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345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在北海道精神疗养院 Bethel House,舞者二高留下了一片自己的魂器
相关描述:2019年,广东时代美术馆与东京艺术倡议组织(Arts Initiative Tokyo,以下简称AIT)和北海道伯特利之家(Bethel House)合作,为中国艺术家打造一个新的驻地交流计划。经过共同讨论及投票,二高(何其沃)获选于2020年1-3月之间前往东京和北海道进行艺术驻地项目...
源远流长的鼎文化
相关描述: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大约1500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台,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汇聚于铜鼎一身,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铜鼎是由新石器时代的...
陶器上的玛雅文明
相关描述:陶器上的玛雅文明 | 【艺术品·典藏】文/曾 攀玛雅文明植根于中美洲密林之中,位于今天的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北部、伯利兹、洪都拉斯等地区。在16 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古代先民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宏伟的金字塔、壮观的石碑、神秘的文字和极尽精密的历法,成为古代美洲大陆最重要的本土文...
【雅昌快讯】阿拉里奥上海疫后首次线下展开幕 朱湘闽&陈镒晗按下“重启”键
相关描述:(雅昌艺术网讯)4月18日,朱湘闽&陈镒晗:重启|Reboot在阿拉里奥上海空间开幕。此次展览是该空间恢复开放后的首次线下展览,集中呈现了两位艺术家的近期新作。开幕式现场,陈镒晗在展厅现场创作了墙体绘画,再现作品诞生的第一现场。4月18日,朱湘闽&陈镒晗:重启|Reboot在阿拉里奥上海空...
陶器上的玛雅文明 | 【艺术品·典藏】
相关描述:《艺术品》期刊 | 典藏陶器上的玛雅文明 | 【艺术品·典藏】文/曾 攀玛雅文明植根于中美洲密林之中,位于今天的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北部、伯利兹、洪都拉斯等地区。在16 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古代先民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宏伟的金字塔、壮观的石碑、神秘的文字和极尽精密的历法,成为古...
别让艺术,成了橱窗里的“古董”
相关描述:  在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使用蜡和羽毛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因为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遭太阳融化而坠海身亡。  这个场景曾激发了西方不同时代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但较之那些着意表现伊卡洛斯坠落姿态的同行们,16世纪的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却另辟蹊径。  在他的画中,伊卡洛斯只剩...
整合艺术疗愈系列活动
相关描述:整合艺术疗愈系列活动体验活动为六项,我们希望借此机会抚平你的情绪,安慰你的心灵。接下来请根据顺序享受属于你的时间,感受艺术的魅力,体验精神与艺术的连接过程。此条展示第一、第二活动项目。特别申明:此活动为孟沛欣博士整合艺术疗愈之体验类活动。使用者须严格按照步骤自愿进行,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
时借彩笔抒胸臆 常将翰墨赋深情
相关描述: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汹涌,神州大地疫情肆虐。疫情之下,无人能置身事外;疫情如镜,也照出了国人的心火。在这一特殊时期,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大家言恭达先生心系祖国、情牵大爱,以他饱含深情的丹青笔墨,化作一幅幅银钩铁划、情暖人心的文艺作品。3月6日下午,他将自己创作的《满江红·白衣天使...
中原藏珍:束腰垂鳞纹升鼎赏析
相关描述:鼎是古代炖煮食物的生活用器,新石器时代就有用粘土制成的陶鼎,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铜鼎从日用炊器演变为祭祀礼器,被赋予权力色彩。束腰垂鳞纹升鼎,通高60厘米,重约54千克河南省平顶山叶县旧县四号春秋墓出土现藏于叶县县衙博物馆升鼎无盖,窄平折沿,外撇双耳附于内壁;束腰,下腹部外鼓且明显下垂...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杜岭方鼎赏析
相关描述:基本信息这件方鼎是1974年在郑州杜岭街一个商代铜器窖藏坑出土的,所以学界又称它为杜岭方鼎。该鼎形体厚重,通高87厘米,重64.25公斤,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因为同坑出土了两件形制相近的方鼎,另一件比这件鼎还要大,通高100厘米,重86.4公斤,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通常我们根据大小重量分别...
赏析 | 认识青铜器①:鼎、鬲的区别你知道么?
相关描述:文字的出现、青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建立,是认定一种文明的三个条件,这已是世界的共识。青铜器的出现表明人们不仅能从自然中提取物质,而且能够把两种不同的物质进行合成,从而产生了另一种新物质。青铜器已不仅是一种器皿,而可以从这种器皿上折射出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的意义以及器皿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它...
【艺术多有趣】除了睡莲 莫奈还画过什么?
相关描述:1867年,成千上万的人们惊叹于巴黎的“世界博览会”,这个集合了世界各地最新艺术、技术展示的平台。青年艺术家莫奈也不例外。Exposition universelle:Un Vrai cicerone,Julien Antonie Peulot after Honoré Daumier,1...
对话魏三三:理性冷静地审视这个世界,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关描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武汉人从最初的封城引起的恐慌不安,到情绪多变,再到困顿压抑。其中的艺术从业者们也因自我隔离而有了孤独而反省的时光。在疫情的冲击下,国内的美术馆与画廊等艺术机构被迫无限期闭馆,众多展览与艺博会也无奈延期甚至取消。此刻,艺术从业者们是否暂停了思考与创作呢? 在此...
林兵:2019艺术随笔
相关描述:  “兵哥的作品总有些不确定跟含混的情调。带有闲散自由的南方中国氛围。”  一 台北·林贤俊  画画只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是想在现代文明尴尬的锁链中以及在喧闹城市的深巷里找一静谧之处。  2019.2.1  三月的田野  有风  不远处  有黄花  一片  2019.3.8  在我无法看清 ...
云游半坡(十一)
相关描述:云 游 半 坡——半坡云课堂开讲了花开时节,想见你出门就把口罩戴于人于己都是爱疫情面前不低头你加油,我加油战胜病毒有盼头第十一课 半坡人喝酒吗我有烈酒一壶,莫愁莫愁,我有美酒一杯,且醉且醉。来来来,举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高兴时,酒能助兴,悲哀时,酒能消愁。诗人“...
梨花风起正清明:书法作品中的感怀
相关描述:沈尹默行书扇面。行笔迅起急收,点画峻利,转折处多以侧锋取势形成内圆外方,撇捺重顿,结构疏密自然,纵横倚斜,错落有致。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
千禧世代收藏大军已进占641亿美金的艺术市场中
相关描述:2019年,美国、英国和中国继续保持全球三大主要艺术交易市场的地位。美国市场依旧是全球最大艺术交易市场,占据全球44%的销售额。千禧一代的偏好正在引领一场革命,从共享骑行、食物外送,到运动鞋购买和约会方式都在革命性的进化。但是目前为止,艺术行业尝试以一个缓慢的节奏来追赶这些一日千里的潮流。...
红尘之上是星空
相关描述: 纳西斯说,“艺术是一个人灵魂的投影”。 我的灵魂在茫茫人海里漂浮大半生:在炼狱之河浸泡过,在鲜花之谷飞翔过,在高山之巅啸傲过,它的斑斓多彩孕育并催生了我的绘画艺术。 最初的启蒙来自少年时,继父在煤油灯下从侧面勾描我的头部剪影,那个黑色的圆圆脸、翘鼻头的形象清晰如昨。 稍大...
川博:雨水至万物生,小川川带来春天的问候
相关描述:万物萌动,春意将至春天到来了那些发生在寒冬里的事情就留在冬天里吧气候特点川博馆藏清 谭铭春耕图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时节,南方的大多数地方都已进入早春,日光温暖,田野青青,万物开始复苏,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
【雅昌专稿】粤博八千只肥鸡走进了居家人们的心
相关描述:在非常时期,全国各大文博机构推出了线上云展,门类丰富、精彩纷呈,稍弥补了热爱看展的观众一丝遗憾。一周前,广东省博物馆公号一篇《不吃野味!八千只肥鸡不香吗?》文章带来了粤博珍宝云展,在不能聚餐的日子里,贴心地推出民国时期十余份老牌食府的旧餐单、广告和粤菜大厨的秘笈,为大家解解馋。中华茶室点餐...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