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73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实验室考古让千年礼冠“重见天日”
相关描述: 萧后冠现状 仿制的萧后冠   “由于墓葬填土的机械性挤压,萧后冠出土时已经倾斜、坍塌、变形。冠饰上的丝织品已糜烂,绝大部分花托破裂,花蕊严重风化,一些饰件间还有粘连现象。”日前,记者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于出土时保存状况极差,...
盗墓贼入之即死 为何考古队从未遭遇古墓机关?
相关描述:  9月7日消息,千年古墓之中机关重重,不少盗墓贼就此死在墓中。不过另一点却让人十分好奇,同样的古墓,为何盗墓贼入之即死,考古专家却从没有遇到过机关?   在一些盗墓小说,甚至古籍文献中,都记载了古墓中有种种防止盗墓的机关,如“伏弩”、“涉毒”、“伏火”、“迷道”,这些靠谱吗,真实存在吗...
淮北发现古墓 共有20余墓葬 或属两汉时期
相关描述:   纹饰精美的铜镜、少见的芦席铺地的汉墓、铜钱……8月30日下午,环山东路附近的墓葬群出土了精美的陪葬品。   一进入考古现场,就能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发掘其中的一个墓葬,在其周围还有3个正在发掘的墓葬。在考古现场的北边,已经清理出了一个土坑墓,墓室呈东西走向,墓主人的尸骨已经荡然无存。...
【新展预告】南越王的老乡要来了
相关描述:   继《大汉楚王与南越王》之后,南越王的另一波好朋友马上又要组队来叙旧了,这次不仅是好朋友,而且还是南越王的河北老乡呢!   9月6日,《中山王与南越王——河北汉代文物展》将在南越王博物馆开展,至11月16日结束。本次展览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举办,为南...
数百件地中海文明珍贵文物将亮相辽宁博物馆
相关描述: 阿波罗头像雕塑由青铜制成,高51厘米 金饰品光彩夺目,左侧为吊坠项链 维纳斯雕像高178厘米,为大理石材质   60斤重的青铜阿波罗头像、1600公斤重的大理石维纳斯雕像,这些都是距今两三千年的意大利国宝,如今漂洋过海来到沈阳。   “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
距今已2500多年越国青铜句鑃现身浙江绍兴
相关描述:  流觞曲水,饮酒咏诗。从4000多年前夏禹会盟,到春秋战国时勾践建都,再到近现代鲁迅、朱自清等人才辈出,浙江绍兴自古就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22日,记者了解到,在书法圣地绍兴兰亭附近的河道中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句鑃。据悉,该句鑃是2500年以前的越国青铜乐器,系绍兴首次发现。 ...
平昌发现宋代石棺墓 墓内文物距今已有800多年
相关描述: 石棺墓 古墓内发现的文物   8月9日,平昌县文物局得到四川省文物局的鉴定报告,确认8月7日在平昌县泥龙镇金华村地下两米挖掘出来的两座古墓为宋代的石棺墓,现场挖掘出来的两件文物距今有800多年左右的历史,如不被损坏,这批文物价值可达到国家二级文物的标准。   8月7日,平昌县...
四川平昌发现两处宋代石棺古墓
相关描述:  记者11日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文物局获悉,当地发现两处宋代石棺古墓。   平昌县文物局工作人员7日接到当地居民电话,称在泥龙镇金华村一组施工现场进行筑库作业时,挖到疑似古墓的东西。   经现场勘查发现,古墓葬位于山洼处,墓葬构造独特,墓上刻有雕花。一处为双人合葬石棺墓,离地表2米左...
《国家艺术》杂志收录陈岭两汉瓷器研究文章
相关描述:  日前,由中国国家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与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书画家联谊会联合主办的《国家艺术》杂志2016年7月刊中,收录了新生代古董鉴赏家陈岭撰写的题为《两汉瓷器赏析》的研究文章,该文还可以在国家艺术官网上进行查阅。   据了解,陈岭1982年10月生于安徽合肥,早年得识汪...
收藏的小玩意儿 品千年蝉文化
相关描述: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忽然闻得蝉鸣声声,蛙声一片,才知道夏天就这样到来了。的确,蝉鸣,是夏天不可或缺的乐曲。而且,蝉文化还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大约在石器时代晚期,便已经有蝉文化的出现了。今天,笔者就从自己收藏的几件小玩意儿入手,来品一品我国的蝉文化。   玉蝉:自商周有玉器出...
说它是一把紫砂壶时更像是一所房子
相关描述:   一提起紫砂壶,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紫砂壶的样子——鼓腹、平底,有盖,有嘴,有把手,深红颜色,看起来很是敦实厚重。不过,笔者收藏的这只清代的紫砂壶(如图)可能会颠覆你的想像。   你看它像不像小时候老家的那种老院子?并且还不是普通人家的院子,那是有着独门小院、二层小楼的富贵之家。小...
声声蝉鸣 悠悠夏日:看艺术作品中的蝉   
相关描述: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忽然闻得蝉鸣声声,蛙声一片,才知道夏天就这样到来了。的确,蝉鸣,是夏天不可或缺的乐曲。而且,蝉文化还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大约在石器时代晚期,便已经有蝉文化的出现了。今天,笔者就从自己收藏的几件小玩意儿入手,来品一品我国的蝉文化。   玉蝉:自商周有玉器出...
汉代人生活的画像砖:房形紫砂壶
相关描述:> 房形紫砂壶   一提起紫砂壶,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紫砂壶的样子——鼓腹、平底,有盖,有嘴,有把手,深红颜色,看起来很是敦实厚重。不过,笔者收藏的这只清代的紫砂壶(如图)可能会颠覆你的想像。   你看它像不像小时候老家的那种老院子?并且还不是普通人家的院子,那是有...
汉代人生活的画像砖--房形紫砂壶
相关描述: 房形紫砂壶   一提起紫砂壶,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紫砂壶的样子——鼓腹、平底,有盖,有嘴,有把手,深红颜色,看起来很是敦实厚重。不过,笔者收藏的这只清代的紫砂壶(如图)可能会颠覆你的想像。   你看它像不像小时候老家的那种老院子?并且还不是普通人家的院子,那是有着独门小院、二层小楼...
房形紫砂壶:是壶亦是“房”
相关描述:   一提起紫砂壶,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紫砂壶的样子——鼓腹、平底,有盖,有嘴,有把手,深红颜色,看起来很是敦实厚重。不过,笔者收藏的这只清代的紫砂壶(如图)可能会颠覆你的想像。   你看它像不像小时候老家的那种老院子?并且还不是普通人家的院子,那是有着独门小院、二层小楼的富贵之家。小...
海昏侯墓“四金”背后的故事:“行昏乱,恐危社稷”的刘贺
相关描述:  6月30日,由北京开往南昌的T145次旅客列车安全抵达南昌。或许,许多旅客未曾意识到,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批特殊的“旅伴”——被誉为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挖掘出土的441组件珍贵文物。   从2011年开始,历经五年的考古挖掘,一座神秘的汉墓渐为世人所知。期间,伴...
海昏侯墓四金背后的故事
相关描述:  6月30日,由北京开往南昌的T145次旅客列车安全抵达南昌。或许,许多旅客未曾意识到,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批特殊的“旅伴”——被誉为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挖掘出土的441组件珍贵文物。   从2011年开始,历经五年的考古挖掘,一座神秘的汉墓渐为世人所知。期间,伴...
【镇馆之宝】青瓷神兽尊:一件世所罕见的西晋明器
相关描述:   南京博物院所藏的青瓷神兽尊,是一件世所罕见的器物,无论器形还是装饰的神兽都极其特殊,它并非一件普通的日用瓷,而是一件精致的明器。   青瓷神兽尊全器高27.9厘米、口径13.3厘米,造型略微呈梨式,肩部两侧和腹部各有三只横系,上大下小,作品字形排列,平底微内凹。尊的腹部堆塑神兽,...
从汉代陶灶浅析古人的饮食文化
相关描述: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整理和发掘了不少珍贵和有价值的文物。“民以食为天,食以灶为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最贴近人们生活的陶灶吧。   陶灶,就是祭祀和陪葬用的仿实物缩小制作的陶质炉灶。汉代的制陶工艺比较发达,汉代人有着“视死如生”的传统,即生者死后,要用陶制的日常生活所需...
从汉代陶灶浅析古人的饮食文化
相关描述: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整理和发掘了不少珍贵和有价值的文物。“民以食为天,食以灶为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最贴近人们生活的陶灶吧。   陶灶,就是祭祀和陪葬用的仿实物缩小制作的陶质炉灶。汉代的制陶工艺比较发达,汉代人有着“视死如生”的传统,即生者死后,要用陶制的日常生活所需...

每日最新