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142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展讯|唯心与冒犯:姚兴文个展(西安站)
相关描述:唯心与冒犯:姚兴文个展(西安站)策展人|李建森学术主持|李擎/高非开幕时间|2019/5/31/15:00展览时间|2019/5/31-6/30主办机构|左右客展览地址|西安市幸福南路109号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生命的光芒与精神的游观—关于姚兴文先生的艺术文/李擎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
万壑烟岚——王志良山水作品
相关描述:  王子(志良),1962年生,杭州人,自幼酷爱艺术,早年受黄宾虹、余任天、陆俨少、顾坤伯等先生影响,深入名山大川,在大自然中掇取营养,研习宋古技法,擅山水,也工人物、花卉。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育顾问,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顾问,全联·黄宾虹艺术研究...
试图破解“隶书密码”的人
相关描述:​  中国的京剧,从形成之初发展到鼎盛,也就一百多年。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就涌现出一批如梅兰芳等跨时代的大艺术家,创立了许多流派,把京剧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在京剧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但从此以后,再没有大的进展了。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后辈京剧演员们的大举模仿。如今的京剧舞台,尽是仿...
孟昭俊书法作品欣赏及所感
相关描述:  初春二月得好友刘连喜兄寄的孟昭俊先生书法作品集,喝茶之余,细细展卷欣赏。今写点感言。  孟昭俊老先生,生于1941年,江苏沛县。汉代《大风歌》碑修复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书法研习六十余载,至今已撰写六千多通碑文。其不少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和名人名家珍藏,还为多家园林及名胜古迹...
【逝者】书法家乐泉逝世 享年69岁
相关描述:乐泉(1950-2019)2019年5月6日中午,书法家乐泉先生逝世,享年69岁。 乐泉,号拓园,万千莲花斋。1950年生于南京。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批研究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主持拓园书道雅集。先后应邀在上海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举办个人...
笔力雄健 力透金石——读孟昭俊书法
相关描述:  己亥春日,我在京华侍奉长兄,借乡弟刘连喜东风,驱车通州宋庄,观赏孟昭俊书法作品展,并获赠《孟昭俊书法集》一巨册,不啻是高雅的艺术享受,心灵亦受到强烈震憾。  我喜爱书法,得益于家乡启蒙教育。1950年,我入吴堂小学读书。学校有书法课,每周习大楷、小楷。家严一手好字,手把手教我,并说字如...
魏晋风骨——书法家孟昭俊先生
相关描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艺术门类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倘若说最出彩的艺术门类,那一定绕不开书法这个话题。一支小小的毛笔承载的却是数千年的文明,默默地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特有的艺术符号。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之穷其一生,痴迷癫狂。这就是书法的魅力。  中国汉字以线为基础造型,不同时代呈...
人书俱老 耄耋素心——孟昭俊书法赏析
相关描述:  与孟昭俊先生,素未谋面,与孟昭俊书法,相识于《孟昭俊书法集》。机缘巧合,展卷品读,方寸之间,激越澎湃,尺牍之内,涵养隽永。再读简历,更惊诧于先生虽已年近耄耋,却依然笔走龙蛇,神清骨俊。七十余年来,先生心无旁骛,醉心翰墨,无一日不临池,无一天不读帖,故其一点一画,皆有来处;一撇一捺,皆可...
【文飞说书】(八):古今之辨——九宫格与米字格背后的玄机
相关描述:八大山人 《游鱼图》  有天晚上,我读博期间的舍友,现为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的周博兄给我打电话,老肖,您说说九宫格、米字格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愣了愣,没有回答上来,因为我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九宫格和米字格,不就是辅助我们掌握结构的两种格式吗,有什么好深究的?!  事后,我想了想,...
孟昭俊书法赏析
相关描述:  孟昭俊先生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在书坛乃至社会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其书法风格已经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貌。他艺术精湛,为人谦和,真正做到了德艺双馨,具体说来,他身上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其心诚。汉代扬雄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书,心画也”,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书为心画”,这个论断...
先生之风
相关描述:  三十几年前,省电视台给孟昭俊先生拍个专题片,需要辅导学生的画面,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先生。那时“书法热”刚刚兴起,我十二三岁,是个喜欢书法的中学生。“孟昭俊”几个字在小城沛县几乎是妇孺皆知,名气大的很,大抵就是鲁迅先生说的“须仰视才见”的感觉,这一次的零距离接触,先生谦逊和蔼的态度...
伊芸:赵冷月:我用一生诠释写字这件事
相关描述:  近日,朋友圈中最火爆的消息就是关于在日本展出的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是一代忠臣。字如其人,他的书风端庄浑厚、遒劲有力,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所以,我们从小练“颜体”。在当代书法家中,也有这样一位先生,他...
金农:一位不太努力“向上”的布衣
相关描述:超然人生300 年前,扬州地区有一个松散的画派叫“扬州八怪”。他们不会武功,与金庸笔下的“江南七怪”毫无关系,他们是 8 位(具体数量说法不一)生活于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的出身贫寒的画家。关于家境,有一位不同,他就是位列扬州八怪之首的富二代——金农。《自画像》 金农公元 1687 年,金农出...
金农:你们那么懂成功,我失败一下怎么了
相关描述:超然人生300 年前,扬州地区有一个松散的画派叫“扬州八怪”。他们不会武功,与金庸笔下的“江南七怪”毫无关系,他们是 8 位(具体数量说法不一)生活于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的出身贫寒的画家。关于家境,有一位不同,他就是位列扬州八怪之首的富二代——金农。《自画像》 金农公元 1687 年,金农出...
幸师少年时
相关描述:  孟昭俊先生是我的恩师!我与先生师徒之谊已有四十余年了。  我一个农村孩子,对书法的认知,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只记得少时家徒四壁,但墙上却挂满了字画,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知道了这就是书法,而且是沛县著名书法家孟昭俊先生写的,心里是羡慕的,也就有了最初的涂鸦,于是家里门上、墙角处处都写满了字...
回望三百年书法风云 ——《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读后
相关描述:来源: 中国书法网回望三百年书法风云——《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读后周 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书法出版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很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都能够近距离接触历代传统书法资源,正是得益于碑帖影印本的大量出版。那些以前难得一见的书法经典作品,终于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碑帖资料的普及,...
祝帅丨邹鲁访碑三题
相关描述:  以往,我们把美术史区别于一般的史学研究最大的不同,界定为研究对象(图像)以及与这种对象关联的研究方法(图像志和图像学)。图像学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阐释图像的象征含义,以与哲学文献印证。而图像志的方法则是对图像各种细节的详尽考察与记录。今天随着艺术史处理对象的范畴的扩展,用“图像”来概括...
“沉潜与回望”书画展亮相四川阆中
相关描述:2月16日,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和四川阆中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东方之韵青年艺术家系列推广计划——沉潜与回望书画展”在阆中政协书画院举办。此次展览是“东方之韵青年艺术家系列推广计划”的首展,也是故宫博物院青年艺术家杨频的回乡展。本次展览共展出书法作品60余幅,作品以行草、魏碑为主调,...
魏碑里的艺术“天趣”
相关描述:魏碑墓志醒石轩藏汉魏晋唐碑铭墓志卷 袁行霈题《中国历代经典碑帖—古代部分—碑刻墓志卷》      马新林 编纂       人民美术出版社二〇一七年十二月版在《说文解字》中,“碑”被释作“竖石也”。也就是说,碑在最早的用途主要是宫中、宗庙门前用以识日影知时辰和拴牲畜所用的竖石。同时,《释名...
张君秋《双吉祥》意趣盎然
相关描述:​京剧表演大师张君秋多才多艺,既是书法家,也是画坛高手,作品深受收藏家的喜爱。张君秋(1920—1997),原名滕家鸣,字玉隐,祖籍江苏丹徒,出生于北京,京剧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大师一样,张君秋在演出之余也喜欢沉浸在书画艺术中,从中汲取养分、寻找...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