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114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陕历博:“三维技术”为文物保护修复注入“新活力”
相关描述:  陕西省通过“三维扫描”和“三维建模”工艺,对文物缺失部分进行虚拟复原和修复,为珍贵文物保护与修复注入了新活力。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展示室里,技术人员正在通过“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对一尊佛像进行扫描,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修复师就可以得到这件文物的表面信息。而在一旁的3D打印机...
鲍贤清 :科技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趋势和挑战
相关描述:  (一)趋势   1、STEM教育和创客活动的快速引入   在过去几年发布的美国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中,创客空间均位列即将普及的发展趋势之一。在2016年最新发布的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中,创客空间已成为最快将普及进入场馆中的技术手段。①   美国越来越多的科技类博物馆正设法把创...
邂逅这些非遗新造物!我们遇见一所“生活博物馆”
相关描述:  7月27日,“非遗新造物——新中式生活美学创新展”在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得到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广东省文化厅的支持和指导,由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289艺术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承办,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传统漆艺工作站、中...
国家艺术基金《3D科技写实雕塑人才培养》开班仪式
相关描述:  2018年7月21日上午,由吉林艺术学院主办,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吉林省3D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3D科技写实雕塑人才培养》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艺术学院造型校区隆重举行开班仪式。 《3D科技写实雕塑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现场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
云模型助力产业升级:让设计师与3D打印技术相连
相关描述:  3D打印技术最早诞生于1986年,而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却是在2010年,以往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早已熟练运用在各行各业(汽车、服装、艺术品等),看起来都是一些非常高大上的领域,似乎离你我是很遥远的事情,其实不然。   3D打印无论从技术、还是上下游供应链已经非常完善,但要将3D打印真正...
【雅昌讲堂4105期】高扬:艺术 创意 生活以及设计分享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高扬: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设计系主任 副教授    高扬   导语:   如果您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北欧设计,如果您对中国家具原创设计的新趋势感到好奇,如果您想亲自体验丹麦收藏级家具的完美质感。一起来丹麦文化中心“坐坐”,静下来听听,那些刻载着时光...
陕西:新技术为文物修复揭开神秘面纱
相关描述: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展示室里,一台3D打印机正在安静地工作,喷头下一个“迷你”版罗汉俑正渐渐成形。那些在时光的侵蚀之下,或斑驳或残缺文物,如今由新技术手段的辅助,正恢复着它们本来的样子。   这尊小小的3D打印罗汉俑不足5厘米高,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修复展厅里的热门纪念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室火了
相关描述:  陕西历史博物馆今年暑期推出了《“孰制匠之”文物修复特展》,向公众展示了文物三维信息采集、文物保护修复过程。“科技+文物修复”的新概念、新形式吸引了不少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兴趣,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对文物修复工作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文物修复从后院搬到展厅放大公众关注度   陕西是我国...
科技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趋势和挑战
相关描述:   下面将介绍科技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趋势   1、STEM教育和创客活动的快速引入   在过去几年发布的美国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中,创客空间均位列即将普及的发展趋势之一。在2016年最新发布的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中,创客空间已成为最快将普及进...
张丹上海首个个展“M花园”在宝龙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   张丹上海首个个展“M花园”2018年7月5日,在上海宝龙美术馆拉开帷幕。   开幕式当天,艺术家张丹携手四位专家讲者,就”物与非物-艺术的无中生有” 话题展开专题讲座,由该展览策展人方敏儿主持。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讲者,独立策展人巢佳幸,艺术家、主持人、策展人陈军辉(一真)...
陕历博三维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展“孰制匠之”开展
相关描述: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文物修复室面积130㎡,作为集中展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过程的空间,开展“文物修复季”工作。本次“文物修复季”系列展览将分别从书画、技术、陶瓷、木器等多个方面分别展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多方位展示文物修复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旨在为公众揭开文物修复工作的神秘面...
数字复制时代的架上雕塑
相关描述:  大多数架上雕塑是可以被复制的。从雕塑的范畴来看,复制早就成为创作过程中一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古希腊人很早就发明了铸造与制模的方法。从公元前2世纪起,古罗马人就形成了从死者面部翻模制作蜡像供后人追念的习俗。如今的雕塑创作领域,复制不仅是拷贝作品的手段,更多是一种存留作品的必要方法。艺术家将...
用科技手段对建筑文物复原 重现圆明园等盛景
相关描述:  7月1日22时30分讯(记者 伊永军)6月30日至7月1日,重庆科技馆举办了第68期、69期“科技·人文大讲坛”,主题为“文物若有张不老的脸”。活动通过现场讲座、体验活动的方式,介绍科技手段对建筑文物的复原展示,以及在遗址保护和开放中的文化传承。   6月30日下午,重庆科技馆第68...
新技术为文物修复揭开神秘面纱
相关描述: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展示室里,一台3D打印机正在安静地工作,喷头下一个“迷你”版罗汉俑正渐渐成形。那些在时光的侵蚀之下,或斑驳或残缺文物,如今由新技术手段的辅助,正恢复着它们本来的样子。   这尊小小的3D打印罗汉俑不足5厘米高,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修复展厅里的热门纪念品之一。展示室...
全球首款智能混凝土墙壁 触碰可发光
相关描述:  近日,德国3D打印机制造商bigrep的NOWlab创新部开发出全球第一款“智能混凝土墙壁”,这一作品成功地将数字设计与数字制造结合在一起,使体系结构设计思维的物质性得到恢复。项目包含大规模3D打印模板的制作,通过混凝土结构中的嵌入式电容传感器制成可适应表面等。据设计团队所说,3D打印...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创新院签约揭牌
相关描述:  6月29日上午,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产研院”)、建德市人民政府在建德新安江畔举行了“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创新院”(以下简称“创新院”)签约揭牌仪式。   创新院是为了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区域联动,探索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政产学研合作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创”正当时
相关描述:  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新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中华文化瑰宝该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
用3D玩石头,认真你就输了!
相关描述:  自从3D打印技术发展起来之后,不得不佩服这个技术的强大,虽然无法跟传统雕塑相提并论,但新潮的艺术家们都在尽力把3D玩到极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设计师们都在追寻大家看不惯的,奇特怪异的形态,还是有一些正常的……意大利设计师Giuseppe Randazzo de Novastruct...
【雅昌快讯】欢迎进入“都市丛林”里的诗意空间 “Jungle”5人摄影展开幕
相关描述: “Jungle:都市丛林”展览现场   6月13日,在SANLIPOP的北京国贸店铺开幕之际,品牌特别联合JOYCE推出企划项目SANLIPOP PROJECT,旨在定期以不同主题集结国际先锋艺术家联合策展,将时尚与艺术以趣味性的主题融合展示,彰显品牌趣味的时尚态度并为消费者带来全新...
《烁》鲁美•文化国际服装学院2018届毕业生作品发布会
相关描述: 活动现场领导嘉宾及师生合影   2018年6月13日晚,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前灯光璀璨,观者云集,在2018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毕业季开幕式上,鲁美•文化国际服装学院2018届学生毕业作品发布会热力上演,25米长的梯形台上一套套服装设计作品流光溢彩,亮点纷呈。 发布会走秀现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