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9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老窑瓷:邢窑——八百年薪火相传
相关描述: [摘要]:邢窑从北朝后期诞生到元代结束,历经了创烧、发展、鼎盛、衰落到消亡的过程,前后存续了大约八百年的时间,成为古代制瓷窑场中非常罕见的范例,也证实了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批批、一代代窑工,辛勤劳作,薪火相传,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
酒器——青铜器的分类
相关描述:  古人饮酒的工具。古代举行典礼,饮酒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所以青铜器中有不少酒器。包括有:爵、觚、觯、角、斝、觥、杯七类。中国铜文化与酒文化一样的源远流长,酿酒业的发展要求酒具也相应地发展,饮酒礼仪的丰富和完美,又要求酒具更多样性地发展。青铜的使用,为酒具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周朝...
康熙时期青花瓷的三十个特点
相关描述: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 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
宿州萧县抢救性考古发掘欧盘窑址
相关描述:  5月底以来,省考古所联合萧县博物馆对欧盘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4000多件隋唐遗存,为中国古窑瓷界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欧盘遗址位于萧县白土镇欧盘村,南距“白土寨窑址”4公里,301省道从遗址上东西穿过,东西宽约500米,南部大体在301省道南70米处,北部受制于民房阻碍,具...
萧县欧盘遗址出土大量隋唐青白瓷
相关描述:  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和萧县的萧窑被称为是安徽三大古名窑。其中繁昌窑和寿州窑因其在古陶瓷界的显赫地位,2001年分别晋升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萧窑因种种原因,一直寂寥无声,目前仍在“省保”位置上徘徊。不过,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改变,因为正在抢救性发掘的萧县欧盘古窑址中,出土了大量隋唐时...
萧县欧盘遗址出土大量隋唐青白瓷 标志萧窑始于隋朝
相关描述:  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和萧县的萧窑被称为是安徽三大古名窑。其中繁昌窑和寿州窑因其在古陶瓷界的显赫地位,2001年分别晋升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萧窑因种种原因,一直寂寥无声,目前仍在“省保”位置上徘徊。不过,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改变,因为正在抢救性发掘的萧县欧盘古窑址中,出土了大量隋唐时...
萧县欧盘遗址出土大量隋唐青白瓷 萧窑始烧年代提前
相关描述:  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和萧县的萧窑被称为是安徽三大古名窑。其中繁昌窑和寿州窑因其在古陶瓷界的显赫地位,2001年分别晋升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萧窑因种种原因,一直寂寥无声,目前仍在“省保”位置上徘徊。不过,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改变,因为正在抢救性发掘的萧县欧盘古窑址中,出土了大量隋唐时...
萧县欧盘遗址出土隋唐青白瓷 萧窑始烧年代提前
相关描述:  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和萧县的萧窑被称为是安徽三大古名窑。其中繁昌窑和寿州窑因其在古陶瓷界的显赫地位,2001年分别晋升为全国文物保护 单位,而萧窑因种种原因,一直寂寥无声,目前仍在“省保”位置上徘徊。不过,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改变,因为正在抢救性发掘的萧县欧盘古窑址中,出土了大量隋 ...
萧县欧盘遗址出土隋唐青白瓷 萧窑始烧年代提前
相关描述:  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和萧县的萧窑被称为是安徽三大古名窑。其中繁昌窑和寿州窑因其在古陶瓷界的显赫地位,2001年分别晋升为全国文物保护 单位,而萧窑因种种原因,一直寂寥无声,目前仍在“省保”位置上徘徊。不过,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改变,因为正在抢救性发掘的萧县欧盘古窑址中,出土了大量隋 ...
“大雅斋”瓷器的艺术风格有哪些
相关描述:  “大雅斋”瓷器烧造于晚清时期,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慈禧无暇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瓷器的创新,并且御窑现有的条件连生产原有品质的瓷器都存在困难。种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大雅斋”瓷器基本沿袭了乾嘉时期御窑瓷器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宫廷的华丽美感。所有瓷器均为色地彩绘,器形也延续了前朝的样式,只是在...
古代陶瓷鉴赏之盘类
相关描述:  盘,食具,有陶、瓷制品。器形一般为圆形,敞口,浅腹,平底。陶盘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器形有敞口浅腹平底盘、侈口浅腹三环足盘、镂孔高足盘、敛口浅腹高圈足盘、折沿六角盘等。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出土的灰陶盘,口微侈,浅腹,平底,下有三瓦状足。东北地区夏家店文化中有假圈足陶盘。西周时期...
浅谈隋代瓷器的特征
相关描述:  在中国陶瓷史上,隋朝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至唐代,北方形成了以刑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南方则有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系统,一青一白两大瓷窑系统并驾齐驱,形成“南青北白”之说。同时“釉下彩瓷”与“花瓷”、“三彩陶器”等有特色的制瓷工艺也相继出现。隋唐时代,全国统一,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进入了高度发...
老窑瓷:隋代瓷器及其特征
相关描述:  在中国陶瓷史上,隋朝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至唐代,北方形成了以刑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南方则有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系统,一青一白两大瓷窑系统并驾齐驱,形成“南青北白”之说。同时“釉下彩瓷”与“花瓷”、“三彩陶器”等有特色的制瓷工艺也相继出现。隋唐时代,全国统一,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进入了高度发...
老窑瓷: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相关描述:  隋青釉印花四系壶,高35厘米,盘口,长颈,长圆腹,平底。肩部四个双条形系,颈、肩、系、腹部作四层印花装饰,印花为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和叶纹。这是隋代瓷器的装饰特点。釉施至腹部,厂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般规律。湘阴窑、淮南窑、安阳窑产品多采用印花装饰。常见的有杂花、草叶、莲瓣几何纹等...
南北瓷器窑口
相关描述:  山西省   平定窑: 在今山西平定县,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   介休窑:在今山西介休县,故名。创烧于宋初,历金、元、明、清四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白釉黑花及黄褐釉印花瓷等。   霍窑:在今山西霍县,故名。又称彭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以...
鉴瓷课堂(12):北朝的瓷业之北方青瓷(上)
相关描述:  北方青瓷的生产究竟始于何时,目前还没有充分的材料可么说明。据出土实物考察,推测其始于北魏晚期,可能是合理的。      关于这一时期北方青瓷生产的分布地区,目前掌握的资料还很不够。北朝的青瓷窑址除山东已有发现外,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均未找到,只能根据墓葬中出土的实物来进行...
北朝和南朝瓷器的比较
相关描述:  南北朝时,南方青瓷渐渐传入北方,出土文物证明,北魏晚期北方已经能够生产瓷器了。北方的制瓷工匠最大的功绩是创烧出了白瓷。北朝瓷器一般实用品多,常见的有盘、高足盘、碗、杯、缸、壶、盒、罐、灯等。大多数光素无纹,有简单的弦纹、寥寥无几的划纹或捏塑花边,部分有纹饰的多划、贴、塑莲瓣,有的瓣尖部...
300年前欧洲人就在“山寨”中国瓷器
相关描述:   “蓝色洋葱”瓷器盘      “蓝底白花”的碧玉细炻器   石榴似洋葱,柳条变成毛毛虫   这批欧洲瓷都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是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孙建伟夫妇捐赠的,根据其发展历程的顺序来布展。欧洲人最初以“山寨”中国瓷器的方法制瓷,例如展品中的“青花柳树”以及“蓝色洋...
乾隆年珐琅彩漂泊归来 皇家国际拍卖正当时
相关描述:   随着国内收藏市场的大幅度攀升,一大批游身国外的古董古玩等藏品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在各大拍卖市场成就了一段段令人为之热血沸腾的成交神话。5月14日,一直旅居新西兰的男子应先生带着他们家祖传多年的珐琅彩藏品回到了上海。由于皇家国际拍卖行蜚声海外的口碑,应先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皇家合作。...
辽宁出土青铜时代早期陶器 距今约3500年至4000年
相关描述: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完成了对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土城子遗址的首次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距今约3500年至4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遗址,出土一批陶器、石斧、石铲等生活用品,为研究当时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生活习俗提供了依据。   遗址地处辽宁西...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