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245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水墨写意人物 写生 分解示意图
相关描述:干画法水墨写意人物的 “墨”的概念里既包含着“墨分五色”的黑白表现,也包含着兼容色彩的墨、色并用,但“水”是无所不在的,“水”通过运笔而成为墨、色表现的必然媒介,黄宾虹在《论墨法》说道:“古今墨法,妙于用水;水墨神化,乃在笔力;笔力有亏。墨无光彩。” 水作为重要媒介,以书法运笔为基础,澄怀...
著名书法家纪怀昌:笔墨随当代 神韵贯古今
相关描述: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强大的艺术创作力。中国书法形成和发展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书法各体精彩呈现,皆为前贤呕心沥血所至。  要想在历代大家的浩瀚书法中独辟蹊径,杀出一条生路,形成自己的风格十分不容易,往往被一些人误解为离经叛道,甚至...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5讲
相关描述:  承先启后开颜柳--褚遂良《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596-63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先祖在河南阳翟,晋室南迁时徙居江南。唐高祖、太宗时封河南郡公,历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世称褚河南。他博涉文史,尤工隶楷,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初学史陵、欧阳询,后学...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2讲
相关描述:  宫廷文书的诏令书法--徐浩《朱巨川告身帖》  徐浩(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徐峤是书法家,外祖父是当朝宰相张九龄。徐浩自幼耳濡目染,接受了艺术熏陶,喜好临池作书,而有盛名。唐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当时天下事务繁殷,四方诏令,多出于徐浩之手。因此书播...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3讲
相关描述:  唐风孕颜筋、雍容气恢宏--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祭侄季明文稿》、《裴将军诗》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琅琊(山东临沂),五世祖颜之推迁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开元进士,元宝年间,曾任监察御史,清正刚直,初为官即因触忤权贵杨国忠而被贬为平原郡太守,故有"颜...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6讲
相关描述:  神气骨肉血、尚意而有法--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草书醉翁亭记》  苏轼(1037-1101),四川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嘉佑二年与其弟苏辙同登进士科。其父苏洵以经学、文章著名。东坡与苏辙继承父业,当时即有"三苏"之称,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东坡一生宦海沉浮,...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8讲
相关描述:  气韵高古、神出鬼没--米芾《蜀素帖》、《苕溪诗》  米芾(1051-1107),初名黻,41岁后改名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居士、海岳外史、襄阳漫士,世亦称"米南宫"。祖居太原,迁湖北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人称"米襄阳"。他为人耿直,不阿谀逢迎,故仕途并不得意。宋徽宗时曾...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3讲
相关描述:  气韵生而神意连--赵构《千字文》  赵构(1107-1187),字德基,为徽宗第九子。金兵入侵中原,徽钦二宗被掳,赵构继位,是为高宗,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高宗在位36年,政治上昏庸无能,偷安忍耻,毫无政绩可言,但是他在书法史上却以其卓有建树的书作为自己立下了一块硕大的纪念...
笔助墨兴 乘水成形——湿画法
相关描述:“墨分五色”,怎么分?当然靠笔,靠水。“湿画法”是指比前述“干画法”在调色调墨时加入更多的水,在画的过程中不断补充水量,在用笔上,提按顿挫更加微妙化,强调轻、快、松三字,并使用清水破墨破色,以便更敏捷地输送墨、色到位,催化烟雨迷蒙、绚丽璀璨的纸上意外,形成笔触节奏流畅,墨、色音韵跌宕,形意...
乱红如雨花满路——与李强的对话
相关描述:漆澜(以下简称“漆”):在我印象中,你早期的绘画风格和趣味似乎与西南的乡土绘画联系比较紧密?但后来突然转向,转向倾向于抒情的表现性语言,专注于书写性的实验,这是缘于怎样的契机?李强(以下简称“李”):我在本科毕业之后就开始远离所谓的乡土绘画,转而开始画花卉创作。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溥儒:分明旧日五花骢,曾侍秋林待牧归
相关描述:​▲荣宝斋(上海)九周年书画精品拍卖会 溥儒《秋林归牧》局部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荣宝斋(上海)拍卖溥儒:分明旧日五花骢,曾侍秋林待牧归文/ 同古堂“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语出《论语· 雍也第六》,意即君子之儒,行忠君爱国之事,可谓儒之大者,而小人之儒,则以此...
【雅昌专稿】吴谦:一位“90后”艺术新代际的维度抉择
相关描述:“水墨心境—吴谦作品展”是吴谦自2017年底回国后,走出家乡厦门至外地举办的第一次个展。他选择的是上海。此地既是中国抽象艺术之都,也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发源地和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战场之一。策展人李晓峰在前言中写道:如果说厦门展是吴谦对家乡故里的一次深情汇报,这次的上海展就是他与前辈同道们的一次真...
姜宝林:变与通的艺术探索
相关描述:姜宝林  佛尔蒙特3号  纸本水墨  233×105cm  1999年  变与通的艺术探索  --以姜宝林新抽象水墨为轴的检索  文 / 聂 松  《易》有三“易”:一曰不易,二曰变易,三曰简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它所指向的是大道,而大道往往落实于最为具体的理。变易之“易”与恒常之理的相...
浑穆之意 雅致之调——评李采姣博士、教授之花鸟画
相关描述:​李采姣博士、教授长于花鸟画,乃当代中青年画家中名实俱至者。其画筑基于传统,根于文脉传递之深壤,得当代浙派花鸟画之神髓;又周游列国,晓习西画,吸收营养,以固其根本,繁其枝叶;兼之笔耕不辍,墨彩交织,并及理论研究,教学相长,故其画有旺盛生命力,蓬勃周流其间,自有烂漫雅致之调、浑厚沉静之气。其...
刘尉恭:淘净泥沙始为金
相关描述:  我喜欢欣赏、收藏书法作品,尤其喜欢上得大堂,进得百姓之家的隶书书法作品,我喜欢这种字体的沧桑、厚拙、古朴,也喜欢她的险峻、刚健、潇洒,我既喜欢她的雄浑气势,又喜欢那多变的线条结构,我在汉碑中品味,在各种展览中观赏、寻觅。  刘尉恭先生的书法作品就是我在众多书家的比较中最喜欢的一种,南朝...
周逢俊丨小院枫影
相关描述:皖南齐云山写生小院枫影  人说香山的秋叶色名远扬:鲜红,猩红,朱红,深浅各有分说,夹杂些鹅黄,楮橙,满山满谷绚丽溢彩,蔚为壮观。然而知道,尽管多为黄栌,但枫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每临霜风,因色泽一致性情交织而浑为香山秋之韵。皖南齐云山写生作品  西京长安城里的枫是什么样已无从稽考了,我想,多少...
2020第五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于9月6日揭幕
相关描述:​  2020年9月6日,由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苏州名城美术馆承办的“物自在——文明互融下的新艺术”国际艺术展在苏州名城美术馆开幕。此届双年展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担任总策展人,中国美术馆副研究员、艺术学理论博士柳淳风担任本次展览策展人。  本次展览的“物”,正是指向...
香港秋拍|「凝盈一色」载誉归来
相关描述:香港蘇富比中国艺术品部上承春季「凝盈一色」专场的佳绩,继续以色选物,超越年代规范,精挑珍品,集萃一堂,悦目引思,典雅隽永,冀为一众鉴藏名家、好艺文士带来崭新美学体验。本文引用日本文坛巨匠谷崎润一郎的美学随笔《阴翳礼赞》选段,带领大家欣赏专场精选。“ 所谓的美,往往是从实际生活中发展出来的,...
中国画的笔墨之道
相关描述:当历史的发展中有了纸、墨、笔、砚这个人们常说的文房四宝,文人雅士拿起毛笔蘸墨在砚台里舔了几下,在纸上划着线条,晕化墨块、线条后,就产生了笔墨。在墨块、线条与宣纸的接触的过程中,留下了笔迹、墨痕,也留下了文人骚客的性情和趣味。这个过程和留在纸上的痕迹,产生了笔和墨交错、交融的各种效果,我们把...
卢禹舜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馆展“高峰之路” 艺术家推荐
相关描述:卢禹舜,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卢禹舜:超...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