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59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以假论假说紫砂 收藏鉴定很重要
相关描述:  日前有人拿一只壶来,请我帮他看看。看后很感慨,于是便有了此文。   经常有人指着壶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什么为真?什么为假?   对紫砂壶来说,真假没有国家标准,是约定俗成。通常来说就是,以紫砂泥为原材料,以紫砂传统成型技法制作而成的壶,叫紫砂壶。灌浆紫砂壶,严格意义上说不是纯紫...
瓜形暗香壶 色泽温润古雅可爱
相关描述:  紫砂器是极其珍贵的,有“价埒黄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之说。其中,最受称颂的是紫砂茶壶。总体来说,砂壶之美可归纳为:造型美、材质美、实用美、工艺美、品位美之五类。          暗香壶21*12cm(图片由商家提供)     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首选...
探访重庆忠县明代冶锌遗址:现场没有一块锌锭
相关描述:  25日,记者跟随考古专家的脚步探访了位于重庆忠县的明代冶锌遗址,追溯古时冶锌历史。   此前,川渝多位考古专家确认忠县冶锌遗址为三峡库区目前考古发掘出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冶锌遗址。据介绍,该遗址与此前在丰都、石柱发现的冶锌遗址,共同构成了三峡冶锌遗址群。专家表示,三峡冶锌遗址群表明...
陶瓷收藏:一件蟋蟀罐拍出近300万元
相关描述:     小虫罐 大价钱   古人用来贮养秋虫的蟋蟀罐,以瓷制、陶制、玉制、石制、漆器制等材质多见,就收藏角度而言,瓷制蟋蟀罐大约是最具收藏价值的,其属于收藏杂项。瓷制蟋蟀罐始于南宋,盛于元明。南宋以前已有雏形。当时制作全用手工捏制造型。最早的蟋蟀罐都是由帝王指定的御窑和官窑烧制,作为...
一件蟋蟀罐拍出近300万元
相关描述:     小虫罐 大价钱      小虫罐 大价钱   古人用来贮养秋虫的蟋蟀罐,以瓷制、陶制、玉制、石制、漆器制等材质多见,就收藏角度而言,瓷制蟋蟀罐大约是最具收藏价值的,其属于收藏杂项。瓷制蟋蟀罐始于南宋,盛于元明。南宋以前已有雏形。当时制作全用手工捏制造型。最早的蟋蟀罐都是由...
民国紫砂花盆古雅老润 品位高贵深受藏友喜爱
相关描述:       民国紫砂花盆 高19厘米 口径20 (图片由商家提供)     紫砂器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紫砂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 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她并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可爱,紫砂器面还具有亚光效果,既可减弱...
紫砂壶养护的八条原则
相关描述:  1、新壶新泡,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那种茶?比如是重香气的茶还是重滋味的茶,如果讲究的话,都应有专门备泡的壶,但是不讲究也无妨。   2、使用新壶,应先用茶汤烫煮一番,一则去除土味,也可以使壶接受滋养。方法是干净锅器盛水,用小火加热煮壶,到将滚未滚时,再将茶叶放入锅器中煮,等滚沸后捞...
天津挖掘商周战国遗址 歇马台出土大量陶器
相关描述:  记者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本市从4月开始的歇马台遗址考古发掘目前三个发掘区共发掘面积2425平方米,发掘各类遗址单位70处,其中水井4口、灰沟4条、灰坑35座、墓葬27座。本次考古发掘是考古部门首次对该遗址进行的大面积揭露,也是本市发掘面积较大的商、周、战国时期遗址之一。  ...
天津一商周时期遗址现大量陶器
相关描述: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人员近日对天津市宝坻区歇马台商周时期遗址进行了田野挖掘,出土了大量陶器和少量青铜器。   “歇马台遗址是目前已知天津地区最南部商周时期遗址。1984年,天津曾对歇马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但发掘面积较小、发现的遗物数量较少。”天津市文化遗产保...
天津一商周时期遗址现大量陶器
相关描述: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人员近日对天津市宝坻区歇马台商周时期遗址进行了田野挖掘,出土了大量陶器和少量青铜器。   “歇马台遗址是目前已知天津地区最南部商周时期遗址。1984年,天津曾对歇马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但发掘面积较小、发现的遗物数量较少。”天津市文化遗产保...
昌平工地挖出汉代陶豆 在墓葬中多为冥器
相关描述:  图为工作人员展示汉代陶豆   日前,昌平区城南街道旧县村北京湾小区旁,农民工李连平与两名工友在挖电缆沟时在地下两米深处意外发现半个陶罐。几个人当即联系了昌平区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挖掘清理出两件完整的陶器。   两件陶器中一件为陶豆,高15.5厘米,腹径13.2厘米,底足有残。另一...
古代紫砂的发展历程
相关描述:  紫砂壶是明清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所产的一种陶质茶具。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即使是盛暑时节,所泡之茶仍不易馊。由于泡茶日久,茶素漫漫渗入陶质中去,如果只泡清水,也有一股清清的茶香。   紫砂壶从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细。陶坯一般多不上釉,以其自然...
河南发现面积达900平方米的大型战国墓群
相关描述: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在辉县发掘了一处面积达900平方米的战国墓葬群,出土了鼎、豆、壶等一批战国时期器物。   据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申文介绍,该处战国墓群位于辉县市吴村镇南宿村,是文物工作者配合南水北调支线受水工程项目进行的发掘。这个大型战国墓群共...
河南新乡市辉县发现一处大型战国墓群
相关描述:  7月3日,记者从新乡市文物局获悉,在南水北调支线受水工程项目经过的辉县市吴村镇南宿村,文物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大型战国墓群,考古发掘现已接近尾声,共发掘数十件战国时期的器物。   新乡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申文介绍,该处战国墓群共10座,面积达900平方米,属于平民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
青铜制造技术简析
相关描述:  青铜制造技术范铸法和失蜡法,范铸法较早,应用的最普遍,了解古代制造方法有助于辨伪。   范铸法   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干后再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
河姆渡时期的陶器
相关描述:  夹炭陶是河姆渡文化最具特征的内涵之一,始终存在于河姆渡文化,只是数量多少而已.绳纹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最主要的炊器.河姆渡文化的陶瓷阶段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   河姆渡文化一期   陶系: 夹炭黑陶约占陶器总数的80%,夹砂黑陶约占20%,彩陶仅在河姆渡遗址有零星发现。夹炭黑陶是在绢...
三国铅釉陶器
相关描述:  三国的铅釉陶器,大都是制作粗糙的灰陶,质量差。器型受南方青瓷的影响,可见到类似南方青瓷的器型如:双耳罐,四耳罐盘口壶等。铅釉陶的生产很少,直至北魏建国,因宫殿,深宅大院建筑的需要,出现了复兴的新局面。   这种低温铅釉陶在汉代的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花色品种增加,釉色明亮,出现了...
秦汉陶瓷的发展史及历史教育价值
相关描述:  秦汉陶瓷发展史是从秦汉一统中国开始的,当时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社会达到安定的局面,农业稳定的发展,商业、手工业获得空前发达,陶瓷手工业也因此成为遍及全国重要手工业之一。秦朝时代陶质的器皿甚为少见,日常使用的有炊器(陶釜、陶甑等)、食器(钵、碗、翁、壶等)。相比之下,秦代的艺术陶的制作...
战国日用陶器
相关描述:  战国的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质灰陶,只有釜类的炊器为夹砂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烧成温度高,陶质坚硬,多呈浅灰色或黑灰色。灰陶掺加粗砂,质地粗糙,比较疏松。常见饮食用的器物有作炊器的釜,形制为敛口、卷沿、圆腹、圆底,肩部饰瓦纹,腹底饰粗绳纹。   食器主要是敞口或直口、浅盘、高柄...
“静观——刘静个展”在恭王府开幕
相关描述: 嘉宾合影   6月18日,静观——刘静个展在恭王府开幕,来自国内外的嘉宾、艺术家、评论家及媒体朋友参加了本次活动,捷克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利博尔塞奇卡Libor Secka、捷克大使馆文化参赞马金Martin Hosek也来到现场。   开幕式上,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中国国...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