何一位从事视觉表达的艺术家来说,都是最基础却又最艰难的事业。当勒内马格利特在1929年用精细的手法画下那枚烟斗,却在烟斗图像的下方写下“这不是一个烟斗”的时候,他以一个专业画家的身份“背叛”了自己亲手描绘的形象,也留下了类似禅宗“公案”的问题,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再现”与“被...
“非遗”频频嫁接当代艺术 打通传统文脉急不得
相关描述:  一度给人留下“深奥晦涩到不可理喻”印象的当代艺术,如今正大踏步尝试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在不少展场,当代艺术作品披上了“非遗”的外衣——从人尽皆知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传说,到剪纸、刺绣乃至皮影戏,不一而足。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如同递给参观者一把解码当代艺术的钥匙,可如果不得其法,两者纯属...
“非遗”频频嫁接“当代艺术” 打通传统文脉急不得
相关描述:  从“精卫填海”传说到剪纸、刺绣技艺,“非遗”频频嫁接当代艺术   别乱炖!打通传统文脉急不得   本报记者 陈涛   一度给人留下“深奥晦涩到不可理喻”印象的当代艺术,如今正大踏步尝试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在不少展场,当代艺术作品披上了“非遗”的外衣——从人尽皆知的“精卫填海”“愚公...
一带一路•丝路心象 金冈实验水墨作品展(西班牙站)即将开幕
相关描述:   主       办: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承       办:Illes Balears 基金会  陕南画院   协       办:德国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   欧洲中食协会   西班牙巴利里斯群岛华侨华人协会   西班牙曼弗雷保...
【雅昌讲堂】吴永强:纳比派与塞律西埃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吴永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多项,包括全国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在国家级权威核心期刊、CSSCI期刊等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
调合东西方艺术的探索者——高炀
相关描述:  从艺术家本身的生活方式理解这种非定义性的架上当代艺术,不难看出画家对“人”与“物”关系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流派的局限。从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物派到85新潮反抗式的创造,艺术家们在不断尝试融入本土性的意识,文化从而创造出普世性的语言来减轻同化带来的危机感,在同样身处后殖民的时代的艺术家来说选...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
相关描述: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 开幕:2018年3月25日10:00 地点:中国美术馆,北京   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将于2018年3月25日至4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从1928年的国立艺术院到今天的中...
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校庆北京系列活动将启动
相关描述:  2018年3月24日下午,《国美之路大典》首发式暨中国·美术·学院大展媒体导览于中国美术馆举行,由此揭开了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北京系列活动的序幕。   《国美之路大典》由百余位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团队参与编辑,历时十载,16卷39册,近1500万字、2万图版,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
费大为:中国当代艺术25年来没进步
相关描述:  作为最早将中国当代艺术推介到欧洲展出的“推手”,费大为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了如指掌。然而令他遗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性和创造性摆在西方大师面前毫不逊色”的中国当代艺术,如今却一步步倒退,以至于“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费大为   怪象1 当代艺术家读书少,走...
中国的青年艺术家都去哪儿了?
相关描述: 1966年的大卫·霍克尼。图/视觉中国   “艺术界现在就像三峡大坝的闸口,从40后到00后的艺术家都垒在那里,把水位也抬升了。”   大众所熟识的艺术家是大卫·霍克尼型的:成功,而且越老越成功。但功成名就的行尊在任何领域都属凤毛麟角,中坚永远是年轻人。在中国,青年艺术家去哪儿了?...
【雅昌专稿】逆市翻红,周春芽凭的是什么?
相关描述:  2017年,在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持续下行表现的同时,周春芽作品的行情却异军突起,堪称本年度拍得最好的当代艺术家。以年度总成交额而论,周春芽1.87亿元位列第二,仅次于曾梵志。而在高价方面,周春芽标志性的“石头”、“绿狗”和“桃花”精品也接连刷新纪录,极大地带动了中低端市场的活跃性,“桃花...
今天的故事——关于何多苓的近作
相关描述:  又快到秋天,天气又要变冷了。中国的发展太快,成都也变得很快,跟过去有关的回忆常常缺乏物证的支持,除了几张照片,几幅画,还有天气。照片会旧,画也不在眼前,就连天气也跟过去不太一样了。这些都跟我关系不大,因为反正我也没经历过何多苓前辈画“青春”那个时期。那时候我确实也在这个世界上,但我还很...
地域性也是当代艺术批评的切入视角
相关描述:  “地域性”是当代艺术发展中一个比较尴尬的概念,往往与“普适”的艺术价值观形成对立,或有狭隘的地方主义之嫌。然而,地域性的语言差异、历史差异、资源差异又是世界文化交流中绕不过去的理性因素,有时针对某些具体精神产品的内因分析,不进入地域性的语境分析是很难见效的。简单举例未必恰当,莫奈画作《...
【雅昌快讯】罗发辉与露西亚的花卉世界 同一题材的不同文化关注
相关描述: 探索与启示——中德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展览发布会现场 展览主题论坛现场 展览开幕式剪彩 展览开幕式嘉宾合影庆祝   (雅昌艺术网讯)海南三亚的海棠湾,充满生气盎然,中国艺术家罗发辉和德国艺术家露西亚·西蒙斯,东方与西方、摄影与绘画、超级写实与超现实,一样的...
泰康空间呈现湖北当代艺术样本
相关描述:  本报讯(记者 陈涛)言及国内当代艺术,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北上广深,其实,身处内陆腹地的湖北正迎头赶上。由北京泰康空间承办的“无边的现实 多重的现在——湖北当代艺术样本”近日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以时间为序,集中呈现了包括傅中望、冷军、尚扬等出生于湖北的当代艺术名家数十件作...
“湖北当代艺术样本”展览在武大万林艺博开展
相关描述:  新华网武汉12月29日电(记者俞俭 通讯员张雯琇)囊括了傅中望、冷军、曾梵志等20多位艺术名家的“无边的现实多重的现在——湖北当代艺术样本”展览,29日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开展,展览将视线投向湖北区域艺术生态和艺术家多年的实践经验,展览将延续至2018年2月底。   本次展览呈现...
何多苓:“士”与自然
相关描述: 艺术家何多苓   2011年的个展《士者如斯》,也是对进入自然与人题材的回应。个展前一直在画的兔子系列、花的写生,还有对一些古典题材的重新表现,跟现在这个园林有关。里面有些画是我在老蓝顶就开始画的,老蓝顶也在郊区,我已经进入人与自然的模式了,到我个展,把这些东西就全部表现出来了。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