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46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孟新宇:我还有梦,我会坚定地一直前行
相关描述:   雅昌记者:在太行山举办的“上山”是您2016年的首展,这次展览的主题为“梦境”,听起来特别有意思,这两次展览之间有没有什么呼应?   孟新宇:一个画展的名字有时挺难起的,这次展览的名字我想了很长时间一直也就没有定。从我了办“上山”画展的时候。有将近一个多月了我就在想给这次展览起个...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综述:走向公众和世界的中国考古
相关描述:  5月23日下午,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落下帷幕。此次大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相聚绿城,共话当代考古学发展的前沿问题。   全方位开放的学术交流大会   河南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发源地。中国现代考古学以1921年安特生发掘河南仰韶村遗址拉开序幕,20世纪30年代河南安...
中国考古专家集体首秀郑州 考古学从封闭到开放
相关描述:  “考古学”一向给人的感觉是神秘、深遂、难解,与大众相去甚远。而23日下午郑州落下帷幕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则打破了人们对考古学的古板认识,考古学正大踏步向民众走来。   大会期间,国内11位考古大家进行了一系列主题演讲,演讲内容涉及国内外考古发掘成就,并全方位展示考古技术、发掘及文物...
考古学从封闭到开放
相关描述:  “考古学”一向给人的感觉是神秘、深邃、难解,与大众相去甚远。而23日下午郑州落下帷幕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则打破了人们对考古学的古板认识,考古学正大踏步向民众走来。   大会期间,国内11位考古大家进行了一系列主题演讲,演讲内容涉及国内外考古发掘成就,并全方位展示考古技术、发掘及文物...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古代雕塑考察与临摹课
相关描述:     苗鹏带领学生在中国古代雕塑考察与临摹课教学现场   一、课程概况   中国古代雕塑考察与临摹课程,是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独具特色、涵盖雕塑系各年级的具有持续性教学的实践课程群,也第一工作室的重点课程之一。旨在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丰厚的优势,通过文化考察与现场临...
画家张春旸的内心独白——画是造物者的指纹
相关描述:   没有洱海的依偎,便没有苍山的浪漫;   没有念青唐古拉山的守护,就没有纳木错湖的宁静;   没有热爱自然的心,张春旸就会失去创作的力量。   自然、艺术、公益、爱,是她心中亘古不变的相互映照。   遨游的精灵   张春旸,中国女性表现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油画般精致的面庞上...
人民日报:独自攀登的佛画家
相关描述:走进汤余铭的工作室,墙上正悬挂着一套他新近创作的敦煌石窟佛像画。刚从印度、尼泊尔的佛教文化采风活动归来,汤余铭又投入到新的创作之中。他说,把中国所有的石窟都收入画中,就是他现在的心愿。从小时候喜欢绘画,到最终寻得钟爱的创作题材——世界文化遗产和佛教文化艺术,汤余铭一路走来,靠着自己的勤奋、...
衡古今以相融——杜为政艺术访谈
相关描述:  《艺术市场》(以下简称艺):这次您在《艺术市场》展览馆举办的冠名《幽情远思》的个展,十分成功。您的幽情远思,不仅挑起了观众对作品的浓厚兴趣,也得到很多专家的首肯。您当初确定这个主题的宗旨是什么?   杜为政(以下简称杜):幽情远思是元代文人画大家对五代文人画正祖董源的评语之一。我借用...
深圳雕塑家作品被国家级艺术机构收藏
相关描述:  日前,深圳雕塑家戴耘有3件作品被国家级艺术机构收藏,其中“昭陵六骏·飒露紫”和“阿马纳公主躯干像”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龙门石窟佛头造像”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收藏。   戴耘2000年开始在深圳雕塑院工作,2014年、2015年开始任教深圳大学,是亚洲现代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雕...
厚积笔墨觅新境——张晓凌谈盛鸣的山水画创作
相关描述: 盛鸣与张晓凌院长在龙门石窟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   近30年来,中国水墨画创作因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变,在形式、语言等方面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并越加多元化,如“新文人画”在笔墨为核心的体系中,重拾古代文人的精致和雅趣;“新水墨”希望借水墨的外壳,重新装入新的审美趣味;前卫...
松韵堂诗词赋自选集三
相关描述:  四明山古村落游感  翠嶂云深掩老庄,车行百转入山梁。  悬泉碧落苍烟起,古木空横紫气扬。  户接溪桥迎九曲。村回石巷过千篁。  **笔墨长留志,我念前贤感有伤。  登北岳山  登临蜃气显瀛洲,海接南山画里游。  汉水萦城穿碧野,清溪过市映琼楼。  景宫残韵思犹远。瓦府新风意可遒。  我...
松韵堂诗词赋自选集六
相关描述:  太行山  红土萦怀梦似真,相逢处处酒杯频。  山城翠雨连霄汉,水邑清波接雾滨。  邻峙倭人增国耻,岛环草寇扰民辛。  海峡风色涛聲旧,不尽乡愁是故人。  春至太行山黑龙潭写生偶题  百丈嶙峋壮气生,晨昏雾绕有龙鸣。  断崖花影争奇树,危石仙姿矗幻城。  慎向云梯悬鸟道,漫将竹经架猿营。...
高科技监测手段助龙门石窟大胆“亮宝”
相关描述:  曾经只能隔栏遥望的龙门石窟特窟看经寺近日窟门重开,时隔63年后,游客得以再度入窟,近距离观赏唐代石刻艺术瑰宝。然而担忧随之而来:如果有人触摸、刻划、碰撞文物或以闪光灯拍照,可能会对文物带来影响。   龙门石窟为敢于“亮宝”,采取了相应措施以确保文物“毫发无损”。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
高科技监测手段 助龙门石窟大胆“亮宝”
相关描述:  曾经只能隔栏遥望的龙门石窟特窟看经寺近日窟门重开,时隔63年后,游客得以再度入窟,近距离观赏唐代石刻艺术瑰宝。然而担忧随之而来:如果有人触摸、刻划、碰撞文物或以闪光灯拍照,可能会对文物带来影响。   龙门石窟为敢于“亮宝”,采取了相应措施以确保文物“毫发无损”。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
龙门石窟看经寺首度开放 二十九代罗汉露真容
相关描述:  “世界文化遗产”河南洛阳龙门石窟10日首度对外开放“特窟”——看经寺,窟内雕刻有世界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29尊罗汉群像。   看经寺位于洛阳龙门东山万佛沟北侧,开凿于中国唐女皇武则天至玄宗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是龙门石窟禅宗的代表洞窟,洞窟高9米,进深10米,宽10.5米。...
红莲朵朵出“化生”
相关描述:  莲花化生,也称为“极乐化生”,在敦煌石窟中唐代的大幅“西方净土变”壁画中,可以找到他们的形象。比这些壁画时代更早的作品,是著名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中的北魏石雕。在南北朝至隋唐盛行的石窟寺艺术中,也经常出现这一题材的雕像或壁画,连当时一些墓葬内的壁画或画像砖中也常能看到“化生”的形影。北...
去龙门石窟“特窟” 看唐罗汉群像
相关描述:  不容错过,3月10日起,龙门石窟“特窟”看经寺63年来首度对外开放。所谓“特窟”,指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的洞窟。出于文物保护方面考虑,这类洞窟很少让游客入窟参观。看经寺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它最大的亮点,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29尊唐代罗汉群像...
“重访与再造:武将的动向”展览将开幕
相关描述: 武将作品   就个人经验而言,艺术家武将有着油画、设计、插图、版画的身份背景,但这些都不是他的标识和符号,他总是自由游走于各种艺术语言方式之间而不自束,传统的水墨方式对他而言既代表着一种文脉传承,同时又是新的认知方式。蜂巢当代艺术中将于2015年12月31日在B厅呈现武将多种媒材的最...
龙门石窟特窟看经寺63年将首开放 文物极珍贵
相关描述:  龙门石窟3月10日将面向公众开放一座“特窟”——看经寺。届时,游客可走进该洞窟,近距离欣赏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29尊唐代石刻罗汉雕像。所谓“特窟”,指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的洞窟。出于文物保护考虑,这一类洞窟很少面向公众开放。作为龙门石窟“特窟”之一的看经寺,位于龙门东山...
龙门石窟特窟看经寺63年将首开放 文物极珍贵
相关描述:   龙门石窟3月10日将面向公众开放一座“特窟”——看经寺。届时,游客可走进该洞窟,近距离欣赏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29尊唐代石刻罗汉雕像。所谓“特窟”,指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的洞窟。出于文物保护考虑,这一类洞窟很少面向公众开放。作为龙门石窟“特窟”之一的看经寺,位于龙...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