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2222条信息
- 白砥:黑色主义
- 相关描述: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致;阴舒阳惨,本乎天地之心。”
这或是关于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境界的表述吧。所以,中国书法自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杨凝式、苏东坡、黄山谷、米芾、董其昌、何绍基以来,不但深入其中,乐此不疲,而且以其伟大的形式展示其艺术心灵的幽情壮采,与造...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09/n995645.html
2018-04-09 16:12:15
- 笔法新变端倪——谈谈王羲之的《姨母帖》
- 相关描述:
《姨母帖》,行楷,载原裁于唐人摹《万岁通天帖》。硬黄纸本。纵26.3厘米,横53.8厘米, 藏辽宁博物馆。《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是王羲之后裔王方庆家物,内收王氏家族二十八人法书。王方庆于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6)上进武则天,武命人临摹后将原本又赐还...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09/n995640.html
2018-04-09 15:43:54
- 元明清时期:书风、碑学的兴起影响了毛笔的形制
- 相关描述: 由于宋王朝南迁,文化中心南移;宋末元初战乱,大量的笔工迁往湖州或徽州,再加之湖州制笔历史悠久,原材料丰富,逐渐取代了宣州,成为制笔中心。就天时、地利、材美而言,湖州与宣州一样,具有原材料的优势,皖南以及附近地区的兔毫同样为湖州所共享。此外,与宣州比较而言,湖州还有羊毛原料的便利。
...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09/n998369.html
2018-04-09 12:17:34
- 笔之起源:削文竹以为管 加漆丝之缠束
- 相关描述:
包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毛笔
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秦统一全国后,“笔”成了定名
相传毛笔是秦朝名将蒙恬发明的,根据《辞源》记载:“恬始作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毛笔发明之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万...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08/n995411.html
2018-04-08 08:54:33
- 对初学者而言,临摹经典时往往会遇到无从入手的烦恼
- 相关描述: 通常意义上说,碑帖类图书不需要太多的编辑含量。只要找到合适的底本,印制的清晰度高一些,就可以投放市场了。如果再把这部碑帖的基本情况加以介绍,编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其实不然。要使图书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得到读者的认可,必须从增加编辑含量上入手。就经典而言,在出版领域已经找不到任何...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02/n999327.html
2018-04-02 17:22:36
- 书风、碑学的兴起影响了毛笔的形制
- 相关描述: 由于宋王朝南迁,文化中心南移;宋末元初战乱,大量的笔工迁往湖州或徽州,再加之湖州制笔历史悠久,原材料丰富,逐渐取代了宣州,成为制笔中心。就天时、地利、材美而言,湖州与宣州一样,具有原材料的优势,皖南以及附近地区的兔毫同样为湖州所共享。此外,与宣州比较而言,湖州还有羊毛原料的便利。
...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02/n999162.html
2018-04-02 14:04:34
- 梁江:书法、绘画是我治学必备的基本功
- 相关描述:
梁江
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
“写字、画画和做学问,是我倚重的三板斧。”
在书法传统被某些人丢弃,“丑书”、“歪书”、“吼书”、“做秀书”日渐泛滥,社会公众无所适从的当下,仍然不乏人敬畏传统,尊尚法度 ,以执着态度对待书法这门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近日,...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01/n992623.html
2018-04-01 11:28:17
- 朱屺瞻《江南风味》清新简远
- 相关描述:
画坛一代宗师朱屺瞻,是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所作国画贯通古今、融合中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因此广受收藏家的喜爱。
朱屺瞻(1892—1996),江苏太仓人,号起哉,斋名为“梅花草堂”。朱屺瞻擅长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一生对艺术孜孜以求,不慕名利,人称“画痴”。...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31/n993699.html
2018-03-31 22:46:09
- 在心中种下书法文化的种子
- 相关描述:
晋代王羲之《兰亭序》 唐 冯承素双钩填墨本
汉字和书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如何加强青少年书法教育,更好地在青少年中传承与普及书法文化,谱写新时代书写艺术的新篇章?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展开深入研讨。
...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31/n993321.html
2018-03-31 00:30:37
- 探秘临帖之道
- 相关描述:
《临帖九讲》 方建勋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9月版
学书将近三十年,却很少思考:我为什么要临帖?我该怎么临帖?
直到四五年前,济南的韩猛兄邀我参与编一套“历代临帖作品汇编”丛书,嘱我搜寻前人以“二王”字帖为对象的临本,以成其中卷,我才开始对此问题自觉地省思。
在搜...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30/n995105.html
2018-03-30 11:33:13
- 孔见:字如其人与书法艺术的社会历史价值
- 相关描述:
01
书法艺术的地位应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才是最高的理解?它应当建立在文字、文化教育、汉学以及诗歌文学的基础上并注入一个人一生所得到的社会认知度,这就是字如其人。
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 中国书法集表情达义、抒写性灵、体现民族审美于一体,成为精神传递的另一种图像形式, 也成为了中...
-
http://artist.artron.net/20180326/n992321.html
2018-03-26 15:23:41
- 茅盾手稿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书法作品”
- 相关描述: 2018年1月,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了一审对手稿系美术作品的性质认定,维持了一审中判决拍卖公司赔偿的决定。在该案中,争议焦点之一就是茅盾手稿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书法作品”。那么,什么是“书法作品”呢?
所谓“书法作品”,是指以毛笔或其他工具或方式书写、...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80322/n994207.html
2018-03-22 18:12:15
- 张晓文:孔门“十二才子”孔继涑与《玉虹楼法帖》
- 相关描述: 目前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一展厅展出的“圣贤的足迹 智者的启迪——孔府珍藏文献展”中,展出了一件国家图书馆藏、孔子后人孔继涑所辑《玉虹楼法帖》。此丛帖刻拓精妙,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孔继涑,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九代孙,在叔伯兄弟之中,孔继涑排行十二,人...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22/n993868.html
2018-03-22 08:17:39
- 孔见:书道有魂,抒尽人生的喜悲爱怒!
- 相关描述:
军旅书法家 孔见
编者按:
书道有魂。书法艺术可以最直接、最形象地去表现这种精神和情感,一切喜悲爱怒,见诸笔端。
1
记者尹大玮:孔见将军您好!
谈及书法艺术的关键在于灵魂,我想到了颜真卿讲的:“夫书道之妙,焕乎其有旨焉,字外之奇,言所不能尽”。(...
-
http://artist.artron.net/20180319/n991519.html
2018-03-19 15:49:11
- 书法中的药与食
- 相关描述: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一种理论叫“药食同源”,好比中国传统书画里所讲的“书画同源”。中国早期的绘画与文字雏形在原始社会时期区分得不太明显,而远古时期的药物和食物区分得也没那么明显,多种药物就是从食物中来,而已经入药的一些材料也经常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食物中。唐代《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所写“...
-
http://news.artron.net/20180319/n991443.html
2018-03-19 09:40:10
- 郑志刚:“柿公”陈天然题赠记
- 相关描述: 摘要:因了故乡柏沟岭的老柿子树,可否冒昧地称天然先生为“柿公”呢?我在想。
故乡柏沟岭的老柿子树
因了故乡柏沟岭的老柿子树,可否冒昧地称天然先生为“柿公”呢?我在想。
陈公生于1926年,整整大我50岁。他风格独特的题榜大字,在城乡间铺天盖地,风靡中原若许年。而...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14/n990991.html
2018-03-14 10:25:09
- 书法艺术家——巫火亮
- 相关描述:
巫火亮,1985年出生于广东信宜;书法家、教育家;墨韵书院院长,中艺馨书画院副院长。
艺术年表
1998-2005年多次荣获文艺书法、美术优秀奖。
2005-2016年学习临摹颜真卿、米芾、王羲之、王献之、黄庭坚、苏东坡、赵孟頫文征明及近代名家诸体,擅长欧体楷书。...
-
http://artist.artron.net/20180313/n990863.html
2018-03-13 10:59:16
- 旗袍好看
- 相关描述: 朱以撒
对于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不少人津津乐道的是女主人公苏丽珍身上的旗袍。苏每次出场都是以高领旗袍亮相,配合旗袍的是她的气质、神情还有行走的姿态。有人复观,算着旗袍的件数、色调,把旗袍作为视觉的盛宴。的确,这些精美的高领旗袍都不寻常,使人着迷,它频繁的出现贯穿了整个过程。譬如...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12/n994487.html
2018-03-12 01:41:12
- 从茅盾手稿案看书法作品
- 相关描述:
前不久,因为茅盾手稿拍卖而引发的著作权侵权案二审审结。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而且擅长书法。在他逝世后,他用毛笔书写的近万字手稿亮相南京一家拍卖公司的拍卖会,最终拍出了1050万元的价格。虽然拍卖最终未能成交,但却引起了茅盾后人的高度关注,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09/n990505.html
2018-03-09 13:06:51
- 王阳明书艺浅谈:书如其人
- 相关描述:
王阳明 客座私祝册页(局部) 44×36cm 1527年 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明代书法,崇尚帖学,往往类多行草。卓越者能上追晋唐,尤擅简牍之美,几越唐宋。早期声名最著者,当推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和二沈(沈度、沈粲)。至中期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吴门派名家出现,以高超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01/n989338.html
2018-03-01 1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