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59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瓯窑品质:给力的清谈道具
相关描述:  从魏晋到南朝,时代从两汉的大一统再度进入社会的分崩离析,短暂的朝廷朝不保夕,身为一代枭雄的曹操也无奈发出“辟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喟。而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在苦闷彷徨中,以崇尚清谈为时风,以吃食五石散为潮流。尽管表面看来,视富贵为浮云,看生死如割韭,然而,上流社会的思想精英、门阀贵族们依然...
面塑步入收藏殿堂
相关描述:  面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目前的面塑已朝艺术方向发展,且经面塑艺人长期的摸索,原料也采用面粉或经过加工配置的复合软陶质材料,使得现在的面塑作品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等,我国豫东地区称为“蒸花馍”,而豫西地区早年叫“窝窝花...
宣城市出土的几方砚台考略
相关描述:  文房四宝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书写工具,为记录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悠久的历史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420-589),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誉为“文房四宝”。四宝品类繁多,丰富多彩,砚作为其中之一,因“传万世而不朽,历劫难而如...
4000年前的青铜时代:辽宁历史上的精美篇章
相关描述:  前言   “三普”发现中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最多   在距今4000年左右,活动于辽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他们手中的工具和武器不再只是石器,他们学会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开始用它来制造工具或武器。这样,古朴庄重、泛着青灰色光芒的青铜器正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青铜器...
中国古代青铜礼器 承载源远流长之文化
相关描述: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
洛阳专家严辉盘点安阳曹操墓与洛阳曹休墓的异同之处
相关描述:  据洛阳日报消息,安阳曹操墓与洛阳曹休墓这一南一北两座曹魏大墓近日掀起巨大波澜,更令考古工作者激动不已。日前,曹休墓发掘领队、市文物二队研究室主任严辉再次探访安阳曹操墓,并对两座大墓进行详细比较,辨明两座墓葬之间的“同”与“不同”。记者昨日采访了严辉,听取了他对两座墓葬的“盘点”。  ...
宋澄泥砚:大器浑脱、质朴无华
相关描述:      这是一方传承有序的宋代澄泥砚,是清代扬州名门望族旧藏。唐大书法家柳公权在其著述中称:“澄泥砚同端、歙、洮石砚并称为四大名砚。”同其他名砚不同的是,澄泥砚是唯一不以天然石材为料,乃精选澄积细泥烧制而成的陶质砚。澄泥砚因质细而不滑,性坚而不燥,抚之如婴肤,叩之若金石,研之似发...
内蒙发现大型史前村落遗址 出土大量文物
相关描述: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上,考古人员先后发现了两处距今约5000年、表现出不同文化类型的大型史前村落遗址。   正在现场发掘的考古专家表示,这两类遗址的发现,在中国东北地区尚属首次,将为重新认识该地区史前文化提供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两处遗址分别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
迷你陶器再现古人小康生活
相关描述:  发现·古人生活   260多件陶器布满10平方米小屋   昨日上午,记者驱车至张夺村南墓地发掘考古工地。负责本次考古发掘工作的执行领队李军向记者介绍了93座古墓出土的丰硕文物遗存。   在保存文物的库房内,大大小小的陶鼎、陶坊、陶罐、陶壶、陶钵、陶碗等被分成了两个区,然后按照不同...
警惕刻意“精工之作”
相关描述:  中国的彩瓷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有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唐代创制的三彩瓷,以其色彩丰富、气势恢宏而闻名于世,成为古代艺术宝库里的珍品。唐代的彩釉瓷因其色彩绚丽、晶莹剔透、精美绝伦,又历史久远,存世量不多,所以,收藏价值不凡。于是,市场上以假充真的赝品层出不穷,收藏者务须认真鉴别,谨防上当。...
紫砂壶的评价鉴赏与收藏
相关描述:  如何评价、鉴定一件紫砂壶的优劣,古今中外许多收藏家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作为文字付诸于纸面,前人虽有片言只语,但系统理论却不多见。因为各家自有各家言,标准也就不仅相相同。但能达成共识的,不外乎两个标准:一是艺术标准,二是功用标准。   一、前人对紫砂壶的评价   “茗壶莫妙于砂,壶之...
亳州博物馆悬赏征集失散“兽首”
相关描述:  日前,亳州市博物馆公开展示了五尊十二生肖人身兽首俑,引起了众多参观者的兴趣,但这批来自唐代的珍贵文物,本有12尊,除公开展示的5尊外,正在修复一尊,其他6尊下落不明。为此,亳州市博物馆悬赏向民间征集这些失散的人身兽首俑。   据了解,这12只珍贵的生肖人身兽首俑是2007年涡河治理工...
中国今日陶艺状况
相关描述:  中国今日陶艺的发展严格来说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及广东陶瓷产区等院校和地区是这种当代风格的最早实践者和推动者,其后湖北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瓷区、宜兴陶区也相继加入。在这20年的历程中,前l0年的发展...
“蝼蚁之道”及其杂感
相关描述:蚂蚁的微言大义   “蝼蚁之道”源于庄子: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曰:“何其愈 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
陕西五志愿者入围赴美修复昭陵“二骏”人选
相关描述:  日前,陕西省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简称大明宫基金会)经过两个多月的报名、遴选、评审,初步确定赴美国参与“昭陵六骏”浮雕中现收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幅浮雕修复工作志愿者人选,五名入围志愿者全部来自陕西的文物收藏保护机构。   入围志愿者分别是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周萍、陕西历史博物...
指尖上的宇宙——评张羽的《指印》系列
相关描述:  转变的历程   张羽是中国大陆实验水墨的重要代表人物,自1990年代初期他的《灵光》系列创立以来,他就一直是一个形式上的开创者、理论上的建设者和活动上的组织者。与众多实验艺术家一样,他的风格原本也是从写实一路走来,在经历了象征、表现和意象的阶段后,最终进入了抽象语境。   在199...
中国第一个文物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将落户西安
相关描述:  记者四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该局与陕西省科技厅合作,向国家科技部申报在陕西省建立“国家级陕西文物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项目已获得批准,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文物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为落实《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实现国...
“浆糊之器”收藏投资不“浆糊” 值得研究
相关描述:  在时下的上海流行语中有一句比较经典的“捣浆糊”。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很少看到浆糊了,但是在古代,盛浆糊的糊斗却是文房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虽然相比笔墨纸砚,糊斗很难称得上是文房之宝,但是在目前以奇以新取胜的艺术品投资上,“浆糊之器”收藏投资也不“浆糊”。   糊斗在古代文房中的...
首博举办“卢浮宫珍藏展”开箱仪式
相关描述:    7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了“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展的文物开箱仪式。由中国首都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联手推出的此次展览将于2007年8月12日-11月9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48箱文物、2箱展具全部从巴黎运抵首都博物馆,总保价达三亿多人民币。文物开箱仪式上,卢浮宫珍宝...
秘鲁千年文化展在重庆展出
相关描述:  新华网重庆3月14日专电(记者张琴)由重庆市外办、重庆市文化广电局和秘鲁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的《追寻失落的文明--秘鲁千年文化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近日开展。   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介绍,本次展览展出反映秘鲁古代文明的陶质雕塑70余件,分别代表从秘鲁...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