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40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盗墓贼自家房里打洞挖古董
相关描述:  但凡盗墓者,一般也讲究“望、闻、问、切”,先看风水,再踩点,发现墓葬之后,找好打洞方位开始打洞。家住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金山办事处辛庄村的刘蛟龙同样是盗墓,但是却省去了这些繁琐的步骤,直接伙同他人在自家房下打洞盗古墓。   “地下的东西多,我家房子下面压着货。”据刘蛟龙讲,他家以前是辛...
台北宇珍2014年秋拍 择精选萃 精彩可期
相关描述:  台北宇珍国际艺术本季秋拍将于10月26日登场,预展为10月18-25日,地点在台北市重庆南路二段15号中华文化总会大楼。本次呈现三场精致专场,分别为「金相玉质—乾舜堂珍藏专拍」、「重要中国瓷杂工艺精品」及「翠丽灵秀—翡翠首饰暨陈设器」,共计277件拍品。   「金相玉质—乾舜堂珍藏专...
收藏香器具有学问
相关描述:  中国沉香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一路伴随着香具的发展和完善。日前笔者特地请来了广东省沉香协会的专家,请专家为读者讲解中国各种香具的独特魅力。   1   香炉之制始于汉太子宫   说到香具,香炉自然是大众接触最多、也最想了解的一类。   据专家介绍,中国香炉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
巧夺天工的各种品香器具
相关描述:  炉香袅袅,既馨且逸,香的馥郁芬芳来自感官体验升腾而起的精神愉悦,发现并利用香料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成为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用好香,势必需要完备的器具。数千年来,中国古人对于香料除了直接以嗅觉品赏外,还致力于香器具的发明和制作。中国沉香文化...
废品堆里拣出的珍宝:西周环带纹鼎赏析
相关描述: 西周环带纹鼎   一提文物,尤其是珍贵文物的发现,往往几十年、上百年,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但是,这件距今大约2600年前的西周青铜鼎,却是从废品收购站拣出来的,“得来全不费工夫”。   1982年12月的一天,安徽省巢湖市图书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路过一家废品收购站,无意中见到破铜碎...
乔夫人鼎:春秋时期的蒸烧锅
相关描述:   乔夫人鼎   乔夫人鼎、春秋编钟、吴王光剑、春秋龙柄盉、春秋青铜双耳缶……这些在合肥地区出土、发现的国家级文物,是研究合肥春秋时期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考古资料。其中,贵为“国家一级文物”的乔夫人鼎,作为合肥近郊发现最早的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更是不容小觑。那么,它又为考古学家研究合肥的历史...
有铭文的青铜器更金贵
相关描述:  一尊铜质佛像背后的“嘉靖陆年江西谅州朱井福记欧阳文虎”16个字铭文,不仅说了造像的时间、产地,连造像的作坊名称以及请佛之人的名字都留了下来。眼下,珍贵青铜器并不少见,但上面有铭文的则比较稀罕。   收藏编钟竟不听声只看文   “收藏青铜器不在于器物的大小,而在于器物上有没有铭文。即...
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什么样?
相关描述: 鸟形盉(西周) 盖内有铭文8行51字,自名为“盉” 。对于鸟形盉铭文的释读目前尚不统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李学勤的释读如下:乞立誓,说“我所作谋议如果不合君命,而是我自己私行策划,就受鞭刑” 。乞亲自乘有车蔽的传车前往各地,重复所立誓言,说“我已立誓要上合君命,假如我...
谢华:一把朱泥壶 坐饮松竹间
相关描述:  ■解码潮州手拉朱泥壶   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清代中期,枫溪朱泥壶产品便独具一格,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手拉朱泥壶制作采用拉坯车旋转制陶技法,手工拉坯成型。朱泥壶用料选取本地陶矿红泥加工而成。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浆、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
随州工地挖出春秋青铜器 50多件残片被捡走
相关描述:  7月25日下午,随州城东新区一处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偶然挖出青铜器残片,在场的施工人员没有将文物上交,私自将文物带回了家。警方接到市民反映后迅速出动,将工人带走的50多片青铜器残片和一个箭簇追回,避免了国家文物流失。据了解,这里曾经是春秋时期曾国的一个贵族墓地,追回的文物对研究古曾国历史...
解密“人养玉 玉养人”的千年谎言
相关描述:   解密千年谎言“人养玉,玉养人”   “人养玉,玉养人”“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经常佩戴玉器却治好病”“佩戴水晶能给你带来正能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还有不同的能量讲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广告宣传标语、亲朋好友的口中无数次听到这些“神奇的观点”。前不久,网络又有传言翡翠中含有致癌物...
用岩彩画表现时代的美好生活——记画家袁野
相关描述:  应物赋彩,表现时代生活之美,是中国画家袁野画作的突出主题思想。由于他的画作富于浓郁的东方绘画精神和明快的色调,风格独特,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展出了他与法国艺术家的绘画作品,这也是唯一受邀在世博法国馆展出的中国画家。   青铜器、瓷器、蔬果、花草、虫鸟等等,中国的文化元素、生...
曾侯璵编钟180字铭文破“曾随之谜”
相关描述:  古时,江汉平原真是蛮夷之地?看过湖北出土的商周文物,一定会反思这个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今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展。越王勾践剑、九连墩青铜编钟、曾侯乙编磬、兽面纹青铜鼓等全部亮相,不仅从考古角度揭示江汉平原在商周时期已有先进文明,更显...
越王勾践剑亮相国博 百余件商周文物展示鄂文化
相关描述:  新华社北京7月3日专电 《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3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越王勾践剑等122件(套)文物将系统展示湖北地区从商代早期至战国时期礼乐文化。   据介绍,此次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为主,全面展示这一历史时期湖北地区青铜文...
青铜鹿角立鹤国博展出:腹背羽毛纹清晰可见
相关描述:   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   青铜鹿角立鹤、越王勾践剑……《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今起亮相国家博物馆,122件(套)精美文物为参观者系统展示了湖北地区从商代早期至战国时期的礼乐文化。   此次展出的文物共分两类,一类以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为主,全面展示了这...
青铜食器:饪食器
相关描述:  编者按:6月14日下午2:30至5:30,著名青铜器研究学者丁孟将做客皇城文化艺术大讲堂,本讲座将涉及有关故宫藏中国青铜器研究的各项重要专题,包括:中国青铜时代与青铜器的特征,古代青铜器和皇家的联系,故宫青铜器的类别与内涵,青铜器纹饰与铭文的意义;青铜器的仿造与帝王推崇,后代对先秦青铜...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相关描述:  编者按:6月14日下午2:30至5:30,著名青铜器研究学者丁孟将做客皇城文化艺术大讲堂,本讲座将涉及有关故宫藏中国青铜器研究的各项重要专题,包括:中国青铜时代与青铜器的特征,古代青铜器和皇家的联系,故宫青铜器的类别与内涵,青铜器纹饰与铭文的意义;青铜器的仿造与帝王推崇,后代对先秦青铜...
“触摸”:中国文物的另类生存
相关描述:  文物,离普通人有多远?我们在博物馆的展柜前寻找中华文明的脉络演进,无论是宫女用过的胭脂盒还是周礼中的青铜鼎器,都隔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似乎依旧端坐于历史的深处。   14日文化遗产日前夕,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新落成的中国文化中心安装了一台特殊的触屏设备。人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太阳神鸟金饰、马...
秦墓出土青铜一锺一鼎 竟藏两千年“酒”与“骨头汤”
相关描述:  5月2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竟浸有数根骨头。   据悉,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出土了铜锺、铜鼎两件青铜器,器物内分别盛有疑是“酒”的液体和“骨头汤”。   其中,铜锺高35.2厘米,...
俄罗斯儿童眼中的青铜器展
相关描述:  本报讯 “长翅膀的鹿——俄罗斯儿童眼中的中国青铜器展”昨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展出的170幅俄罗斯儿童画的中国青铜器,充满童趣和想象力。   2014年是中俄友好年,今年春天,《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特展》赴俄罗斯国立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展出,青铜鹿角立鹤、青铜编钟、...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