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72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奇妙的植物考古:谁知“盘中餐”?粒粒看考古
相关描述:​10月23日,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浓厚兴趣。本报记者吴传明摄揭秘如今你碗中的大米,在几千年前是赶着怎样的路线来到成都平原、经过一代代种植,才来到桌上?10月23日,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专场中,来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罗运兵和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
神木石峁遗址“金字塔” 考古人员感叹每一次发现都超出了想象
相关描述:如果要问中国近些年的史前考古有什么重大发现,相信很多人会想到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人们把这座兴盛年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规模大于良渚与陶寺、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的城址称之为“石头上的王国”。  “在中国西北俯瞰秃尾河的一处山脊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座曾作为中央...
成都平原“演进史”:治水能力越强创造文明的能力越大
相关描述:  本报记者吴晓铃  环境究竟能对区域文明产生怎样的影响?成都平原从水患不断到水旱从人的“演进史”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logo  10月23日,记者从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获悉,成都平原曾经经历了一个气候干冷的过程,这使原本河湖纵横的成都平原有了更多干旱地带,居住在成都平...
黄州发掘商周遗址填补鄂东古人类文化遗存研究空白
相关描述:  10月13日,在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豹子垴村“寨上遗址”发掘现场,武汉大学考古系教授余西云介绍,经过1个月工作,已发掘出青铜铸件、石斧、砺石、陶纺轮、石锛、石凿、陶网坠、大小陶片等商周时期遗物300多件,这些都是长江支流巴河流域不可多得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   “寨上遗址”地处长江中...
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陶鬹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图3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龙和凤的民族。早在原始社会就形成了以龙为图腾崇拜徽识的中原文化和以凤为图腾的东夷文化。陶鬶就是东夷文化在史前最富有鸟图腾崇拜徽识的典型器物。它起源于海岱地区,在日照地区出土数量多、时间早、器型典型,是集实...
穿越4000年,他们复原了“东方庞贝城”的两座房
相关描述:  史前中国人住的房子什么样?在“东方的庞贝城”——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23个年轻人在这个暑期完成了一项实验:用4000年前的材料和结构复原了两间房,一探先民盖房子、建聚落的秘密。   这些“穿越”到史前聚落里的“劳动力”,不分男女,只凭人力和简单工具,搬砖、砍草、和泥、锯木……过...
陈望衡:中华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之源
相关描述:  【编者按】本期学术月刊针对当前国家意识、重大题材、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陈望衡的《中华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之源》讨论的是中华民族意识的起源和形成问题;董雷的《主流价值观的回归与重建——新现实主义美术的当代叙事》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结合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对当下的现实主义美术进...
神木石峁遗址“金字塔” 考古
相关描述:  如果要问中国近些年的史前考古有什么重大发现,相信很多人会想到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人们把这座兴盛年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规模大于良渚与陶寺、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的城址称之为“石头上的王国”。   “在中国西北俯瞰秃尾河的一处山脊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座曾...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和镜展》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开幕
相关描述:9月12日,由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联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和镜展》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经楼二层展厅开幕。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教授,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助理宋振虹女士,清华大学顾问教授王纲怀先生等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致辞。 和镜,是指日本古代的...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和镜展”开幕
相关描述: 展览展出的和镜 李佳霖 摄   本报讯  (记者李佳霖)9月12日,由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和镜展”在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开幕。这是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签订友好馆交流协议之后推出的首个展览。   铜镜作为青铜器的一...
从“越后妻有”看艺术改变村镇
相关描述:  如果说这个夏天有什么艺术界的大事,那么“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必然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项在日本新潟县越后妻有地区的山村、梯田、村落及废弃学校等场所开展的3年一度的艺术节活动,也是以艺术为媒介的一种全新的地方创生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取得了可见的成功,也真正地做到了用艺术改变生活。   越后妻...
国家文物局去年批复219个主动性考古项目 执行良好
相关描述: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国家文物局管理考古项目的有关负责人近日介绍,2017年度,国家文物局共批复主动性考古项目219个,批复发掘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覆盖30个省(区、市)、10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参与工作。根据评估,2017年度的主动性考古项目...
英媒:中国发现4000年前失落城市 含巨型金字塔
相关描述:  英媒称,中国发现有4000年历史的失落古城遗址,拥有230英尺(约合70.1米)高的金字塔和填满人类头骨的葬坑。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24日报道,考古学家们在中国发现了一处失落城市的遗址,该城市在大约4000多年前有过繁荣的时光。   报道称,在中国西北俯瞰秃尾河的一处山...
何努:一般等价物视野下的齐家文化玉器
相关描述:  一、齐家文化玉器的特点     1.齐家文化玉器数量庞大。据统计总计约3500余件,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考古发现约1000余件。   2.齐家文化玉器大部分为采集和征集品。这意味着齐家文化玉器的埋藏和原始的考古存在背景关系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居址和墓葬,也未见得就是宗教祭祀遗迹,而...
英媒 :中国发现4000年前失落城市 遗址含巨型金字塔
相关描述:  参考消息网8月29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发现有4000年历史的失落古城遗址,拥有230英尺(约合70.1米)高的金字塔和填满人类头骨的葬坑。   中国发现4000年前失落城市 含巨型金字塔   (全文)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24日报道,考古学家们在中国发现了一处失落城市的...
英媒:中国发现4000年前失落城市 遗址含巨型金字塔
相关描述:  参考消息网8月29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发现有4000年历史的失落古城遗址,拥有230英尺(约合70.1米)高的金字塔和填满人类头骨的葬坑。   ▲石峁古城(资料图)   网友的评论亮了~     中国发现4000年前失落城市 含巨型金字塔   (全文)   据英国《...
学考古的央美教授:一块泥土被古人玩出了生命!
相关描述:  我们讲的这些东西都是非常久远的故事,在那时候“中国”这个概念还没有出现,那么这些东西和今天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关系?   陶 鬶 的 故 事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朋友们晚上好,我是郑岩。我以前学的是考古学,现在在中央美术学院教美术史。   20世纪初,以...
良渚 :5000年文明并不遥远
相关描述:  经国务院审批,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见证。作为5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它以规模宏大...
长兴发现吴越地区最早的土墩墓
相关描述: (上图:豆 下图:尊)   两件长兴出土的贵族硬陶礼器   豆 古人用它来盛各种食物。这个豆,虽说无一条花纹,但陶质细腻,表面光滑,已不是平民之物,而是贵族礼器,它与鼎、壶配套使用,就是商周礼器的基本组合。   尊 商周祭祀时要用到它,盛放猪头、羊头等。看到它身上爬的5只动物了么...
解析两件特殊纹饰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相关描述:     图2     图1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为最早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距今约5800—4000年左右,它与中原仰韶文化相近,其彩陶数量众多,器型古朴奇特,构图周密巧妙,纹饰精美神秘,让我们现代人充满了好奇心去解读和猜想远古先民绘...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