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12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雷国强:唐代茶饮及婺州窑茶碗鉴赏
相关描述:  婺州窑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弱式微于元末明初。婺州窑是一个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名窑,虽然有着庞大的窑系,悠久的生产历史,但其名留青史,声名远播还得靠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因为茶圣陆羽给予了当时婺州窑所生产的茶碗以极高的评价。...
郑岩《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相关描述:   郑岩《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本书不论是谈物、论人,还是对创作手法的解析,都是对美的追寻——艺术之美及其背后的人性之美。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作者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        作 ...
高健讲学旧稿——论文人画
相关描述:  之一:文人画的形式与内容是中国画的特殊所在,文人画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顾恺之、谢赫等画家。顾恺之的“传神论”,谢赫的“六法论”。文人画自魏晋形成发展到明清,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了文人画的特殊体系,即:诗、书、画、印形成一体,文人画即是儒释道的三家精神合一体现。   之...
为什么“看不懂”山水画
相关描述: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   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   在日前由中华艺术宫举办的“和传统山水画的永恒对话”讲座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邵仄炯讲述了欣赏山...
谈沈伟的画:物以“知”为贵
相关描述:   展览名称:石上清风——沈伟水墨作品展   主办单位:武汉美术馆   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4号厅   展览时间:2017年7月14日——8月16日   媒体导览:2017年7月14日 上午9:50——10:20   开幕式时间:2017年7月14日 上午10:30   文...
唐代茶饮及婺州窑茶碗鉴赏
相关描述: 婺州窑 青黄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盏 婺州窑 青釉玉璧底碗 高3.5cm 底径5.5cm 口径14.5cm   婺州窑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弱式微于元末明初。婺州窑是一个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名窑,虽然有着庞大的窑系,悠久的生产历史,...
中国古代已有之的艺术品收藏传统
相关描述:  艺术博物馆登陆中国以前,中国人早已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韵味的收藏传统。但是中国的艺术品收藏与欧洲有很多不同之处。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始终没有自发地形成向公众展示艺术品的风气。其次,中国的艺术品不追求真实描摹客观世界或者讲述宗教故事,重视的是作品传达的气韵等难以言传的审美境界。还有一点不...
中国古已有之的艺术品收藏的传统
相关描述:  艺术博物馆登陆中国以前,中国人早已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韵味的收藏传统。但是中国的艺术品收藏与欧洲有很多不同之处。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始终没有自发地形成向公众展示艺术品的风气。其次,中国的艺术品不追求真实描摹客观世界或者讲述宗教故事,重视的是作品传达的气韵等难以言传的审美境界。还有一点不...
中国古已有之的艺术品收藏传统
相关描述:  艺术博物馆登陆中国以前,中国人早已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韵味的收藏传统。但是中国的艺术品收藏与欧洲有很多不同之处。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始终没有自发地形成向公众展示艺术品的风气。其次,中国的艺术品不追求真实描摹客观世界或者讲述宗教故事,重视的是作品传达的气韵等难以言传的审美境界。还有一点不...
如是如花——李迅访谈:我的世界
相关描述: 李迅个展-开幕式现场照片   2017年7月中旬,李迅的处子展“七十二变”将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举办,展出其架上绘画36件,并以影像、图片等呈现其生活与艺术创作状态。在此先行推出由其挚友邓锋与之进行的访谈,在闲聊漫语中走近如花君矛盾敏感却又真实鲜活的个人世界。   记...
漫谈注壶的前世今生
相关描述: 宋徽宗文绘图 桌子上的注壶与注碗成套出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自从发明了酒,随之而来的盛酒和饮酒的器物便应运而生了。中国古代用于盛酒、温酒、饮酒的各类器具皆为酒器,酒器的材质有陶、青铜、瓷、木质、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其中以青铜器、瓷器和金银器最为常见。  ...
邵仄炯在中华艺术宫开讲 “山水画这么美,为什么‘看不懂’”
相关描述:  【2017年7月2日,艺术家邵仄炯受邀在中华艺术宫举办讲座,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追捧。《解放日报》于2017年7月14日以《山水画这么美,为什么“看不懂”》为题报道讲座的内容精要,芊荷艺术空间官微第一时间转载分享】《解放日报》2017年7月14日第12版山水画这么美,为什么“看不懂”...
【雅昌专栏】张辉:明式家具的俗与雅
相关描述:  本书罗列图片,切磋纹饰图案,大量资料澄清一个史实:相当大数量的明式家具为婚嫁时购置。其纹饰图案反映了对于新婚之喜、子嗣繁盛、教育后代、科举成功、夫妻生活和美的祝愿,这是传统社会一整套对新家庭美好生活的期盼内容。其实,这本质上也是中外古今普世的生活追求,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但是...
书之两翼 碑帖之争的背后
相关描述: 曾翔作品   碑和帖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清代以来有关碑学和帖学的分野与争论就不曾间断,在此提及,并无意于碑学与帖学的梳理和辩证。碑和帖作为两种不同的体系,共同构筑了中国书法数千年的璀璨,是书法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均有所长,但无所谓优劣,更不可偏颇。   碑的点画是凿刻的,加上岁月...
书法常识—书体类
相关描述:  1.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代笔直接刻写两种形式。从书法的角度分析,它已经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传世的甲骨文中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并且笔画有弹性,应当是由类似毛笔的工具书写而成的。   2.什么是...
姜鹏:《资治通鉴》文本的内外语境——兼说《通鉴纪事本末》的体裁障碍
相关描述:  一   对于袁枢的史学成就,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四库全书总目》盛赞纪事本末体的创造:“包括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晰,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遂使纪传、编年贯通为一,实前古之所未见也”,并称赞袁枢“去取剪裁,其义例极为精密”。[1](P437下)只是撰写提要的馆臣没有向我们举证...
略谈从《五杂俎论画》看古意
相关描述:  史学家常认为宋元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文人画萌芽并迅速崛起,文苑胜流无不游于绘事,推崇笔墨游戏,以抒己逸气,绘画的创作和鉴赏都有了极大的转变。而夏花绚烂之后即是秋叶静羌,正因为文人画所崇尚的逸笔逸气、虚远淡泊,所以才导致绘画易于走向草草写意、空乏无味的误区。宋以后常见画...
从《五杂俎论画》看古意
相关描述:  史学家常认为宋元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文人画萌芽并迅速崛起,文苑胜流无不游于绘事,推崇笔墨游戏,以抒己逸气,绘画的创作和鉴赏都有了极大的转变。而夏花绚烂之后即是秋叶静羌,正因为文人画所崇尚的逸笔逸气、虚远淡泊,所以才导致绘画易于走向草草写意、空乏无味的误区。宋以后常见画...
不同时代的金银器有什么不同特征?
相关描述:  中国古代金银器不仅类型多样、范围广泛,而且工艺复杂精细、科技价值含量很高。值得注意的是,金银制品一开始就以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形式出现,而不像铜器和玉石等制品,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才逐渐从具有功利目的性的生产工具中脱离出来,进入审美对象的范畴。更为有趣的是,具有使用价值的金银器皿直至...
收藏沉香能有两大潜在收获
相关描述:  随着沉香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沉香,但是大部分人收藏沉香,关注的点仅仅是沉香的增值价值,简单地认为收藏沉香能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经济上的获益。   对此,香至尊沉香创始人孙玉辉认为,只看到沉香带来的经济获益的人,往往并没有真正地了解沉香,对于沉香爱好者和资深沉香专家而言,...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